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句子病句类型

如题所述

句的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语序不当 (4)指代不明 (5)否定不明 (6)词语误用 (7)不合逻辑 (8)重复堆砌 (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 (10)并列不当 应该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 ☆学生活动一: (1)搭配不当 例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 例3:我们坚信,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主宾不搭配,“农业”不能成为“国家”,应改为“中国会成为农业发达的国家。) 例4: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就”、“只有……才”。) 例5: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地方”。 (2)成分残缺或多余。 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例2: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 例3: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 (3)词语误用。 例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 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4)指代不明 例1: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到底是谁不认识谁?不明确,应在最后加上“他”) 例2:小明和小华的同学来了。 例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5)语序不当 例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例2: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宾语的修饰语语序不当,产生了歧义,出现了“两个丈夫”的语义不清的错误,应把“两个”调到“菜”的前面。) 例3: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修饰语语序不当,“亲切地”与“走过来”应对调。) 例4: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6)否定不当 例1: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反问句中的否定词要注意,这句话最终表达了否定的意思,与本意正好相反。应把其中一个“不”字去掉。) 例2: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7)成分重复多余 例1:你交来的稿件,正在进行排版。(删去“进行”) 例2: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例3: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分多余,“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例4: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万紫千红,气象万千。 (8)自相矛盾或不合逻辑 例1: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既然世界上都没有,那中国怎么又有呢?应把“没有”改为“仅有”) 例2: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先在全班后到全校) 例3:一天一夜没停的吵闹声又响起来了。 例4: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9)一面与两面前后不对应。 例1: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前后不呼应,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前后不呼应。) 例2: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例3: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 (10)并列不当 例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例2: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三、学生活动二:学习修改病句。(15分钟)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对于病句的考查,有时不限于辨析,而是进一步,要求修改。修改要以辨析为前提。我们通过辨析查明了病因,然后便可根据病症,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应当注意的是,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该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不能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原意不变、多就少改。 ☆学生活动二:学生在辨析病句病因的基础上对上一环节中的病句进行修改。答案在以上的环节中已有所体现,此略。 四、经典中考题回放。(学生活动三:12小题,10分钟竞赛) 1、(02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看到义务工作者们全心全意为“九运”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主语残缺,可删去“使”或在“使”前加“这”。) B.青年歌手黄小芳的歌声,清亮、甜美、朴素、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搭配不当,“朴素”“亲切”不能修饰“歌声”,“焕发”不能与“芳香”搭配。) C.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合事理。“凝视”是指“视线不动地看”,而“从头到脚”则是移动了的,前后矛盾,应改为“打量”) D.世界杯足球门票上最为显眼的是位于门票右上方的激光全息防伪标志。 2、(03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搭配不当)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成分残缺)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否定不当,应改为“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3、(04年)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否定不当) B.租界里的洋楼,是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社会产物,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C.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每天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D.这种做法,既稳定了农户与土地的承包关系,又促进了适度的规模经营。 以上12小题为抢答题,工作人员及时记分,最后公布竞赛结果。(记分可采取粘贴苹果、小星等形式。) 五、学生活动四:教师指导学生小结。(10分钟) 同学们经过一轮的学习和实例操作,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已经有所认识,下面我们就以上的学习进行小结。有没有哪些悟性较高的同学能看出些门道,总结出辨析病句的捷径(技巧性的方法)呢?每个小组必须谈出一个有建设性的看法来。 ☆学生活动四:寻找辨析病句的技法,识破命题人的伎俩——积累典型病例,学会举一反三。 考题中常见的病句,往往是一些“类型化”了的句子,我们如果有意识地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记忆一些典型病例,那么我们再面对同类的句子时,就会特别敏感,很容易断定毛病出在哪里。 常考的病因及病例: (1)滥用介词“通过”、“由于”、“经过”、“在……下”、“当……的时候”和动词“使”,导致句子主语残缺。 如: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2)前面的主语是正反两面的意思,后面的宾语只有正面一面的意思,导致前后不呼应。 如: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滥用否定词,导致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如: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词语搭配不当。 如: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5)“无时无刻不……”的用法: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 如: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6)前一个句子是选择性设问,后一个句子的回答不能与之对应。 如: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科学只能让我们作出否定的回答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恭喜大家,学成毕业! 可以下山去接受考验了。要再经些磨练,技艺才会更加娴熟、更加炉火纯青!孔子“弟子三千,贤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一、语序不当 1、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2、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4、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种类: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特别是副词、连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4、递进关系复句中的逻辑顺序。例如 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学业就会被停止。 4、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5、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6、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7、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8、数千名战士进行拉网式搜寻,找到的飞机残骸才一吨多,死难者竟然找不到一个完整的肢体。 9、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10、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11、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12、泥石流常常淤埋农田,冲毁桥梁、涵洞、渠道,使河水泛滥成灾,甚至堵塞河道,阻隔交通,破坏力极大。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3、缺宾语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5、关联词语残缺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四、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2、谓语多余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3、宾语多余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4、附加成份多余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五、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2、语句杂糅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六、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2、句子歧义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七、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3、强加因果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4、否定失当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例如1、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2、这位战士受伤后被抬到后方,陷入昏迷中。医生断定他可能会牺牲,便通知后勤部门做一副棺材,准备收殓。 3、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4、经过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5、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第2个回答  2013-10-20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8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

第4个回答  2020-12-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