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创作背景

当时的社会背景

当时是十分黑暗的社会,有钱人可以毫无顾虑欺负穷人,经常有穷人饿死街头,作者透过童话的手段,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公平。

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

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学习文化。

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绝,后来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可是第二年冬天,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和鞋子,不断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哑了,只好离开了音乐学校。但是,他从事艺术事业的顽强意志毫不动摇,又下决心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写出人间的不平。

他住在一间旧房子的顶楼上,没日没夜地练习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选编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扩展资料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卖火柴的小女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创作背景:

当时是十分黑暗的社会,有钱人可以毫无顾虑欺负穷人,经常有穷人饿死街头,作者透过童话的手段,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公平。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去那里过圣诞节。安徒生兴冲冲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看到马路旁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到来”的条幅,书店里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

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

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

扩展资料: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撕破给人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对一个花季少女纯洁灵魂的摧残,这个可怜的女孩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失去的一瞬间,仍然保持着对美好情境的向往。

这或许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这个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惨命运与她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与破灭叠化在一起描写的,这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这样描写到“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

作者把小女孩美丽的幻景与她面临的冷酷的现实叠化在一起描写,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卖火柴的小女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1845年至1846年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1847年又爆发了全欧洲性的经济危机,这一切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各国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1848年至1849年,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爆发了民主、民族革命。

1848年革命前,意大利处于封建分裂状态,各封建专制小国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奥地利。

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人民首举义旗,击败了国王的军队,建立了自由派的临时政府。米兰、威尼斯等地相继爆发起义。撒丁王国、那不勒斯、托斯卡纳的封建统治者被迫对奥地利宣战。由于各国君主和自由派的妥协,反奥战争遭受挫折。当自由派脱离革命而民主派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后,出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革命新高潮。

1849年2月9日,以马志尼为首的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4月3日,法国、奥地利和两西西里王国的反动联军颠覆了罗马共和国。8月22日威尼斯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失败。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去那里过圣诞节。安徒生兴冲冲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看到马路旁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到来”的条幅,书店里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

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扩展资料

这篇课文是丹麦的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罪恶,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在圣诞节的夜晚,那些富人们都兴高采烈得聚在家里欢度节日。有的围绕着圣诞树唱歌跳舞,有的坐在餐桌前尽情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有的孩子正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嬉笑撒娇。

在欢度佳节的夜晚,又有谁会冒着寒冷走出家门去买火柴呢?谁都不想,可是,家境贫穷的小女孩,还要在大街上卖火柴,先不说她饿着肚子,她穿的那么少,就一件破衣服和一个围裙,脚上就一个大大的拖鞋。她多么想回家啊,可是她不敢,火柴一支都没卖出去,回家爸爸会打她的。

但是在罪恶的资本主义里,就连这么一点点的爱,也不留给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终于熬不住寒冷,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欧洲1848年革命 

百度百科-卖火柴的小女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6

1、作者创作背景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

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

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2、社会背景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意大利恢复封建专制统治,国家四分五裂,受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等外国势力统治或控制,只有撒丁王国是独立国家。烧炭党和青年意大利党多次发动起义,争取国家统一,均遭失败。

民族压迫和封建割据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社会的发展,意大利人迫切要求摆脱异族统治,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扩展资料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

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控诉了那个造成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卖火柴的小女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1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心中寄来的画片写成一个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安徒生看着这些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凄惨的身世。于是,他就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象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还具有一些安徒生个性的特点,即创作思想和内容上温暖的人道主义。安徒生童年生活的苦难,求学经历的艰辛,对下层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使他的童话创作一开始就放在这个基点上。

要为那些穷孩子“写些美丽的东西,富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使他们凄凉的生活有一点温暖。同时,通过这些东西来教育他们,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由此可见,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思想是如此明确:人道主义、美丽的、温暖的。

“现实思想在童话中获得了极富诗意的幻想色彩,然而并没有各种可怕的怪物和黑暗势力使儿童的想象力受到惊吓。”最能说明这点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个衣衫褴褛的金发小女孩,孤寂走在圣诞节寒冷黑暗的街头,没有人买她的火柴,也没有人和她说话,甚至没有对她投出一线同情的目光。冥冥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当然,幻影不能使孤苦伶仃的小女孩摆脱寒冷和饥饿。

童话大师让她死在了深深疼爱她的祖母怀抱里,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没有寒冷、饥饿,也没有忧愁的地方去了——她们跟上帝在一起。”就这样,作家艾为可爱的小女孩的夭折罩上了一层温暖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淡淡的希望。

这样的一个童话构思是属于安徒生的,既不向孩子渲染夭折的可怕,也不设计仙女的救助使之大团圆。

参考资料:
卖火柴的小女孩-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