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为什么是文人最想到得到的谥号?

如题所述

古代当官文人最高的评价封号“文正”

中国古代除了皇帝有谥号,其实官员同样可以有谥号。例如在唐朝以后,文人当官都想得到这个对文人才学最高评价的“文正”这样一个谥号。 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更要忠君爱民。 

文正”这个谥号其实在一开始并不是叫“文正”,而是“文贞”。宋朝时,宋仁宗登基称帝,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做赵祯,而古代对于地位高的人,他们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喊的,于是为了避讳,就将“文贞”改为了“文正” 。《逸周书.谥法》对于“文正”二字做了全面系统、精辟独到的解释。  马光言:“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大而言之,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小而言之,博学多才曰文,忠直守节曰正。 

历史上的皇帝对于这个谥号是相当吝啬的,众官中国历史,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寥寥无几。清朝统治的三百年期间,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也就8人,在清代必须在翰林院当过官的人才能够起步资格。他们分别是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从西汉以来,一直到宋朝,近1500年时间里,总共只有5个大臣,得到了“文”字谥号,他们分别是唐朝韩愈、白居易,宋朝杨亿、王安石、朱熹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范仲淹的文正谥号是去世后朝廷追谥的,,以表彰他济世治国的千秋功绩和先忧后乐的高风亮节。 范仲淹谥号他去世后十七年,宋徽宗下诏赐“忠烈”,苏州官吏便在天平山西麓建忠烈庙。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文坛声名鹊起、在政坛功绩斐然、在民间深受敬仰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文正这个谥号。可以表明一个文人的知识丰厚以及他的思想比较正直
第2个回答  2020-10-16
文要代表他们有文采,正代表他们的行为正直。这样的谥号是对他们的实力和人品的肯定。
第3个回答  2020-10-22
因为这是一个很高级的称号。有这个称号的人的地位特别高,很受人的敬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