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 班主任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班主任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
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制订的各项教育要求和教育计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班主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应按照教育方针和学校工作计划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和选拔学生干部,形成班集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锻炼成健全的体魄,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热爱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一代。班主任应该对整个班级、对每个学生负责,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学生素质的高低。根据有关追踪调查表明,一些优秀班主任,其培养的学生合格率较高,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真是"名师出高徒"。反之,个别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学生合格率低甚至可能会出一些社会渣滓。某县有所小学的班主任个人道德品质败坏,有偷盗行为,竟指使学生偷农民的鸡、鸭、蔬菜,并与学生一起烧熟后吃喝。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先后进了工读学校,有的还判了刑。他自己也因盗窃犯罪而锒铛入狱。因此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上应负重大责任,其地位是其他人员不能代替的,是班级学生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
(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中应起到组织、指导、协调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导师。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是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物质前提;环境是学生生活其间的社会生活条件,它和教育一起主要决定了学生的成长。而其中学校教育又起着主导作用。肩负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班主任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则起着比其他教师更重要、更经常的教育作用。
班主任通过创造性的辛勤劳动,把班级培养成良好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学习。同时又通过细致的工作,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促进智力、能力、体力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活动中形成的新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并又不断解决的结果。班主任和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更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变化。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身心内部矛盾的转化。班主任工作是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外部条件。因此班主任应当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为了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班主任还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形成一个优化的育人环境。为此班主任必须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联系。
在校内,班主任必须协调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者等关系,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及时地把学校有关的重大决定,学校的中心工作告诉学生,并讲清其目的意义,把要求和实施的具体步骤、方法、手段告诉学生,动员和组织学生投入中心工作。班主任要经常联系任课教师,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和班级的实际,决定分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及时通知任课教师。班主任还要协调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妥善安排时间。如对差生的辅导时间,毕业班各科的复习时间,平时测验、考查时间等,都应统筹安排防止过分集中,加重学生负担。
在校外,班主任应当协调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强一致性,以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青少年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和协调。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学生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许多家庭已拥有电视机、收录机。农民住房宽敞,给子女的学习带来了优越的条件。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有些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学习,不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有些家长忙于商品生产和经营管理,放弃对子女的前途教育;也有的家长以不良的思想行为影响子女,使子女走上歧途。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家庭教育较差的学生家长,班主任应当与家长共同商讨改进的办法,或者与有关部门联系,提出负责的合理的解决方法,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班主任要组织家长参与和指导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09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