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障碍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问题一:思维障碍有哪些? 思维障碍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类。思维形式方面障碍包括思维过程加快、减慢,表象和概念之间的非规律性的结合。思维内容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1)思维奔逸:思维奔逸主要指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量的增多。病人表现为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感脑子特别灵,反应特别快,不假思索即可出口成章,如搞写作,颇有一挥而就,下笔千言之势。但由于病人易转换话题,做事有始无终,不能贯彻到底,结果往往干事虎头蛇尾, 一事无成。这类症状多见于轻微躁狂病人。(2)思维迟缓:思维迟缓与思维奔逸相反,它是思维活动显著减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特点。病人表现为言语简短,语速减慢,语量减少,声音低沉。病人自己往往描述为脑子变得迟钝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等,这类症状见于各种抑郁状态。(3)思维贫乏:思维贫乏与思维迟钝的表现较相似,但本质则不同,思维贫乏的特点是思维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反应,或仅简单的答“不”、“是”、“对”、“有”、“没有”等较简单的词。病人有时能描述自己“脑子空虚,既没有什么可想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思维贫乏往往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同时出现 ,构成精神分裂症的三项基本症状。另外,思维贫乏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4)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赘述是以思维过程的主题转换中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而抓不住主要环节为主。表现为病人在叙述事情时,在个别细节问题上,不厌其烦地作不必要的,详细,累赘的描述,以致在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缛节问题上,掩盖了问题的主要内容。这类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5)思维松弛:思维松弛又称思维散漫,指病人的思维活动联想松驰,内容散慢,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相互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宜理解。严重时可发展到破裂性思维的程度。思维松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6)思维破裂:思维破裂指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的破裂,思维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病人的言谈或书写内容,单独语句上,甚至语句与语句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此,病人的话令人费解。(7)思维不连贯:思维不连贯指病人的言语显得更加杂乱无章,像是词的杂拌,语句的片段,毫无主题可言。它表面上与思维破裂非常相似,但有以下不同点:①思维破裂出现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而思维不连贯出现在病人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的情况下:②思维破裂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而思维不连贯主要见于感染中毒性精神病,颅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及其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③思维破裂是语句的杂伴,而思维不连贯是词的杂拌。(8)思维中断:思维中断指病人在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的情况下,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停顿,或言语突然停顿。思维中断并不受病人的意愿所支配,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具体表现为病人在谈话过程中,突然停止,一般停顿的时间较短,可以转换话题,也可以不转换话题。
(9)思维云集: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指病人的思潮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中,内容往往杂乱无章,且出于病人的意料以外,不受病人控制,有时甚至使病人感到非常厌恶。思维云集往往突然出现,突然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颅内感染所致精神病、颅脑外伤所致精神病等。对此症状,有一病人是这样描述的:“我脑子非常乱,自己怎么也控制不了,脑子里的想法太多、太杂了,像一团乱麻一样,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这些想法,也不知是怎么塞到我脑子里的,这些想法突然进来了, 又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消失了。”(10)......>>

问题二:思维形式障碍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常见的思维类型障碍有: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

问题三:主要思维障碍有哪几种 所谓思维障碍,是指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发生异常。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
(1)思维奔逸:表现为思维活动量增多和转变快速。
(2)思维迟缓:这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3)思维贫乏:这类症状在外表上与思维迟缓相似,但有本质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明确应答性反应,或仅简单地答以“不知道”、“没有什么”,平时也不主动说话。病人自觉脑子空虚,既没有什么可想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病人对此漠然置之。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脑器质性痴呆状态。
(4)思维破裂: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
(5)思维散漫:病人的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给人一种交谈困难的感觉,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这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6)思维中断:病人在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情况下,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这种中断,病人在不自主的情况下发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7)思维不连贯:表面上看与思维破裂相似,但它是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情况下产生的。
(8)病理性赘述:病人在叙述事物时,在个别细节问题上,不厌其烦地作不必要的、详细的、累赘的描述,以致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琐节,掩盖了问题的主要内容。

问题四:简答题 简述临床上常见的思维障碍有哪些 从临床医学角度来分析,意识是指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大脑皮质及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兴奋维持意识是起着重要作用。
当意识障碍时精神活动普遍抑制表现为:
①感知觉清晰度降低、迟钝,感觉阈值升高;
②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性遗忘;
③思维变得迟钝、不连贯;
④理解困难,判断能力降低;
⑤情感反应迟钝、茫然;
⑥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
⑦出现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力,如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
定向障碍为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但仍应根据以上几点综合判断有无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意识范围缩小及意识内容的变化。临床上常见的意识障碍,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有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其有意识范围缩小或意识内容变化等。
(1)嗜睡:意识清晰度水平轻微降低。在安静环境下经常处于睡眠状态,但接受 *** 后可以立即转醒,并能进行正常的交谈,只是比较简单, *** 一旦消失患者又入睡。见于功能性及脑器质性疾病。
(2)意识混浊:意识清晰度轻度受损,患者反应迟钝、思维缓慢,注意、记忆、理解都有困难,有周围环境定向障碍,能回答简单问题,但对复杂问题则茫然不知所措。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在,也可出现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和病理反射等。多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3)昏睡:意识清晰度水平较前者更低,环境意识及自我意识均丧失,言语消失。患者对一般 *** 没有反应,只有强痛 *** 才引起防御性反射,如以手指压患者眶上缘内侧时,可引起面肌防御反射。此时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对光反射、吞咽反射仍存在,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及震颤。
(4)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以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对任何 *** 均不能引起反应,吞咽、防御,甚至对光反射均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多见于严重的脑部疾病及躯体疾病的垂危期。
(5)朦胧状态:患者的意识范围缩窄同时伴有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患者在狭窄的意识范围内,可有相对正常的感知觉,以及协调连贯的复杂行为,但除此范围以外的事物都不能进行正确感知判断。表现为联想困难,表情呆板或迷惘,也可表现为焦虑或欣快的情绪,有定向障碍,片断的幻觉、错觉、妄想以及相应的行为。常忽然发生,突然中止,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事后遗忘或部分遗忘。多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脑外伤、脑缺氧及癔症。
朦胧状态有两种特殊形式:
①梦游症:患者处于一种睡眠到觉醒的过渡状态,多在睡后l~2小时突然起床,在室内外做些无目的、简单的动作,或简单、习惯的劳动,持续数分钟至十多分钟,发作后又上床入睡。次晨醒来,对夜间发生的事完全遗忘。
②神游症:多见白天或晨起后突然发作,患者无目的外出漫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常突然清醒,对发作中的经历遗忘或部分遗忘。
(6)谵妄状态: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视幻觉及视错觉的内容多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性的情境,如见到昆虫、猛兽等。有的内容具有恐怖性,患者常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反应,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不连贯,理解困难,有时出现片断妄想。患者的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多数患者表现自我定向力保存而周围环境定向力丧失。谵妄状态往往具有昼轻夜重的特点。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以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较多见。
......>>

问题五:思想形式障碍包括哪些内容 思维障碍的临床形式多样,所谓思维障碍,是指思维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发生异常。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1)思维奔逸 (2)思维迟缓 (3)思维贫乏 (4)思维破裂 (5)思维散漫 (6)思维中断 (7)思维不连贯 (8)病理性赘述(9)思维插入(10)思维化声(11)思维扩散(12)象征性思维(13)语词新作(14)逻辑倒错性思维[1]。思维内容障碍包括:(1)妄想 (2)强迫观念 (3)超价观念。

问题六:焦虑状态的思维障碍有哪些 1、精神运动性不安:常表现心神不定、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注意力无法集中、惊慌失措等。
2、轻微性焦虑症的表现包括认识障碍:轻微性焦虑症患者有时还存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如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等。
3、躯体表现:躯体上的不适表现常为焦虑症的早期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加快,全身疲乏,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等。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
4、病理性焦虑情绪: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患者可能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许多患者同时还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
5、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象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