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构造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如题所述

沉积构造是沉积岩在野外露头上最常见的重要成因标志。沉积构造类型繁多,成因复杂,在野外应注重对那些在沉积过程中形成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原生沉积构造的观察研究。在地质研究中,最主要的是层理构造。所以,本书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其他沉积构造的观察与描述详见有关参考书。

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产生的,通过颜色、成分、结构、排列方式等在垂直沉积表面( 岩层面) 方向上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原生沉积构造。

层理构造按照细层形态及其与层系界面 ( 或岩层面) 的关系,可划分为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等类型; 按照层内粒度和成分的变化,可划分为块状层理、韵律层理和粒序层理等类型。在野外,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 层理的形态特征: 包括细层的形态特征和层系的形态特征。

◎ 观察描述层理显现的原因: 即有无颜色、成分、粒度等沿垂向的变化; 有无颗粒的定向排列; 有无包裹体、植物碎片、片状矿物顺层面分布或定向排列。

◎ 确定层理的类型: 层理的形态特征和层系的厚度是划分层理类型的主要依据。首先,应根据细层的形态特征,细层与层系或细层与岩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出层理的基本类型,如波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 然后,根据层系的厚度确定层理的亚类,如小型板状交错层理、中型楔状交错层理等。

应当指出,在野外对层理观察描述时,要从不同的剖面方向进行全面的观察,特别要注意寻找平行流水方向的剖面,以便准确地确定细层、层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此外,还要注意,不能将层理按照厚度的分类与岩层按厚度的分类混淆起来。层理的厚度分类是依据层系的厚度,将交错层理划分为小型 ( <3cm) 、中型 ( 3 ~10cm) 、大型( 10 ~ 200cm) 和特大型 ( > 200cm) 四种类型,用以说明层理规模的大小,它的物理意义是代表了其形成时河床砂形体的极限高度。层系厚度在描述时作为形容词放在交错层基本名称之前,如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岩层的厚度分类是按照上、下岩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划分的,一般分为巨厚层 ( 或称块状层,岩层厚度 >1m) 、厚层 ( 1 ~0. 5m) 、中厚层 ( 0. 5~ 0. 1m) 、薄层 ( 0. 1 ~ 0. 01m) 和微薄层 ( < 0. 01m) 五种类型,用以说明岩层厚度的大小,它的物理意义代表了该岩层沉积时沉积速率的快慢。在描述时作为形容词,放在岩石名称之间,如厚层泥晶灰岩、中厚层石英砂岩。一个岩层之内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层系。

在野外,除了用文字描述层理的特征,对具有代表性或具有特定成因意义的层理,还应进行素描或照相,以便鉴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