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

如题所述

石海峰 卢家文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村综合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赋予了乡镇财政职能新的内涵。只有找准乡镇财政职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才能发挥好财政角色作用。 一、积极转变传统思想,树立新农村建设服务理念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财政收入基本上由国家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乡镇财政的预算内收入根本无法维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乡镇财政就不得不在非预算部分“动脑筋”,致使农民负担逐年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缓慢,导致乡村干群关系紧张,人们称乡镇干部就是要钱干部。农村税费改革后,减免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乡镇政府精减机构人员,减轻财政负担。乡镇财政要转变传统思想,以培植财源为取向,树立新农村建设服务理念,以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为核心,用足用活财税政策。如信息技术支持、财政贴息等手段。 二、参与各项资金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当好“红管家” 1、积极参与粮食直补、农机购机补贴、良种补贴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及综合直补资金的发放。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关心、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被纳入到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乡镇财政要积极参与各项资金的发放,认真核实耕地面积,将所有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做到不苛扣、不挪用。妥善处理农民因耕地问题出现的上访,使国家政策真正落到基层,使基层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2、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积极参与农村综合开发资金项目管理。乡镇范围内居民和农民需求的公共品,包括公共安全、乡村道路、区域内防洪、灌溉排水、土地整治、基础教育、卫生防疫、跨乡镇的公路建设、区域水域水土治理、环境保护等。乡镇财政要积极为公共品服务,努力整合各项资源。建立项目库。储存各级各类涉及民生的项目材料,积极上报项目。主动争取农村综合开发资金。对于农村综合开发资金,要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合理使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积极参与国家各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农村社会保障金主要指散居五保户供养、农村低保、优抚对象等,乡镇财政作为此项资金的管理者,应核实各类抚恤人员是否符合要求,杜绝一切不合理支出,对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要实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错误,避免资金的不正当走向,保证国家支付农村的社会福利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着力培植地方财源,提高支持新农村建设能力 现行财政体制下,乡镇可用财力十分有限,自主支配的财政资金很少,只能保持基本运转,有的甚至还不能保证基本运转。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出路哪里?努力培植地方财源,只有地方经济得到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财政才能有效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1、培植地方财源,必须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领导联系、专班负责、强化督办、严格奖惩的办法,努力盘活资源,依托资源招商。 2、培植地方财源,必须以项目建设为主。按照“招大商、大招商,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项目工作力度,引进规模大、经营能力强、上缴税费多的企业,为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贡献。 3、培植地方财源,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应当用长远、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在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促进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利用,提高开发效益,延长服务年限。 四、建全资金管理制度,提高新农村资金使用效率 新农村建设资金种类繁多、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是当前财政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乡镇财政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 1、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不论是上级补助的专项资金,还是本级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都要纳入专项资金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申请、划拨、使用、监督程序。一是设立新农村建设专账,实行专账管理、专人使用、专班负责的约束机制,严格收支审批,严把审核关口。二是资金捆绑使用,发挥最佳效益。根据资金来源在不改变资金性质的前提下,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将各项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使用,集中时间和财力办大事、办要事,努力用最少的钱办尽可能多的事。三是完善用款程序,按工程进度拨款,定期公布工程用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工程项目实行阳光作业,防止暗箱操作,对单一工程实行质保金制度,不由个人说了算,坚持集体决策。 2、突出投入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出,要突出重点,形成拳头,优化支出,发挥规模效益。乡镇财政必须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实效。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向客观现实,不搞形式主义,不浪费人力、财力、物力,挫伤农民积极性,要从本地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百姓的民心工程。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方面入手,加大对安全卫生饮水、乡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及农村广播电视设施等项目的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同时要注重轻重缓急,根据财力来确定工程的投资规模,量力而行,切忌全面开花,防止半拉子工程。三是突出对规模农业项目的投入。乡镇财政要注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调研,要积极扶持规模高效的农业项目,对调研认证可行的农产品项目,要毫不迟疑地给予扶持,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高效的农业项目中去。在规模农业项目投资上,乡镇财政要自始至终地参与,要对农民兄弟负责,及时提供最新市场需求,确保获取最大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