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的栽培技术

如题所述

1、精细整地;菊苣是是一种喜肥的作物,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土地平整,疏松透气、施足底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kg,适量的氮、磷、钾肥结合整地施入。

2、播种;菊苣适宜春、秋两季播种,由于菊苣的种子小,播种时可用细沙和种子混合在一起,这样播种更加均匀,可采取条播、撒播方式播种,条播行距30cm左右,深2cm左右,每亩用种子0.2至0.3kg,播种后用土镇压。

3、田间管理;菊苣幼苗期生长缓慢,容易受到杂草危害,结合中耕及时除草,植株长到10cm左右时就要及时间苗,留苗株距12cm左右;植株返青期以及每次收割后要及时浇水并结合施肥,每亩施高效复合肥25kg,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发生烂根导致植株死亡。

4、适时收割;植株长到40cm左右时即可收割,播种当年可收割2次鲜草,每亩约收鲜草7000kg;第二年以后产量增加,每年可收割3至4次,每亩约收杂草10000k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0

建栽培池
在日光温室或小暖窖内,挖长5~6米、宽1.2米、深0.5米的栽培池。地窖内可做宽1.2米,长5~6米或根据窖长而定,深0.3米的水泥栽培池,立体2~3层。
种根分类
根据种根大小分级栽培,根头直径4厘米以上为一级,根头直径3~4厘米为二级,根头直径3厘米以下为三级。
囤栽时间
种根收刨后,品种有休眠特性的冷处理20天后,根据上市时间,向前推移35~40天,即可囤栽。无休眠特性的品种可不进行冷处理。
根株处理
将根株上部削成尖塔状,留好顶芽,然后剪去下部根尖,最适长度为20厘米。根株的整理方法:在根冠上约6厘米处切除叶丛,掰掉外部的黄叶、烂叶,把大、小根分别堆放,然后运至冷凉处贮存备用。整理时要注意根株上的叶茬不宜过长或过短。留得过长,贮存时易发生腐烂,伤及株根;留得过短,易切伤生长点而不能形成合格的商品芽球。整理和贮运工作务必在严寒来临前完成,切勿使根株受冻害,否则在软化栽培时会因根株冻伤而腐烂。
码根
从池子一头开始码放菊苣根,每行16~20根,边码根边填土,要求上齐下不齐。码好之后,用园田土、沙土或锯末等填充根子间隙。
浇水
用塑料管伸到池底部浇水,以防止水流冲倒根子,把水浇足。浇水后上面不平处,再撒一些土补平。
畦子上面摆上竹竿,竹竿上覆盖黑色膜,不露任何光线。窖温保持15~20℃。窖温高时揭开草苫降温,低时增加覆盖物。刚入窖时结露较多,应在晚上放开小口透风,但不要见光。
根株露地越冬原位软化栽培
菊苣根株露地越冬原位软化栽培是秋天生长好的根株不收刨,露地直接越冬或用玉米秸秆稍加覆盖越冬,第二年春季惊蛰前清除覆盖物,浇水,用黑塑料膜就地小拱棚覆盖,覆盖草苫保温,进行软化栽培。此方法仅适用于小面积栽培,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家庭简易软化栽培方法
菊苣桶栽是利用高40厘米左右的塑料桶(箱)或木桶(箱)等,桶内摆放菊苣根株,加水于根株高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水培,或者在根株间隙填土后加水,桶上加盖遮光。放在温度适宜的房间中,可于晚上查看芽球的生长情况,经常换水或加水,可一周栽培一桶,陆续栽培,陆续生长,陆续收获,陆续采收食用。而且桶可以重复利用。
芽球的收获储藏
待菊苣芽球长到高10~15厘米或重80~150克时即可采收。用刀在根茎结合部切下。将采下的芽球去除外叶、杂质,然后装箱。芽球收获后,将种根继续培养,即可形成侧芽,一般每个重10~12克即可采收。菊苣芽球较耐储藏,以不冻为原则,于黑暗冷凉处1~5℃条件下贮藏,可存放30天左右。冷库可储藏6个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