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儿童文学与课程思政的紧密结合

如题所述

关于如何实现儿童文学与课程思政的紧密结合如下:

关键词:课程思政儿童文学立德树人思政元素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表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在此理念的引领下,高职院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运用教学策略,实施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不断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力争实现专业课程的技能育人和思想育人的协同,全面育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宗旨。

儿童文学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树立儿童本位精神,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儿童文学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以儿童文学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在阅读欣赏、讲读创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成为优秀幼儿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儿童文学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1、新时期育人新理念的必要性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侧和供求侧的有机融合。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育人理念要凸显出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

遵循国家“三全育人”的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品德的提升,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更好地实现了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从教师、教材到教法都要贯彻“课程思政”的育人新格局,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创建优秀教师团队、整合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体系中,挖掘课程包含的深刻的价值观念、核心内涵等,把练技、育能、提质的教育目标渗透进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化知识认知,不断探索新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作为新时期育人新理念,不仅体现青年一代要在技术、知识等方面与时俱进,还体现在青年一代应该具有一定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价值规范等方面。

2、儿童文学课程与专业思政教育的主旨契合儿童文学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是培养幼儿教师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的主要课程,主旨是在传授学生儿童文学知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和健康的人格,陶冶其情操,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养成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的情怀和从事儿童教育事业的职业认同感。儿童文学课程侧重在价值引导,辅助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专业思政教育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旨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儿童文学课程和专业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内容在价值观引领上具有一致性。所以在儿童文学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形成合力,符合新教育形式下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例如利用儿童文学课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塑造学生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文化素养。

3、儿童文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属于文学的范畴,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儿童文学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儿童文学的中心是爱与美,具有对儿童的爱、对国家的爱等,

同时具有提升审美意识、道德情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儿童文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课程内容如: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图画文学、儿童散文、儿童戏剧文学等,这些作品中含有浓郁的家国情怀、丰厚的人文情怀、优秀的传统文化等,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情感体验;

作品中高尚的道德品质、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抑恶扬善的品行,潜化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童话故事《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通过对童话的欣赏,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升华主题,爱护自然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所以通过挖掘这样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思想不断提升,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

二、儿童文学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意义

儿童文学课程内容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教育资源众多,不管是哪一种文学题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融思政内容于专业教学中,会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进而把这种深厚素养传递给儿童,让儿童从小耳濡目染地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1、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阶段,她们是未来幼儿教育行业的主力军,她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时代的发展对学前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幼儿园教师更加专业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提升,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论上要有丰富完善的知识、实践上要有过硬的技能、思想上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情怀、行动上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成为未来优秀的幼儿教师。

而高职阶段,学生对未来还没有清晰的认知,大学生生涯规划正在进行中,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需要教师正确地进行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儿童正确观的形成。

2、提升学生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儿童文学是儿童早期身心发展的重要源泉,学习儿童文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儿童积累经验、促进认知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还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施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了有深度的赏析,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情感之美,才能在幼儿园实践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思想、艺术、情感之美,促进儿童全面的发展。

儿童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深化了学生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情感的认知,领悟了儿童文学作品中隐藏的各种爱,例如深厚的亲情之爱、家国之爱、自然之爱、顽童之爱等;

体验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各种情感经历,如珍贵的友情、分享的快乐、离别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品味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童真童趣、优美意境和哲理内涵等。

3、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儿童文学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自行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对儿童文学教学活动有着独立组织与设计的能力。

通过把课程思政融入儿童文学课程,实施思政教育,让学生学会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学会从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与把握儿童的特点与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树立基本的儿童观。

在课程思政的教育实施中,让学生树立“儿童本位观”,遵循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对儿童天性的深刻认知,引发了对幼儿教育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教育事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