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是谁的观点?

如题所述

明代王阳明(即王守仁)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对抗道学。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人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来,其徒将他的著述编纂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王守仁深受先秦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又直接继承了南宋陆九渊主观唯心论的心学,形成了庞杂的哲学思想体系。王守仁提出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心外无物”。他认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没有人的意念活动,就没有客观事物。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守仁还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在王守仁看来,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所以说“心即理”。王守仁也和朱熹一样,把“人欲”看作“天理”的对立物,认为由于先天的“良知”受到了外来物欲的“昏蔽”,人们才会有不善的思想和行动,因此,他竭力宣扬“去人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2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
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
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法 )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