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白居易)

如题所述

一、凉州词有王之涣版、王翰版、孟浩然版,没有白居易版。
二、原文:
1、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凉州词
(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三、译文:
1、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当将士们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突然不停地响起,在催促他们快点上前作战。将军说到:“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到今,前往战场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3、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遥远的胡地三万里,即使是送与王明君马上作乐的琵琶声又哪能穿越。身处异地即便是欢乐也让人觉得悲凉,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坐在边塞看着今晚的月亮,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
四、赏析: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2、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3、这首诗表达出戍边士兵的思乡怀土之情。诗的首句写极目远眺之景, 描绘出黄河的蜿蜒雄壮。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意境萧杀悲 怆。先写边塞的萧索悲凉,以衬托戍守者的孤苦寂寥。第三句忽而一转,引人羌笛之声。羌笛所奏是《折杨柳》的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煦,关外却是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 寄情也不能,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一个“怨”字,用词精妙,语调委婉, 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写出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 苍凉,没有衰萎颓唐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才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五、作者:
1、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2、王翰,唐朝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官秘书正字,后贬仙州别驾,又贬道州司马,卒于任。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全唐诗》留其诗一卷十三首,其中《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为人传诵。
3、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6

白居易应该没有写过凉州词,与凉州有关的诗《秋夜听高调凉州》

作品原文:

秋夜听高调凉州

作者:白居易 (唐)

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

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泬寥。

 解题: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第2个回答  2018-04-06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今武威市,《晋书 地理志》:"汉改雍州为凉州",《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
白居易没有写过《凉州词》,写过《西凉伎》。
唐朝开元二年(714),时任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凉州大曲》于帝都长安,受到唐玄宗极度赞赏。西凉乐从此定位为大唐国乐,从此凉州的西凉乐、西凉伎也风靡天下,开元五年(717),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了唐玄宗。唐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凉州词”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孟浩然、王之涣、王翰、张籍等,元稹、白居易的《西凉伎》更是流传千古,凉州因这些诗篇而闻名海内外。
白居易写过的与凉州有关的诗诗《秋夜听高调凉州》
秋夜听高调凉州
白居易
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
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泬寥。
-------------------------------------------------------
西凉伎
[唐] 白居易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
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
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
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
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
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凉弄为戏。
----------------------------------
大家知道,在开元、天宝年间,玄宗皇帝精通并酷爱音乐,在宫中蓄养着数百人的乐团,号称“皇家梨园弟子”,从而促进了社会上音乐歌舞的流行。而《凉州歌》新鲜活泼,曲调感人,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伴奏,富于变化,故尤为人们所爱好。这些《凉州歌》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作“曲子词”。
“曲子词”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制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遍,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一种有定格的形式。这种情况是过去的乐府歌辞所没有的。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
但尽管可以作出上述大概的描述,但关于《凉州歌》是诗还是词的归属仍然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因为一方面他与律绝诗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另一方面它的依曲拍为句、按曲谱填词的基本规则又有其独立的特点。各人着眼点不同,对《凉州词》的看法也就不同。大致上我们可以说:首先,《凉州词》是燕乐的产物,燕乐大盛于开元、天宝年间,这是词的发展中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词的雏形阶段。这个时候,文人的创作,基本上还是齐言的,演唱时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某家仔细查对了《钦定词谱》所列的五体《凉州歌》格律,可以看出是稍有差别的:
一、 ●○○●●○○ ●●○○○●○ ●●●○○●● ○○●●●○○ 凉州词 ◎○⊙●●○△,⊙●○○●●△。⊙●◎○○●●,◎○⊙●●○△。 七绝
二、 ●○○●●○○ ●●○○○●○ ○●○○○●● ○○●●●○○ 凉州词 ◎○⊙●●○△,⊙●○○●●△。⊙●◎○○●●,◎○⊙●●○△。 七绝
三、 ○●●○○ ●○○●○ ●○○●● ○●●○○ 凉州词 ⊙●●○△,○○●●△。◎○○●●,⊙●●○△。 五绝
四、拍遍第一 ○○●●●○○ ●●○○●●○ ●●○○○●● ●○○●●○○ 凉州词 ○○⊙●●○△,⊙●○○●●△。⊙●◎○○●●,◎○⊙●●○△。七绝
五、拍遍第二 ○○●●○○● ●●○○●●○ ●●●○○●● ●○○●●○○ 凉州词 ◎○⊙●●○△,⊙●○○●●△。⊙●◎○○●●,◎○⊙●●○△。七绝
从以上可以对照出,除了在拍一遍时候格律与律绝是相同的,而在其他演唱阶段均是有区别的。
第3个回答  2016-12-22
白居易没有写过《凉州词》,写过《西凉伎》。
唐朝开元二年(714),时任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凉州大曲》于帝都长安,受到唐玄宗极度赞赏。西凉乐从此定位为大唐国乐,从此凉州的西凉乐、西凉伎也风靡天下,开元五年(717),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了唐玄宗。唐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凉州词”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孟浩然、王之涣、王翰、张籍等,元稹、白居易的《西凉伎》更是流传千古,凉州因这些诗篇而闻名海内外。

《西凉伎》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
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
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
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
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
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凉弄为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3-26

经查阅资料,白居易没有写过《凉州词》。

王之涣和王翰写过。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