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改作文最有效?

如题所述

一、重视批语评价对学生作文,每一次都应力求“热处理”,评价以鼓励为主,及时反馈,培养、保持其兴趣。尤其是对视写作为畏途的学生作文,应尽量肯定,以保持其写作热情,调动其写作积极性,进而引发其写作内驱力持久不衰。曾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真切诉说自己对作文的苦恼、焦虑和无奈,并且“恳请老师指教”。面对这样的作文,容不得多想,我当即奋笔疾书:“小魏同学,你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真心坦露,文情并茂,生动感人!忽焦虑,别苦恼,刻苦怒力,终有所成!”然后,又根据这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谈了提高作文水平的几点意见。后来,在一次作文竞赛中,这位同学的作文竟获得一等奖。这是因为该同学在教师的鼓励下,信心大增,不断地写作,而且都能写出真实情感。所以说,好批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内驱力。我们在批语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即使不得不指出错误与缺点,也应委婉点。比如:当学生内容空洞时,我们可以批上:“同学,内容能充实些吗?”这样,学生不但能接受,甚至可能因此大受鼓舞,从而增强写作信心。作为教师,应不吝赞美,即使是一个标点的恰当运用,一个词的妙用,也应慷慨、及时、得体的予以表扬,而对于不足,则应和风细雨,娓娓而谈,而不能大声喝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写出令人赏心悦目、妙不可言的文章来。二、自主互动,认真互评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教师讲评作文。这模式,笔者不敢苟同,不难看出,教师在这一模式中占主体地位,而学生像“吸沙机”一样不断吸收。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呢?比如“评阅作文”,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评价呢?笔者的做法是:每次作文后,教师并不急于修改评价,而是先放手让学生点评作文,让他们在互评中真正互动起来,互相鼓励,互相激发兴趣,进而乐于写作,大幅度提高作文水平。这招还真灵,放手让学生互评作文不过一两个学期,笔者就看到了学生的成果:作文内容充实、真实,叙述、描写生动,且乐于写作。同时,互评作文益处甚多:1、一次作文,多角度多层次交流,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让学生及时(或当堂)互评作文,大大缩短了由教师一个人批改评判的时间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评判者主观,被评判者常常不服的矛盾或隔阂。3、能有效地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品位很快地上升一级甚至几级,为其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可能有的教师担心学生水平较差,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别急,我们不妨让学生先从字词句这个角度去评价,鼓励学生去发现、挖掘学生作品中的优美词句或一些不足。这样,学生在这种较易的评价中,不但弄懂了字词的运用,而且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成攻滋味!在此基础上,上升到段、章、结构、主题等的评价。让学生于互评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我除了让学生互评外,又加入了家长评语,小组评语,最后是老师评语和作者本人自评。经过这样反复的评价后,再让学生写出完整的修改文,效果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