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桩用沙土栽培对吗?下山桩可以用别的基质土进行栽植吗?如何配制?

如题所述


不少人觉得玩盆景就要玩下山桩,下山桩才是最终的追求,那是因为下山桩一般都生长在悬崖峭壁、溪涧沟溿,经历了大自然的洗礼,显得苍劲矫健、古朴自然,韵味独具,是制作精品盆景不可多得的优质素材。

然而下山桩的品种和数量繁多,有专门从事采桩、卖桩的,以此为生的人,有些人因为采掘经验有限,未做保湿、根系保护不周等等原因,造成下山桩死亡的能占到十之二三,剩下的下山桩在各级贩卖、养护管理中照顾不周,造成死亡的占到了十之四五,因此,真正能够成活并能做成盆景的,最多能占到十之二三,所以,一直在呼吁保护野生资源,反对滥采。

那么,采掘来的下站桩,如何提高其成活率,是个很迫切的问题,每个玩下山桩的盆友,面对桩材,肯定小心翼翼、精心呵护,但成活率却依旧不高,造成下山桩养护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土壤、水分、病害、日常管理、环境等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下山桩的死亡。今天,娟子聊聊下山桩栽培时,使用的基质和其配比的一些技巧。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的质地大致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砂土就是一般的河沙土,特点是黏性小、排水性强,缺点是蓄水和保肥能力差,易造成植物干旱;黏土就像我们这的田园土,质地粘重,质地细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透气性能差;而壤土的质地就比较均匀了,透气、排水性能好,还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好的植物栽培的基质土。像我们比较喜欢用的山泥土、泥炭土等都是壤土。

栽培下山桩不是单用哪一种土,而是多种土壤的混合,再加入一些其他的介质,比如有机肥、草木灰、腐殖土等,作为补充养分、疏松透气的一个补充。下面,和大家介绍几个下山桩栽培时的基质配方,希望对大家有个借鉴作用。

一、纯河沙

一般的下山桩,在被采掘、修剪之后,植物出于对自我的一种保护能力,会积蓄养分,因此,在下山桩再次的生根发芽前,是不需要太多的养分,桩材自身积蓄的养分已经够自己使用了,这个时候使用过多的养分,很可能会造成肥害。所以,很多人都选用纯河沙进行养胚。

纯河沙养胚,因为河沙的颗粒大小合适,疏松透气,还不会造成积水,和桩材的根部更是贴合紧密,有利于桩材的生根,但生根后的生长发育,养分是跟不上的,还需要进行二次的移植,就给桩材造成了风险,很可能在移植时,根部不适造成死亡。

我们用河沙养胚时,一定要注意,这里使用的河沙,不是在市场上买的那种建筑用沙,那都是筛子筛过的,非常细,不能用,会造成积水,还很闷气,不利根部发育。

二、配制基质土养胚

配出适合桩材的混合基质土,对下山桩是非常有利的,即疏松透气,又不积水,关键是能保证下山桩后续生长所需的养分供给,成活后的下山桩无需移植。

1、赤玉土、河沙、松针按5:3:2的比例混合,能适用于大多数的喜微酸性的树木品种,但赤玉土的价格确实是很高的,除了培养一些精品、稀有、价值高昂的下山桩,一般还真舍不得用,赤玉土可以用鹿沼土、植金石等代替,而松针也可以用椰糠等代替。

2、泥炭土、河沙按6:4的比例拌匀使用,一个是泥炭土的价格也不是太贵,性价比就比较的高,当然,泥炭土还可以使用山土或塘泥来代替。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这需要朋友们去上山、下河了。

3、腐殖土、园土、河沙按照5:3:2的比例配制成基质土,作为下山桩的养胚基质,效果是不错的,而一些中性的树种,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加上一定比例的草木灰,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4、纯赤玉土栽植下山桩,只能是那些比较名贵的品种和那些很难养活的下山桩才能享受的待遇了,把赤玉土按规格,用大、中、小颗粒,依次从底部到上面均匀填埋,拍打均匀,使之与根部结合紧密,对桩材生长发育非常有利,效果非常的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高了。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上面几点下山桩养胚的基质土配比的一些经验,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具体情况请具体对待,此文只能作为借鉴、参考之用。谢谢大家,记得点赞、加关注。最后,请大家不要肆意浪费野生资源,下山桩很珍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8
下山桩栽培不止用沙土,而是多种土壤的混合,再加入一些其他的介质,比如有机肥、草木灰、腐殖土等,作为补充养分、疏松透气的一个补充。下山桩可以用别的基质土进行栽植,例如赤玉土、河沙、松针按5:3:2的比例混合,能适用于大多数的喜微酸性的树木品种;腐殖土、园土、河沙按照5:3:2的比例配制成基质土,作为下山桩的养胚基质,效果是不错的。
第2个回答  2021-02-24
可以。下山桩在没有长出新的根系前,其培养土不能含任何肥份,用沙土为最好,用土和沙混合山桩来配制。
第3个回答  2021-02-19
虽然实践当中,根据树材的成活难易程度和品种属性,存在着不同的养护管理技法,但是就大多数桩材来看,大都可采取沙培模式,度过生桩养护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