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老师,你愿意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吗?

如题所述

教育鸡汤:老师和学生要成为朋友

在班主任会上,我明确告诉老师们,不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要和学生没有距离。虽然我们在影视剧或者报告会上,总能看到让人感动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朋友、是哥们,勾肩搭背,互开玩笑,真是师生一家亲啊!

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

在现实当中,如果有哪个班主任或者老师,真的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师生之间没有了距离,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是班主任的话,这个班的纪律会非常差;如果是任课教师的话,他所教的学科成绩一定不会好。

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师道尊严”的传统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先不说老师,举个家长与孩子关系的例子吧。

通过电影、电视,大家可能都看过外国家庭关系的影视剧。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那叫一个好啊!孩子可以直呼家长的姓名,家长也可以开孩子的玩笑,用中国传统的观念说,那就是没大没小

受外国这种文化的影响,国内很多人家也效仿这种家庭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完全平等,孩子也能直呼爸爸妈妈的名字,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跟家长谈条件、讲价钱。

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家里的确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是在学校、单位、社会里却不受待见,因为他们太以自我为中心了,缺乏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规则意识。

有的班主任或者老师,受某些教育鸡汤的影响,和学生们走得非常近。与学生们称兄道弟。还别说,学生们的确很喜欢这样的老师,因为他们在这样的老师面前没有任何压力感,就像他们的同学一样。他们可以向老师撒娇,可以和老师开玩笑,可以告诉老师自己的秘密……

现实冷水:师生之间做朋友问题多多

崇尚师生之间做朋友的几乎都是刚刚毕业然后走上教师岗位的老师。

这个群体刚刚走出校园,身上还没有褪去学生的色彩,依然充满学生的味道。他们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面对的是一群年龄或大或小的学生,对学生的亲近感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初中、高中任教的老师,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更容易接近。

学生们看到这些年轻的老师,心里的敬畏感自然不会强烈。

今年秋天接近20名教师分进了我们的学校,由于班主任的匮乏,要求他们都担任了班主任。担心他们初来乍到,对班主任角色不熟悉,还专门组织他们参加了新任班主任培训活动,从班主任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培训。

尽管如此,现在来看,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就是新班主任所在的班级,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较多,班风、学风不好。

经过一番了解,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年轻的班主任没有“威慑力”。整天和学生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学生们也不把老师当成老师,而是当成他们的大朋友。

大朋友说的话,提的要求,小朋友们自然不当回事,执行和落实的力度大打了折扣。

育人思考:师生之间到底可以成为朋友吗?

师生之间当然可以成为朋友,但不是所有老师和所有学生都要做朋友。

一个班50多个学生,老师难道要和他们都做朋友吗?

一个学生一个性格,老师都要和他们做朋友,累不累?

老师可以和学生做朋友,但这里所说的朋友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朋友。

老师应该成为学生什么样的朋友呢?

首先是严师,对所有学生要求严格,奖罚分明。课堂上要严肃认真,要记住,随和并不等于随便,教师的威严还是有必要树立的。

其次是心慈,对学生视如己出,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动态。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对学生的好,他们都能记着呢。

老师和学生做朋友,要讲究分寸。要搞清楚“师友”与“学友”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师友”既有为师的尊严,又有友人的心态。

师生走得近,学生心里很喜欢,但缺少了对老师的敬畏之情。老师提出的要求,调皮捣蛋的学生可能不当回事。

我认为,老师和学生分别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敬而远之;师生毫无距离,学生可能自由无度。如何把握这个度,体现的是每个老师的教育艺术了,因人而异,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3
我是非常愿意和自己的学生成为朋友的,因为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我的教育水平,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他们的成绩。
第2个回答  2021-01-23
愿意与孩子当朋友的老师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排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因此他们的学习也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第3个回答  2021-01-23
是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和我们更加亲近,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也能够对他起到一个真正的起到作用。
第4个回答  2021-01-23
我愿意,这样一方面能够让老师更加的了解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听老师的话,有利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