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如题所述

吴三桂造反一开始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打着“兴明讨虏”的口号起兵反清,简直天大笑话,南明最后一帝永历帝就是死在他手上的,要知道明清是两个不同民族建立的,杀死永历帝就意味着绝了汉人最后的希望,假称要拥立朱三太子复明,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哪怕一个冒牌货充场面,最后更是自立为帝与刚开始的口号背道而驰,所谓的30万精锐也是扩大,三藩加起来精锐30万都没有,当时跟风加入反清大军的几十万没问题,但吴三桂精锐部队最多十万,这些都是没有成功的原因。

在名分上吴三桂反复无常,就好比当年身为明臣降清又反清一般,反清之初的口号是“兴明讨虏”,还说要拥立朱三太子,结果自始至终就根本没有朱三太子,而且形势不好的时候,为了给己方提气,建立周政权,自己称帝,虽然对于自己部下颇为打气,毕竟主子成为皇帝他们也就是从龙之臣了,但是更严重的是他失去了天下汉人的支持。

在军事上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起兵之初,因为口号要反清复明比较迎合大众,哪怕他之前有杀永历帝的污点,也有很多人追随,因为明亡清兴后,清朝统治者先后通过剃发易服文化精神上打击汉人,跑马圈地等恶政剥夺汉人利益,朝堂之上汉人官员是没有地位的,康熙帝时期更是鉴于前明江南士族支持的东林党乱政朝廷,大力打击江南士族,同时打击的还有汉人地主势力,避免汉人报团,这样一来当时的汉人无论底层百姓还是上层地主官僚都对于清廷是很不满的,在这种不满之下他们宁愿追随吴三桂,加之三藩旧部遍布全国各地,吴三桂为代表三藩的兵力一度达到几十万。

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一度拥兵几十万,但是首先三藩是一种松散联盟,三藩是一种平等关系,并非吴三桂领导,而且就真正精锐来说最多十万。其次虽然获得当时汉人支持,拥有不断的兵力补充,但毕竟只是乌合之众并非精锐,最关键的还有一批汉人势力持观望态度,因为吴三桂的名声太臭了,最后吴三桂称帝后更是失去了汉人支持。还有全国各地的旧部虽多有起兵响应,但是被康熙以坚决打击吴三桂,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的方式各个击破,如陕西王辅臣起兵响应吴三桂,清军先是大军压境将其再度逼降才专心对付的吴三桂。

吴三桂声名狼藉,起兵之初看似声势浩大其实根基并不稳定,唯一的胜算在于速战速决,趁清廷没有反应过来直接挥师北上直捣黄龙,因为当时满清上层也是人心惶惶,相当一部分人都想退回关外东北祖地。

而吴三桂这个人属于军事上的将才,政治上鼠目寸光的小人,起兵之初就是为了保住平西王时镇守西南的荣华富贵,而且当时他已经61岁了,已是垂垂老矣了,军事上也失去了那种锐气,并非是真正的为了反清复明并非是真的图谋这个天下,打到长江边上就没有继续了,加之精锐部队有限,战线过长,还要分兵驻守,与清廷陷入僵持中,这时候并不巩固的联盟开始分崩离析,三藩中的耿精忠因为台湾郑经的攻击腹背受敌,仓促下撤兵再降清廷,意志不坚定的尚之信也相继投降,吴三桂的称帝也彻底失去了汉人支持,最后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1
吴三桂手握30万精锐,苦战八年,反叛之心有进取之心不足,只想划江而治,加上联军的内讧。财力的不够,最后没有能够恢复汉人天下。
第2个回答  2020-07-12
吴三桂虽手握重兵,但是入关的清军在当时也不是吃素的啊,清兵在当时战斗力极其强悍,又处于防守低位,吴三桂久攻不下也实属正常。
第3个回答  2020-07-14
因为吴三桂属于墙头草,没人喜欢,而且清朝基本上稳定了下来,百姓也不想被卷入战争。
第4个回答  2021-03-17
估计吴三桂之流所行 不得民心 没有汉人的支持 他就是叛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