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各位大侠,怎么看待涨工资,高物价,高房价这几个词?

现在的物价,按情形看,只有不断往上升的势头,资源的稀缺,企业的招工难,所有行业越来越正规化,这一系列的因素提高了物价的成本,这是可以理解的,而现在的政策是又涨工资又抵房价,这几个有什么特别的关联吗?怎样解释其真正的含义?谢谢!

房价上涨了带来什么问题呢。不可能工人工资一直很低,而房价却升的很高。房价的固定长时间的高企,必然会逐渐蔓延开来。首先蔓延到教育、医疗等服务部门,最后逐渐蔓延到消费品。等蔓延到消费时,带来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企业的员工实际收入大幅度下降,因为购买力下降了。此时企业要想维持发展,只能大规模增加工资了,如果不加工资,员工自然就走了。这也就是全行业的通货膨胀了。 就是说国家固定低汇率制度早期是可以给企业带来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对一个大国来说(香港就不行),国内的影响短期内也看不出来,表现为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低,产品竞争力强。但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就算你不去实行市场化的汇率制度,最终也会通过其他渠道,比如上文说的资产价格倒逼制度,实现最终的市场化汇率额。就是说就算你人为的把鸟币贬值为原来的1/4,但最终还会通过大量的国际交换所带来的外汇,从而强迫鸟币真的贬值为国内原先购买力的1/4。换句话说,哪怕你把鸟币定义为100鸟币换一鱼币,早期企业确实低成本,国人人力成本也很低,鸟币的购买力也很强。但随着国际交换的扩大,国内购买力最终还是会真的贬值为100鸟币兑换一鱼币的,而不是设定之初的2鸟币买两只鸟的国内购买力。 这就是目前中国经济现状。从中国的普通商品购买力看,人民币的贬值空间巨大,这也是美国迫使中国升值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就算你不升值,国际的大规模商品交换,也会迫使你的贬值。大家比较下大陆和香港的购买力,就知道人民币的贬值空间有多大了。日本80年代的广场协定,其实就是一个强迫升值的过程,现在很多人觉得日本没抵住美国压力,强迫升值后带来十年的经济低迷。但是如果日本不强迫升值,固定的低汇率,同样会通过其他手段使日元贬值,效果其实差不多的。中国目前一方面通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缓慢升值来抵消,一方面也将不得不面对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了。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美国人力成本高啊,美国人逮一条鱼,自然抵的上中国人的八只鸟了,比如北京的拉面厨师月薪2000,一碗面10元,廊坊的拉面厨师则是月薪1000,一碗面5元。这就牵涉到另一个经济现象,那就是地域和繁荣程度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因为北京和廊坊的人民币是一样的,可以说汇率就是1,北京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费高,自然做面的成本也高。 就是说美国人本来逮鱼就对应比中国抓鸟成本高,就是说美国一只鱼,或许对应中国两只半鸟了。但是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固定美国一只鱼对应中国8只鸟,所以依然是有问题的,就是说不考虑地域差异,中国鸟币贬值1/4后,就实现了市场化的汇率。考虑到地域差异后,中国的鸟币就贬值到原来的2.5/8了。从目前购买力看,就是考虑了地域差异,人民币的购买力仍有巨大的贬值空间。就是说国与国的交换,最终会实现等效汇率制度后的北京廊坊现象,这就是鸟币贬值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所有的国际竞争,最终都会往着完全市场化汇率方向进展,完全是脱离固定汇率的真实竞争力。 2010-01-03 22:00:38 >> 说到这里,有人又要问了,那去除固定低汇率影响后,我们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相比,那还有竞争力么。答案是有的,去除固定低汇率影响后,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就好比是廊坊和北京的竞争。早期交通不发达,或者彼此不竞争,导致北京的面100块一碗,而廊坊的只是1块钱一碗。经济全球化以后,廊坊的人自然会去北京卖面,相比北京卖面的,廊坊厨师自然更有竞争力了,这就是脱离固定低汇率的区域化竞争,也是国际竞争的最终形式。 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后,就好比是廊坊的厨师,必然会去分享北京厨师的高收入。张维迎研究过人口和国家财富的关系,除了近代因为制度原因,导致人口和财富不完全正相关外,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正相关的,就是人越多,国家越富有。所以从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和科技的扁平化,就算切除掉固定低汇率的正面影响,中国制造或者说华为制造,也是有着强大竞争力的。 但正如前文所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出口换汇的增多,就算国家强迫低汇率,市场经济也会通过其他途径不断地迫使人民币贬值的,最终低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渐丧失。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大规模换汇过程中,还未到换汇所带来的货币贬值过程,所以可以尽可能低享受更低的人力成本。这个时间差也就是中国企业成长的重要时间段。随着人民币贬值后,固定低汇率就不会为中国企业带来额外竞争力了,所以中国制造需要更早地锤炼自己,提前准备更激烈的竞争,否则早晚会完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