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

如题所述

      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知识、人生的启蒙者。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做好班主任这个角色,这是我们每一名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怎样才能做一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呢?
一、注重自身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1、仪表形象。仪表是人的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情感的外露。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生见面,必须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神情端庄、态度和善,使学生见了有亲近感。
2、语言形象。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的运用关系到交际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讲话,必须要有针对性,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3、行为形象。我们一直提倡教师要教书育人,提倡言传身教。我们强调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学生的第二个生活的主阵地,我们班主任也应该时时注重自身的行为表现,且不要光数落孩子,而忘记了自己的表率作用。
二、献出母亲般的爱
笔者认为,为师之道,既要严,更要有爱。要做到爱生如子,要把爱播种到每个学生的心田,俗话说:“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爱,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孩子走进校园,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你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在仔细观察,并有意无意地仿效,如果班主任本人在道德、人格上有问题,则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以坏的示范,反之,则会给全班学生带来好的教育,这就是俗话说的“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班主任的爱,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单亲儿童、贫困的孩子,更要细心呵护,给予更好的关爱,引导他们面对现实,走出困境;对后进生,班主任要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原因,用爱心触动他们的心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然,爱的方式有很种;鼓励、尊重、信任及严格要求……总之,班主任每一个举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力都很大。
三、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取得各方面配合就必须学会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和与家长的关系,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信息畅通,团结协作,得心应手并取得成效。
1. 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
每个鲜明独特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与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协调要建立在真诚、尊重、理解、平等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师生间才会心理相融充分沟通,促进教学相长,班级才会形成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班主任协调自己与学生间关系的办法多种多样,个别谈话,分类交流,文体活动,评语书信等等。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班主任一定要心平气和,沉着冷静,通过协调要让学生在内心感受到班主任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化身,更是他们难忘的良师益友。
2. 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如果说一个班级就像一架钢琴,那么这架钢琴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紧密配合,才能弹奏出优雅美妙的乐曲。所以,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取得任课教师的支持,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赢得任课教师的支持,自己先要支持任课教师的工作。要尊重任课教师,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就班级学生的日常情况,经常主动沟通,既可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又可取得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的教师集体。
3. 协调家长的关系
①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所有家长都要有礼有节。家长不管职务高低,不管工人农民,不管子女学习成绩好坏、表现优劣,都要以礼相待,充分尊重家长。对待家长,尤其是后进生家长,千万不可像批评学生一样“妙语如珠”,可不可七嘴八舌地数落,伤害家长的自尊,忽略了实际效果。
②班主任要重视家长会。
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长来教育家长,家长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经验,相互座谈,共同为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班主任重在策划,为家长们牵线搭桥,提供教育和受教育的机会。家长会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因家长职业、素质、水平等相差各异,家长会应更多地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③班主任要创造条件,积极家访。
家访是与家长协调关系的重要途径。尽管电话联系方便快捷,即使是农村,电话手机也很普遍,但电话联系其作用永远替代不了老师的登门家访。在目前家访愈来愈少的情形下,班主任的家访更应做好充分准备,每次家访的目的,谈什么,怎样谈,效果会如何等都要预先周密考虑好,不可盲目或应付差事。
四、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人贵于反省,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总结,学会反省,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对学生如此,对自己更应该如此。建议班主任每天写一则反省日记,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会自主取舍,学会比较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对自我的评价。在自评中,懂得了赞美与欣赏别人,学会了宽容。只有如此,班主任才能正直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0
多关心所谓的差生,因为他们真的很希望被老师重视,其实智力都差不多,如果感觉被放弃了,他们自己也会放弃自己
第2个回答  2017-12-20
学习不重要,重要的是素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