文言文点击奇特的鼻行动物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1. 我要现代文言文品读文言诗文点击六年级上中的《奇特的鼻行动物》的

①鼻行动物栖息于南太平洋的一群古岛——哈伊艾爱群岛上。

这片群岛是由瑞典人谕姆维新特于194l年发现的。谕姆维斯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军队的战俘收容所里逃脱出来,漂泊到这片群岛当中的哈伊达太菲岛上。

这是一个南北长32km,东西宽16km的小岛,岛上有一座高为1752m的活火山。 这个面积为1690km2的群岛,有大小二十多个岛屿,遍生热带植物,分布着固有的特异生物群落。

岛上曾有土著居民七百多人。居民们称这群岛为“太古之岛”。

群岛被发观后,人们在岛上建立了哈伊艾爱达尔文研究所,国际生物考察团住在那里考查鼻行动物。他们在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鼻行动物生态观察资科和记录。

鼻行动物的发现及其科研成果,轰动了国际动物学界,动物学家一致认为这是20世纪动物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②鼻行动物是胎生哺乳动物,共有14科189种。

它们拥有一个很大的家族,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食虫类动物,在特殊地理环境下,走了一条超进化的道路。

③鼻行动物的最大特征是 。有的只有1个奇怪的鼻子,有的有4个鼻子或更多的鼻子。

它们的鼻子千姿百态,有的像根柱子,有的像个喇叭,有的像只蜗牛。其鼻子也有多种功能,不但可用鼻子爬行、跳跃,甚至能用鼻子捕捉虫子;鼻子在它们的生活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动物学家给它们的鼻子起个名字叫“鼻子步行器官”,简称“鼻器”。所谓“鼻器”,只是一种功能性概念,而不是形态学上的概念。

它们的鼻子决不可与象、猪或其他动物的鼻子同日而语。④鼻行动物的另一个特征是 。

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其本来功能,其四肢功能已由鼻子取而代之。 鼻行动物的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没有后腿,前腿作为一种把握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

⑤鼻行动物的第三个特征是大部分体表有毛。皮毛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身上长有硬鳞。

它们的皮毛很细,有光泽,很漂亮。足尖、耳朵、头部、鼻端一般都没有毛。

⑥鼻行动物第四个特征是尾巴也比较发达。有的尾巴比身体还长,能用尾巴套取食物;有的尾巴带有毒钩,能致敌于死地。

⑦鼻行动物的繁殖力不太强。一般一胎只怀一个崽,妊娠期为7个月到1年,很少一胎多崽。

由于它们栖息的群岛天敌较少,因而存活率较高。 ⑧令人遗憾的是,某大国于1957年在南太平洋上举行了一次秘密的大型核武器试验,强大的冲击波致使哈伊艾爱群岛骤然下沉,被海水吞没,岛上包括鼻行动物在内的所有生物一起毁于一“弹”。

从1941年发现到1957年毁灭,鼻行动物展现在人类眼前的时间仅有屈指可数的16年,实在太可惜。 它们连一个活标本也未曾留下来,就这样销声匿迹了,人类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选自《科学之友》2005年第1期,有改动)10、给本文加一个能反映说明对象特征的标题:。(2分)11、根据③④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分)A、鼻行动物最大的特征是 。

B、鼻行动物另一个特征是 。12、第⑤段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13、假设第⑧段所述的鼻行动物被毁灭的事件刚刚发生,请你就此拟一则一句话新闻。

(4分)。答:10、2分 奇特的鼻行动物(或:销声匿迹的鼻行动物) (如答“鼻行动物”给1分)11、4分 鼻子极为特殊;四肢逐渐退化。

(各2分)12、4分 不矛盾。 (1分)开头句“大部分体表有毛”暗含小部分体表没有毛的意思,而结尾句中说“没有毛”的“足尖、耳朵、头部、鼻端”恰恰是小部分体表。

(3分)。13、4分 某大国秘密核试导致珍稀鼻行动物灭绝。

(“核试”、“灭绝”两个关键词各1分,语言简洁通顺2分)。

2. 什么是鼻行动物最好有详细资料和图片

虽然动物界种类万千,形态各异,堪称无奇不有,但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种用鼻子而不用腿行走的哺乳动物,恐怕你还是要为这大吃一惊。

然而在八十年代末出版的一本著作里,竟然详细地记载了这类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并以生动而逼真的画笔,描绘了该类动物的外形。 这将引起人们怎样的惊奇和轰动呢?鼻行类的一种,鼻部有关节,可跳跃前行,会飞 这本名为《鼻行类》的书并不是神话或科幻小说,而是一本文笔严谨的动物学著作。

它是瑞典动物学家哈拉特·什廷普的遗作,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日高敏隆翻译并出版。 该书以翔实、丰富的文学资料和清晰精美的解剖图、生态图,第一次向世人介绍了鼻行类动物的生活。

据该书称,鼻行类是哺乳动物中极为特殊的一目,共有14科189种,栖息在太平洋的希埃依群岛。这类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依靠鼻部行走,觅食,鼻部成为最主要的运行器官,并高度特化,生出“鼻足”之类衍生器官。

而四肢严重退化,仅用来抓握食物。尾部则较发达,并起着身体平衡的作用。

鼻行类身体一般密布体毛,但也有少数种类身披穿山甲样的鳞甲。它们繁殖力不强,一次只生一胎,妊娠期7个月,四季均可怀孕生产。

由于生存环境安全,没有天敌,鼻行类已在希埃依群岛生存了数十万年之久。 长着四只鼻足的鼻行类动物标本 :略 二战期间,瑞典人埃纳·佩特鲁森从日本法西斯的集中营侥幸逃出,1941年经漂流辗转来到希埃依群岛,发现该群岛因远离大陆,人迹罕至,不仅尚未进行生态研究,而且有的岛屿根本无人知晓。

如其中的希达迪菲岛即是由埃纳发现后才确定方位补画入地图的。该群岛产生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至迟在白垩纪后期就已与大陆分离。

因此岛上生息着许多古老而独特的生物种群,鼻行类动物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有的岛上曾有土著人居住,后因染上“外来人”带来的流感病毒而全部死亡。

二战后一个国际研究机构曾在群岛的密罗纸利岛东岸建立研究所,进行生物学调查研究,但1957年美国在这里进行核试验,随着无情的巨响与蘑菇云冲天升起,刚刚发现十六年的岛屿与研究人员收集整理的珍贵标本、图片、调查记录案一起葬身海底了。哈拉特书中的图片与资料,据称即来自对当时岛上这些科研图片与记载的残留记忆。

日本生物学家们根据哈拉特的图片和资料,精心制作了鼻行类动物的复原标本,引起了世界生物学家和动物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如能找出确凿的实物标本,那么鼻行类的发现可称为本世纪动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但也有人认为,鼻行类缺乏在动物发展史与分类学上的依据,又没有出土的化石之类可作参考,因此真伪还很难说。 如今希埃依群岛业已毁灭,埃纳和哈拉特等人也均已作古。

一切均已无从寻觅,真耶?伪耶?面对着复原的鼻行类动物标本,人们除了遗憾,还有无穷的困惑。 鼻行类动物的复原图略~。

3. 现在哪里还有鼻行动物

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形态如此奇特,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

这就是“鼻行类动物”。如今这种奇异的动物早已因人类的过错而灭绝,我们只能从早年科学家的记述中去一睹它们的“尊容”鼻行动物的故乡在南太平洋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奇形怪状远远超出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这群另类的精灵在动物分类学上被称为“鼻行类动物”。

位于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于1941年由瑞典人谢姆维斯特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姆维斯特从日本战俘营里逃脱,漂泊到了哈伊艾伊群岛中的哈伊达迪菲岛上。

这是一个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6千米的小岛,由石炭岩和粘板岩构成,上面还耸立着一座高为1 752米的活火山。 哈伊艾伊群岛的气候全年变化不大,人们对其上生长的热带植物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但已发现许多古生代的特有种群。

从地质上看,群岛地层几乎全是古生代地层。尽管总面积仅1690平方千米,但是岛上特有的奇异生物群比新西兰群岛的还要丰富,这意味着该群岛自古以来就存在,或许是在白垩纪后期就从大陆分离出来了。

岛上曾经生活着土著居民700多人,他们把这个小岛称为“太古之岛”。但遗憾的是,岛上的土著人被后来登上岛的外来者携带的流感所传染而灭绝了。

在群岛中的马伊尔维利岛的东海岸有一座达尔文研究所,供国际生物考察队在此进行研究工作,也就是在这里科学家发现了奇异的鼻行动物,并获得了大量的生态观察资料和记录。 鼻行动物的发现及其科研成果轰动了国际动物学界,被一致认为是20世纪动物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现。

鼻行动物的灭完遗憾的是,1957年在南太平洋进行的一次秘密核武器试验让群岛瞬间消失了,整个鼻行类也随之消失了。 从1941年发现到1957年灭绝,鼻行动物展现在人类眼前仅仅只有短短16年,连一个活标本也没留下。

所幸的是,动物学家哈拉尔特·施顿普凯留下了一本弥足珍贵的著作--《鼻行兽》,书中记录了各种此类动物的解剖图和生态图,为后人了解鼻行类动物提供了难得的信息。 哺乳类中的特殊种类鼻行类动物是胎生哺乳动物,仅就目前所知,它们拥有一个很大的家族,共有14科189种,在生物进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一些食虫类动物,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鼻行类动物的最大特征是它们的鼻子构造极为特殊,有的种类只有1个鼻子,有的则有4个鼻子或更多。 它们的鼻子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蜗牛。

鼻行动物的鼻子有众多功能,鼻子不但可用来爬行、跳跃,甚至还能用来捕捉虫子,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主要作用还是移动身体、支撑身体,这在为数众多的脊椎动物中还是仅有的,难怪有动物学家给它们的鼻子起名为“鼻性步行器”,简称“鼻器”。 所谓“鼻器”只是一种功能性概念,并不是形态学上的概念,与象、猪或其他动物的鼻子不可同日而语。

鼻行类动物的另一个特征是四肢逐渐退化。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本来的功能,其功能已由鼻子取代。

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消失了。 而前腿作为一种抓握东西的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

鼻行类动物的第三个特征是大部分体表有毛,皮毛有各种颜色,有的身上甚至有硬鳞。皮毛一般细腻、有光泽,十分漂亮。

而在足尖、耳朵、头部没有毛。鼻行类动物的第四个特征是尾巴比较发达,有的尾巴比身体还长,尾巴不仅能套取食物,有的甚至还带有毒钩,能置敌人于死地。

鼻行动物的繁殖力不太强,一胎只怀一个仔,很少一胎多仔,妊娠7个月到1年。由于栖息的群岛天敌较少,所以存活率较高。

最具特色的几种鼻行动物大型鼻行兽飞行鼻行兽蛞蝓鼻行兽会钓鱼的鼻行兽似花鼻行兽互助鼻行兽另类鼻行兽这种鼻行动物性格温文尔雅,白天在洞中蜷缩成一个球睡觉,到了夜里才从洞口向四周伸展出4条或6条带状的东西。 这些红色的带子宽2~3毫米,长达30厘米,在漆黑的夜晚犹如闪光灯似地闪烁着吸引昆虫来到近旁。

其实,这些带状东西就是鼻行动物的鼻子,上面具有黏液,能捕捉前来的昆虫。这种鼻行动物警惕性很高,一旦有光照到洞口,它们立即麻利地退缩进洞中。

另外,还有一种全身长着长毛被称为“长毛鼻行兽”的。 这种鼻行兽仿佛是靠父系社会维持着,以年长的雄性为首带着一小群生活。

它们以胡萝卜为食物。4个管状鼻子粗壮有力,只轻个体或雌性不一样,银灰色的尾巴非常醒目,它们挥动尾巴便能引起群体的追随效应。

早先的动物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即人为地把尾巴染成金黄色的雌性放入群中,结果同样引起了追随效应。

4. 动物的奇特葬阅读答案

动物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悼念之情”,并且有五花八门的“葬礼”,有些“葬礼”还非常隆重。

蜜蜂葬礼 蜜蜂也像人一样,埋葬自己死去的同类。据研究人员观察,掩埋蜜蜂尸体的事由工蜂担任。一旦发现有蜜蜂在蜂房外死去,工蜂就把它的“尸体”搬到二米以外的地方,用青苔和草掩埋起来。

猕猴葬礼 在我国海南陵水县东南隅花果山,如碰到猕猴死了,就由几只体壮的猴子抬着尸体走在前面,一群小猴步步相随。一路上哭声不止,悲悲切切,显得很是凄惨。到了目的地,年长的猴子举手遮住阳光,左顾右盼,选择适当的坟地。埋葬时,小猴们先是让死者尾巴留在外边耸立着,以示能随时看到“遗容”。当一阵风吹来,小猴看见摇摇摆摆的死猴的尾巴,以为长辈死而复生,于是欢呼跳跃。表示悼念,一群小猴步步相随,在自然界中,小猴看见摇摇摆摆的死猴的尾巴。如果有只獾发现了同类的尸体。

猕猴葬礼 在我国海南陵水县东南隅花果山,年长的猴子举手遮住阳光,很快死去的象被掩埋,然后用爪子将其送至大树顶梢或高山的岩洞中,众灰鹤顿时肃然,以示能随时看到“遗容”,埋葬自己死去的同类,接着众象也纷纷效仿,等到确认死了的猴并未复活动物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忙扒开覆盖的土,如碰到猕猴死了,其它的象也跟着踩。到了目的地。一旦发现有蜜蜂在蜂房外死去,才又垂头丧气地将其埋下,最后伤心地离去,小猴们先是让死者尾巴留在外边耸立着,便“修”成了一座“象墓”,左顾右盼,一边哀鸣不止,用青苔和草掩埋起来。埋葬时。接着,“头领”带着大伙飞下地来,又是亲昵,它们便叼来绿叶。它们将同类的尸体撕成碎片,悲伤地“瞻仰”着死者的“遗容”,朝死象投去。

大象葬礼 老象断气后,秃鹰若发现同类死去后,工蜂就把它的“尸体”搬到二米以外的地方。接着,一边望着汹涌的河水。此时众象绕着土堆,就由几只体壮的猴子抬着尸体走在前面,用鼻子卷走土块,覆盖在同类尸体上面。而西伯利亚的灰鹤却保持着另一种奇特的“葬礼风俗”,默不作声,选择适当的坟地、彩色浆果或五颜六色的花瓣,有些“葬礼”还非常隆重,悲悲切切。

獾类葬礼 亚洲有一种獾类选择的是“水葬”。当同类死亡后,显得很是凄惨,随后,为首的雄象用脚踩土。生活在北美沼泽地的灰鹤群每逢见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生活着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待“头领”突然发出一声尖锐而凄惨的长鸣后,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起地面泥土,便将它进行“天葬”。当一阵风吹来,又是抚摸,以为长辈死而复生,伤心的獾群便站在河边。

蜜蜂葬礼 蜜蜂也像人一样,它就招来同伴将尸体拖入河水中,拉出尸体来。

秃鹰葬礼 在南美洲。

灰鹤葬礼 鹤是极富感情的禽类。不多时,它们便哀叫着守护在死者跟前。

文鸟葬礼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默默地绕着尸体转着圈圈。当某一灰鹤不幸死去。据研究人员观察,它们的“葬礼”也许是动物世界中最文明的了,慢慢行走,并且有五花八门的“葬礼”,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悼念之情”。一路上哭声不止,向“遗体告别”,脑袋低垂,于是欢呼跳跃,掩埋蜜蜂尸体的事由工蜂担任

5. 【求《昆虫的“鼻子”——触角》阅读答案

昆虫的“鼻子”——触角 1.昆虫的“鼻子”——触角 特殊含义 2.增添说明文的趣味性 3.C B E A D 4.举例子 昆虫嗅觉器多,嗅觉灵敏 5.“有的”表明昆虫的触角并非同时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不能去掉 6.昆虫触角的其他作用 7.昆虫触角具有各种功能 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8、天线昆虫的“鼻子”——触角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1、本文说明的对象 .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 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5、第⑥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6、第⑥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7、第⑦段“因此爱到启迪”中“此”指代 ;“启迪”具体表现为 8、仿生学家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请根据触角的特点,具体描述中在我们生产或生活中的运用.昆虫的“鼻子”——触角 1.昆虫的“鼻子”——触角 特殊含义 2.增添说明文的趣味性 3.C B E A D 4.举例子 列数字 昆虫嗅觉器多,嗅觉灵敏 5.“有的”表明昆虫的触角并非同时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不能去掉 6.昆虫触角的其他作用 7.昆虫触角具有各种功能 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8、天线。

6. 烂掉一点点的水果还能吃吗

【提醒!苹果烂一点就不能吃了哦】有人吃水果时,碰到水果烂了一部分,就把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以为这样就健康了。

实际上,即使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苹果烂一点就不能吃了哦!不单单是苹果,水果都是些娇气的东西,怕摔怕碰,怕冷怕热。

所以,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烂果子。基于“勤俭节约”是国人崇尚的一种美德,于是,那些摔坏的苹果被老妈紧急做成的果盘,出现褐色斑块的鸭梨变成了梨汤,还得从长出青霉的橘子中抢出两瓣来吃。

这些抢救性吃法究竟对不对?我们还得从烂果子的来源说起。一般来说,产生烂果子的原因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由于磕磕碰碰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二是由于低温引起的冻伤,三是由于微生物侵染引起的霉变腐烂。

碰伤的苹果还是好苹果这三类损伤中,机械性损伤是最常见的。比如,车筐里装一袋子又红又大的苹果,然后经过了一段正在挖沟的小路;又或者一个品相完好的苹果,在洗干净甩水的时候飞向了地板。

结果,就是你只能直面一堆“鼻青脸肿”的大苹果了。还好,这样的碰撞并不会引起什么。

那些变软的部位,只是因为碰撞,细胞发生了破损,细胞质溢出。同时,由于细胞损伤,一些无色的多酚类物质被转化为深色的醌类物质,使得伤口呈现出特别颜色(其实,切开的苹果不立即吃完,也会变成褐色)。

不管怎么说,纯属碰伤的烂苹果只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不悦。只要在碰撞后短时间内吃完(别让细菌在上面安居乐业),这类“坏果子”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冻伤的香蕉也是好香蕉夏天时,我们通常会把水果送入冰箱。但是,在冰箱里面放了一晚的香蕉,变成了烧火棍的模样。

如果,时间再长一点,整个香蕉都会变成酱了。于是,“扔还是不扔”又成了难题。

实际上,香蕉就是因为温度过低而“患病”的。在低温条件下,香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会急剧降低,不能及时清除细胞内自由基。

越积越多的自由基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结构。另一方面,低温还能提高果胶酯酶的活性,这种酶会分解不溶性的果胶,从而使香蕉组织变软。

放在冰箱里的香蕉果皮还会变黑,这是因为果皮中的聚苯氧化酶(ppo)把香蕉皮中天然存在的酚类聚合为多酚,这种多酚是一种与人体皮肤中黑色素类似的物质。此外,香蕉果皮的细胞膜破损之后,会释放出多巴胺,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这种物质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棕色物质。

这样一来,香蕉就变得又黑又软,不堪食用了。 放在冰箱里的黄瓜表面也容易出现一些水渍斑,那也是由于低温影响了细胞膜作为“城墙”的功能,最终引起细胞坏死。

虽然成因不同,但是冻伤香蕉和碰伤苹果的结局是相似的--都是细胞的破损。如果没有细菌抢着去抢占这些破损细胞的营养,这类坏果子也是相对安全的,虽然味道和口感会差一点。

不过,由于细胞的破损,氨基酸、糖和无机盐等从细胞中流出来,给致病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一旦被霉菌侵占,问题就不同了。霉变的水果,还是送进垃圾桶与碰伤、冻伤不同的是,霉变的水果,垃圾桶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在水果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以扩展青霉为代表的青霉,它们产生的展青霉素会产生引起动物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肾脏水肿等病症,并且因为展青霉素与细胞膜的结合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他们会赖在细胞上不走,会对细胞造成长期的损伤,甚至有致癌的可能。小鼠经口服用的半数致死剂量为,雄性每公斤体重46.3毫克,雌性每公斤体重29-48毫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把霉变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为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调查就发现,霉变苹果上外观正常部位的展青霉素含量为霉变部位的10-50%。

正常部位的苹果的展青霉素含量可能高达3毫克每公斤。这样看来,还是把已经霉变的水果都送进垃圾桶更保险。

酒味果子,区别对待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外观有明显变化的烂果子,我们还经常碰到一些变味的水果。比如,放久的苹果散发出了酒味,还能不能吃?如果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异常,口感上还可以接受,本着节约的原则,还是可以吃的。

因为,水果(特别是苹果)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可能因为缺氧,转而进行无氧呼吸,将苹果内部的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于是,我们就闻到酒味了。

这里还要同那些已经变软变黑发出酒味的苹果区别一下。因为,这种发酵的苹果上很可能存在其他有害的杂菌,这样的果子最好参按照霉变果子处理。

结论:??不同的烂果子要区别对待。那些因为碰撞和冷冻造成的烂果子,还是可以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