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请问专家,吃药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主要看药是什么性质

1、饭前口服药:饭前由于胃和小肠腔内基本上无食物,此时服药,不会受食物的干扰而影响吸收,能迅速而完全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因此,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饭前口服。

2、饭后口服药:除必须在饭前服下和必须在睡前服下的药物,其余都可在饭后口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硫酸亚铁等必须在饭后服。

不过基本上都是饭后服药的。

扩展资料:

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药物是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也包括避孕药。

药物仅影响机体生物功能的进行速度而不能改变现存的自然生物过程或产生新的功能。

例如,药物可加速或减慢引起肌肉收缩的生化反应、肾脏细胞对水、钠潴留和排除的调节、腺体的分泌(如粘液、胃酸或胰岛素),以及神经对信息的传递等。

药物作用的强弱一般取决于靶部位的反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药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9
一般说来,除苦味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肠道抗感染药、利胆药等多为饭前服用;驱虫药、盐类泻药等为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催眠药、缓泻药等为睡前服用,其余都可以在饭后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铁剂等),更须在饭后服。饭后服因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一般吸收较慢,出现疗效也会较慢。具体见下表:
服药时间
药品示例


空腹
1.驱虫药如四氯乙烯
2.盐类泻药如硫酸钠,硫酸镁等(服用后多饮水)
3.青霉胺
1.使药迅速入肠,并保持高浓度
2.使药迅速入肠发挥作4-5小时致泻
3.食物可减少其吸收
睡前(一般指睡前15-30分钟)
1.泻药如大黄,酚酞等
2.催眠药(入睡快的,如水合氯醛,可在临睡时服;入睡较慢的,如巴比妥,服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起作用,应提早服)
3.驱虫药使君子等,抗肿瘤药氮甲,甲氧芳芥等
1.服后8-12小时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
2.使适时入睡
饭前(饭前30-60分钟)
1.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的制剂(宜于饭前10分钟左右)
2.收敛药如鞣酸蛋白
3.胃壁保护药如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碱式碳(硝)酸铋等
4.附药如药用碳
5.肠解痉药如阿托品及其合成代用品,止吐药如吐来抗等,内服局麻药苯佐卡因等,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
6.利胆药如硫酸镁(小剂量),胆盐等
7.肠道抗感染药如磺胺脒等(但黄连素刺激性强,宜饭后服)及驱虫药甲紫
8.肠用丸剂
9.人参制剂,鹿茸精等以及其他一些对胃无刺激的滋补性药物
10.异烟肼,利福平,氨苄西林等
1.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
2.
较快通过胃入小肠,遇碱性肠液分解出鞣酸,起止泻作用
3.作用于胃壁
4.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
5.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
6.物通过胃时不致过分稀释
7.同上
8.使较快通过胃入肠,不为食物所阻
9.吸收较快
10.其生物利用度可因食物影响而下降
饭时
1.消化药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等(饭前片刻服也可)
2.灰黄酶素
1.使及时发挥作用
2.油类食物有助于它的吸收
饭后(食后15-30分钟)
大部分药物可在饭后服,特别是
1.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
泰松,哚美辛,盐酸奎宁,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如碘化钾,氯化胺,溴化钠等)呋喃丙胺,亚砷酸钾溶液,醋酸钾,多西环素,黄连素等
2.呋喃妥因,普萘洛尔,苯妥英钠,螺内酯,氢氯噻嗪等
3.维生素B2
1.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2.因食物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
3.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吸收
第2个回答  2019-11-01
据药物性质,有的饭前,有的饭后。
饭前的有:
为了减少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刺激,大多数药物应当在饭后服用。但有一部分药物必须饭前空腹时服用,以利于减少或延缓食物对药物吸收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提高药物的安全稳定性,发挥药物的最佳功能。应当饭前空腹服用的药物主要包含:
  部分抗菌药:如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甲红霉素、罗红霉素(倍沙)、利福平、异烟肼等。这些药物易被食物中的纤维素吸附,影响药物的吸收。有资料报道,头孢克洛饭后服用的吸收浓度仅为空腹的50%-70%。
  口服营养药:如:人参制剂、鹿茸精、蜂乳、六味地黄丸以及其他一些对胃肠刺激小的滋补药物。这些药物空腹服用,到达小肠部位时不受食物影响,吸收得快而且完全,疗效显著。
  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比利(普瑞博思)。这些药物应饭前30分钟服用,待患者进餐时,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正好达到高峰,胃肠道在药理作用下开始正常蠕动,发挥疗效。
  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片等。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迅速发挥作用,缓解胃肠道痉挛,并坚持有效血药浓度。
  胃壁维护药:如氢氧化铝(胃舒平)、三硅酸镁、胶体果胶铋等。饭前服用使药物在胃壁均匀地形成一层维护膜,既能中和胃酸,又起到维护胃壁溃疡面或炎症黏膜的作用。
  收敛药:如鞣酸蛋白、思密达、次碳酸铋等。空腹服用使药物较快地通过胃进入小肠,在肠腔内与碱性肠液作用,分辨分解出鞣酸、氧化铝、碱式碳酸铋,起到止泻作用。
  吸附药:如活性炭。空腹服用胃内食物少,便于发挥吸附胃肠道内有害物质及气体的作用。
  利胆药:如小剂量的硫酸镁、胆盐等。空腹服用使药物通过胃时,浓度不至于过火稀释,顺利到达十二指肠的胆道出口处发挥利胆疗效。
  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中药制剂。宜于饭前10分钟服用,可借助于药物的苦味刺激味蕾等末梢神经,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
  助消化药:如乳酶生、多酶片等。需饭前片刻服用,使药物便于与食物充分混杂,有利于食物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与吸收。
  降血糖药:如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波脲(克糖利)、格列喹酮(糖适平)、阿卡波糖(拜糖平)。患者饭前服用药物,便于就餐时降糖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消化道中糖的分解和吸收,发挥降糖作用。
  部分降血压药:如卡托普利。因食物影响此类药物的吸收,如果饭后服用比空腹服用吸收减少30%~50%。
饭后服用的药物:
助消化药:多酶片,六神曲,乳酶生(表飞鸣)在饭后15分钟服用
抗酸药:胃舒平,法莫替丁。
消炎止痛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炎痛喜康。
维生素类:维生素B2,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其他易饭后服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头孢呋辛,伊曲康唑,对乙酰氨基酚,茶碱缓释片,硫普罗宁,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氨茶碱,异烟肼,黄连素,盐酸氨溴素(贝莱片,贝莱口服液),强力霉素,丙戊酸钠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这要看药的性质和类别了。中药一般与吃饭时间至少间隔一个小时,即既要在饭前一个小时吃又要在饭后一个小时后吃;没有特别说明的西药一般都在饭后半个小时吃,时间久了会对胃不好,饭前吃对胃也有刺激,也有少数药是在饭前吃的(例如保护胃粘膜的药)。当然,即使知道这些吃所有药前还都应该先问问医生,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11
一、正确的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二、
正确的服药温度
汤剂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