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如题所述

  一、热爱教师工作,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应力争讲好每一节课。教师讲好课应立足于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培养应有的能力,逐渐使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主动、越学越聪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学到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做出贡献。为此,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广交朋友,让学生接纳你、认可你。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其次要热爱教学工作,对教育事业要有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领会教学内容,要舍得花时间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同时还要树立起搞好教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完成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为己任。  二、掌握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要讲好一门课程,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下功夫钻研,不但要做到深刻理解,而且要做到全面掌握。这样才能适当选择教材和妥善安排教材。所谓深刻理解,就是要把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彻底搞懂,不能有一点含糊,准备回答学生们可能提出的一连串的“为什么”。这是基本的要求。所谓全面掌握,就是要能从全部内容中抽出重点,理出系统,用一根线贯穿起来。这个要求虽然是高了一些,但也要努力争取做到。要知道,即使教师自己明确了重点,理出了系统,再去讲课,同学们听了以后,还可能感到“重点不突出”,“系统不清楚”。如果教师自己就是重点不明,系统不清,同学们所听到的将只是无主次、无头绪的一堆零碎知识。这是因为,把教师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的知识,要经过“讲”和“听”的过程,要打一定的折扣。  为讲课而钻研一门学科的内容,绝不能以教学大纲或一本教科书的内容为限,不能要讲多少就只学多少,不能懂得几分就讲到几分。一定要“多走一步,深入三分”,有一定的储备力量。不然,将来会感到无法启发同学,答疑的时候会感到词穷才尽,无法应付。其次,对这门学科过去发展的过程、目前发展的情况、将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它在各个发展的阶段怎样和工程实际相联系,也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才不致内容枯燥、范围狭窄,使同学们感到 “干巴巴的”、“只有骨头没有肉”。如果能结合自己曾经在这一学科方面结合生产做过的一些科研工作,就更能使讲课讲得生动,使同学们感到更有说服力。  在钻研教学内容时,在广泛阅读各家各派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肯定自己的看法。虽然将来在讲课时一般并不讲授所有不同的学说和方法,但可能有一些同学们阅读参考书,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有备无患。  三、了解学生情况,完善教学方案教师要很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除自己要具备扎实的知识根底外;还要充分了解授业对象———学生的心理、基础、能力等诸多因素。唯有多了解学生情况、研究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准备为某一班级讲授某一门课程之前,必须去了解这个班级里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尽可能地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作为将来安排教材、决定教学进度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依据。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学生们的专业方向、先修课程的学习情况、学习风气、惯用的学习方法等,以及其中是否有特殊优异和特别困难的学生,等等。这样,在将来备课的时候,才能使讲授的内容与先修课程的内容多多地联系,充分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讲课服务。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得学生们易于接受所讲的内容,还能使他们对先修课程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四、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准备1.认真备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初,人们曾乐观地认为,进行多媒体教学虽需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电于课件,但一旦课件完成,就可一劳永逸,教师就可以不必向传统教学模式那样花费备课时间,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节省教师资源,教师上课也将变得十分简单:只要有一个好的电子教案同样可达到较好的讲课效果。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电子教案的使用决不会比传统模式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它不是降低了对教师要求,而是提高了要求。课件只能提供一个讲课的骨架结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还得依赖于教师的备课过程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仅要熟悉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还得考虑如何围绕这一结构使讲课更为生动具体;必须对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大容量、粗线条、发散式、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多媒体的辅助性。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写黑板来传递信息,教师不写学生就没东西可看,因而教师自然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多媒体教学不同,教师可坐在电脑前看着电脑屏幕讲解,学生也不一定要看教师如何动作,只需看投影屏幕即可,有的多媒体教室甚至将讲台移到了教室的一角,这极易使教师丧失课堂上的主角地位,甚至只能起到一个”配音演员”的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贪图舒适坐在电脑前讲课,也不要在屏幕上出现大段文字叙述让学生去看或抄写,自己站在旁边休息。应坚持面向学生,适时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尽量减少学生的视觉空间;教师若能在黑板上实时地补充、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师发挥形体语言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总之,要采取多种措施,以“我”为中心,不要让多媒体的屏幕喧宾夺主。  3.控制好教学节奏。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是节省了教师对复杂图象和表格的描绘以及对标题、定义、定律、原理、公式、例题、总结等文字的书写,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对力学现象、规律,方法和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上,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可以说教学信息量是明显加大,但同时也存在处理好大信息量和合适的教学节奏的矛盾问题。由于媒体屏幕的局限和节奏控制不当,往往就使学生对一些内容思考不足、理解不透。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接受一项新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反复过程,而且思维不可能保持长期高度集中,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为追求大信息量而忽视教学节奏,还是要让学生来得及看清,来得及思考,来得及接受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电子教案时,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控制好节奏。  4.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的有机融合。从教育生理学的角度,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只和一种媒体打交道,哪怕是最先进的媒体,也容易诱发生理疲劳,对传统教学是这样,对多媒体教学也是这样,因此两种媒体交替使用,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机构的运动、受力分析和习题演算,则应适当增加黑板板书,使学生熟悉力学的分析过程、掌握公式的演算、规范工程计算、提高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获得逐步讲授推理或演绎思路的好效果,尽量将“课件”做成动画形式,以便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课程结束以后,还要再做一次总的检查。这个检查,主要是针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少和次序的安排进行的,同平时的课后检查一样,最好是在检查以后立即定出改进的办法,不要推迟到下一次备课时再来考虑。  课后征求学生的意见,征求听课老师们的意见,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讲课中的缺点和问题。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自我检查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虽然一般说来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自己如果能够深入地、客观地、全面地检查,是可以做到比旁观者更加清楚的。一般说来,在初讲课时,主要是靠别人提意见;在讲过几次以后,主要是靠自己的检查。课堂讲授质量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过去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当说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同学们没有意见,那就把要求降得太低了。即使同学们不但没有意见,而且公认你讲得很好了,讲课质量还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首先,掌握课程内容,就是没有止境的。深入了还可以再深入,宽广了还可以再宽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在,要对一门学科的内容做到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并不是可以轻易做到的。何况现在国家对人材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于我们课堂讲授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另外,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也是没有止境的。例如,讲课这个教学环节应当怎样和其他环节相配合?哪些内容必须在课堂上讲授,哪些内容宜于使同学们自学?怎样讲授,才能使同学们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掌握基本内容,腾出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自学?在讲课中应当怎样深入浅出,对不同程度的同学因材施教,使得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深入钻研,发挥他们的才能,程度较差些的也能掌握基本内容,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这些问题,将永远摆在我们面前,有待我们不断地钻研,逐步去解决。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这样一个观点:每讲一节课,都应该让同学们有一节课的收获。一节课讲得成功,将使听这节课的同学们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前进一步,也就是自己对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了一份贡献(那怕是极其微薄的一份)。一节课没有讲好,对全班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同学来说,便浪费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小时。如果在这一节课中间,自己向同学们灌输了任何错误的内容、观点和方法,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我们怎能对任何一节课掉以轻心呢!  当今社会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学生也有新特点。如果老师仅仅靠吃老本,在原地踏步,十有八九是行不通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自己必须置身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处处起榜样作用。因此我以为,一个教师只要具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他(她)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首先谈三“具有”:                              

一、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学为师表,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足以说明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是以其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常以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而闻名、而自豪。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历学位、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文化素养。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必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担当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涌现。作为教师,只有勤奋学习,把学习看作是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扩充知识面,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合乎新世纪学生的口味,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的要求。试想,当学生对教师的文化知识产生怀疑,师生之间还能否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还能否称得上是教师?

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所谓师德。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水平和人才培养已经深切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德才兼备,对于现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才之有用,德要先行,一个没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怎么可以把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交到她手里呢?

教师是学生整体学习的榜样,教师应当以崇高的师德形象、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去教化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从我们教师身上看到他们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其次谈三“热爱”:

一、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爱好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必须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才能满腔热情的投入这项充满艰辛的伟大事业。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首先就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这就需要教师去敬业、去乐业,并在敬业、乐业中获得人生乐趣。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我们应该对教师职业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敬业还需乐业,乐业就是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充满兴趣,乐之不倦,无悔无怨。为了教育事业能够不为物所欲,不为名所动,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教育的百花园中辛勤耕耘,坚持在三尺讲台上发光发热,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

教师素质中首要的一条就是专业素质。只有热爱自己所学、所教的专业,才有精神动力去不遗余力的学习、钻研、创新,及时地去了解相关学术前沿,才能做到学有所长,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努力地学习自己所教的这门课程。

山西大学靳极苍老先生在谈他的教学经验时也强调了教师精深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的魅力。他曾说,“我如热爱生命般热爱我的专业,在改造中我没有一日忘我这专业……它也使我活过来了,它与我是生死与共的关系呀!”(背景:文革期间,靳老先生曾被扣上“右派”的帽子接受改造。这句话是他对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讲的)。靳老先生就是凭着对专业的执着和其精深的文学底蕴,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对他的尊敬与爱戴,我虽不是他的学生,却也打心眼里佩服他、尊敬他,以他为榜样。 

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生,即所谓“师爱”。

师爱是教育的提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在爱心的鞭策下,教师才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感情和爱心献给学生,才能在爱心的奉献中感受快乐和幸福。

有师爱,才会为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才会与学生倾心交流,学生也才会尊敬你、信任你,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

教师古来即有,她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生生不息,无论是谈天说地还是传道解惑,她通过自身的言、行、思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不断传递着、创造着中华新的文明、华夏新的文化,她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和完善。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项关乎民族兴旺发展的事业。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应该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方法,以及做人的准则和能够支撑一生的强大精神动力。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是所有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向资深老教师们认真学习,学习他们的教风和师德,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尽快地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3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3项目标。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教育家孔子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85年,彭真为全国第一个教师节题。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作为我国教师节。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并未实行。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老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的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