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极其繁多,数不胜数,归结起来无非属于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主观和客观这两类现象。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两个最高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

扩展资料: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①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②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

③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学基本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哲学的基本问题,依照马哲,是物质和意识谁具有第一性。

找到一个比较专业的回答:

试述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

(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5
站在人的角度上去看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一个平衡性问题,即两可问题。
要回答这一问题,按照我们一般的思维,首先是二者的概念要分清,要争论就必须划界。但概念是人为划分的,何为物质,何为意识?一般是从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上人为去划界,一旦划界就存在划界合不合理的问题,是否真的有界?利用人类现有的知识来看,无法分清界限:人都有相对的概念,如数学上[0,1]表示数轴上的一段两边有界,但此界如何精确存在?人类无法企及,只能通过言传,使人意会,但很物质地操作只能无限接近而无终结。又如连续的概念,我们说连续是无间断点的,但实际上,我们可认知的程度始终是可分的。那这连续和可分之间就有矛盾。所以从人的角度看,只要精确度满足人的需求就可以了,若强分,既不可能也无意义。
所谓谁有第一性,更是判断角度问题。可以说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也可以说物质是意识的认可。比如人定义颜色,该定义是人做出的,其它生物是这样定义或归类吗?我们认知的物质是感觉的集合,包括测量或对物质各种性状的研究和鉴定,都是人类感觉的延伸,只要能同时给出这些感觉集合,我们就认定它是某种物质。错觉也是感觉的一种,当错觉达成某种感觉的集合时,它也代表了那种物质。这又涉及到有界、无界的相对性问题。所以从人的角度看,只要感觉的精确度满足人的需求就可以了,若强分,既不可能也无意义。
人只是我们能感知的世界中非常有限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研究源头,是出于梦想能够主宰我们所感知的整个世界,这本身就是无稽之谈!这就类似于我们怎么努力,都属于我们能感知的世界的内力,均由该世界内部的应力抵消,不能造成整个系统的运动发生改变。所有的研究只能是发现和利用系统内部的规律,但无法改变它。
意识,如果理解为人所特有的思维,则它肯定依赖于我们人所感知的物质。如果理解为规律,则它就决定物质。毕竟人的理解还依赖于人本身。
逻辑是建立在人的思维定式上的,人的思维定式是从人起源、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如果从客观和主观来说,这又存在一个划界的问题,何谓客观、何为主观?凡是人能认知的,都可以划归客观,但还有多少人无法认知的,又如何划分?因为人本身就被定义成客观,那人的所有一切都超不出客观,也就不存在主观。若将人认知以外的称为主观,就人的角度来说,那是“不存在”,既不存在,何以比较?
人,只剩下“活着”!
第3个回答  2008-07-29
楼上的解释 是马哲 唯物观点 很正确。我继续补充下 中国儒家 哲学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 自 然 境 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 功 利 境 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 道 德 境 界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 天 地 境 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换句话说哲学 是为了 明白做事的意义
同时上面4种程度的提升强调了 先物质与后意识的关系
希望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08-07-29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就这么简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