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和结婚除了一张结婚证还有什么实质区别?

如题所述

一、起诉解除同居关系除法律规定的条件外,法院不予受理。如果法院不对解除同居关系进行受理就少了在同居关系中的法律救济渠道。这是和婚姻关系最本质的区别,侧方面反应了立法者对同居关系是持不提倡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一条 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二、法律对其关系的认定不同,不同的关系认定直接影响了财产的分隔和继承。在同居关系的财产继承,同居人不少财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五条 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三、法律提倡公序良俗,不提倡同居关系,所以同居关系很难受法律保护。而且特别强调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婚姻法》

第三条 禁止的婚姻行为,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同居和结婚除了结婚证以外的其他区别:

1、财产方面,婚姻上,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原则上是实行二人共同所有制。在小事上,比如,该给小孩子买什么牌子的纸尿裤、该买什么吃的,一方可以自行做主。夫妻之间,不分你我。如果夫妻一方不幸去世,那么另一方有权继承对方的财产,这,是同居者所不能享受的权利。

那么,同居者在同居期间,财产到底如何分割呢?我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同居者在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而不是归双方共同所有。

2、同居期间,一方又与第三人登记结婚或又与第三人同居的,除事实婚姻外,不违反法律规定,是被允许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解除同居关系、分割财产等,但不能要求损害赔偿;而结婚后,一方又与第三人登记结婚或与第三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则有可能构成重婚罪,而无过错方在提起离婚诉讼时还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甚至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3、配偶权。夫妻之间才有配偶权,而同居者之间不存在配偶权。配偶权意味着什么呢?在我国的法律上,一言以蔽之,就是夫妻的权利与义务。它意味着财产共有、意味着有名有份、意味着忠诚于对方,不能红杏出墙、不能包养情人、意味着要相互扶持对方,陪对方度过风风雨雨。

4、在解除关系上。婚姻是神圣的,在我国,解除婚姻一共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双方如果能够好聚好散,那么,就一起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另一种,就是当二人矛盾太深,无法好聚好散之时,那么,就只能去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婚姻,事关家庭和谐,而家庭的和谐,就关系着国家的和谐。

然而,如前文所言,同居就是耍朋友。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双方都没有配偶,那么他们之间的同居关系,可以自己解决,想走就走,但是,如果一方有配偶的话,那么,没有配偶的一方,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同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同居就是耍朋友。耍朋友,有时候就是玩玩而已,想走就走,想换人就换人。而结婚,就给双方之间加上了一把锁,这把锁时刻提醒着对方要对自己履行夫妻义务。

5、惩罚措施。如果一方有配偶而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话,那么有配偶一方就构成了重婚罪,或者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还与之同居,那么二人均构成重婚罪。这就是我国一夫一妻制的法律保障。但是,如果二人都是同居关系,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想换就换,能忍?以上就是同居与婚姻之间的关系。看完了赶紧去扯结婚证吧,别再磨时间了。

第2个回答  2019-07-04

同居和结婚本质上的差别就是:同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大多都卸下了思想上的包袱,婚前同居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大家也都司空见惯了,同居可以看成是一种试婚,可以在同居的阶段来评估两个人适不适合在一起过余生,如果能够相互包容,忍让对方身上的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可以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如果在同居的阶段,发现对方身上有自己忍受不了的缺点,或者是生活方式截然不同,那么双方分手也没有那么多的羁绊,收拾行装,各自安好便好,如果矛盾不可调和,吵到不可开交,那也只是两个人的事情。

但是婚姻不同,婚姻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是对两个家庭的责任,从拿到红本本的那一刻,俩个人的关系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是国家认可的夫妻关系,从交换戒指的那一刻,就受到了双方家人朋友的祝福,是家人朋友认可的夫妻关系,所以,如果婚后想要分手,那就不单单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了,是对两个家庭的打击和伤害。

其实,是否婚前同居只是个人选择,完全不关乎道德,如果你认为婚姻是很沉重的大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同居一段时间,看看两个人在生活的细节上能否相互包容,如果你觉得婚姻本身就是一种妥协,并且有信心能够在婚后生活中通过磨合来适应彼此生活上细节上的差异那就不要选择同居,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就好。

第3个回答  2019-07-02

同居与婚姻,相差的不仅是一纸结婚证,它实质区别是:婚姻能给你保障和安全感同居并不意味什么。女人经济不独立时,结婚是为有个物质的依靠,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是弱者,没有经济来源,嫁汉就是依靠确实是一种生活保险。许多人说婚姻是契约。契约本质就是一种束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得付出义务。

结婚,不过就是用法律要求对方一辈子只忠于自己,即自己对对方一辈子合法的占有权。从这点说,也确实是弱者受到伤害时的保险。婚姻法规定出轨方在离婚时可能得到较少的利益,比如财产和子女照顾问题。从结婚那刻起,对方就只得归自己所有。这是自己的权利。

但是,自己也被束缚了。要求对方忠于自己,自己也得忠于对方。 再遇到什么令人心动的对象而想要在一起,那就是饱受道德谴责的婚外情。于是,婚姻一点都不罗曼谛克,简直是现实的责任。婚姻与恋爱同居最大的差别便是承诺一辈子的责任,至少在领证那时候,是想要一辈子。敢于做承诺的人,难道不是强者?至少心理上很笃定很从容。

谈一辈子的恋爱,同居一辈子,两全其美!既能享受婚姻的权利,又不对对方做出承诺,保有时刻脱身的自由。同居有对方以及自己随时可以脱身的自由,没有法律责任的束缚。许多离婚的中年男女都愿意找个伴过日子同居,却不愿意领结婚证。可能也涉及更多现实的问题比如财产。究其根本,也就是不愿意被对方束缚,自己不愿意对对方做出一辈子的承诺。

结婚就是对爱的承诺。做不做得到另当别论,敢不敢做就是态度问题。敢做承诺的人内心充满对感情对未来的安全感,和责任感。一直同居却不敢结婚,就是连承诺都不敢做。他们对自己,对感情没有很大的把握。

第4个回答  2019-07-02

同居和结婚除了一张结婚证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方是不是愿意给你一个名分。

经常有姑娘问我,怎么才能看出一个男人是不是爱自己。答案其实很简单,看他是否愿意把自己最稀缺最宝贵的东西给你,对于缺乏物质的男人而言,他最缺乏最宝贵的就是金钱,那么就看他愿不愿意花钱。

而对于有钱男人而言,他最缺乏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他的身份地位,所以他愿意为你花时间,愿意给你名分才是证明爱的最佳方式。

名分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很多看不见的东西。首先,它意味着平等。无论是恋爱还是结婚,彼此都只有对方一个,名分并不是一定说就是婚姻那张纸,我认为名分解释为正大光明的关系更为贴切。当你只有他一个,而他却不只你一人时,如何能够不怨不失落?没有名分,你连理直气壮谴责他的资格都没有。

很多爱上已婚男人的姑娘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是,真爱你的人一定会介意,一定不会让你被人这样羞辱、践踏,那么,怎么才能不使她低人一等?

答案只有一个,给你名分。让你可以自由地行走在阳光之下,挺直背脊做人,而不会把道德瑕疵转嫁于你。因为,即使你只受一点点委屈,他都舍不得。所以,亲爱的姑娘,真正爱你,懂得为你着想,有责任心想和你过一辈子的男人,一定会给你名分,没有任何借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