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题所述

求职者应当注意用人单位的一系列令人反感的不当做法:
1、欺骗宣传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夸大单位规模、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等情况,或者隐瞒单位实情;有的用人单位千方百计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却设法回避毕业生提出的了解单位的问题。这些都将导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侵犯了毕业生的知情权。更有甚者,恶意欺骗宣传,宣称“高薪”“高福利”“高岗位”诱惑毕业生从事名不副实的工作,严重损害毕业生利益。如某企业抛出低工资高奖金的制度吸引应聘者,扬言做得好月薪可达万元,其实是在几乎没有底薪的情况下领取苛刻的销售提成。要知道,管理规范的优秀企业通常会淡化奖金、提成这些易于孳生副作用的做法,只有那些急功近利员工流动性大的企业才会反其道而行之。广大毕业生应脚踏实地,不要投机取巧,不要相信天上能掉馅饼,增强抗拒诱惑的能力,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2、招聘歧视
  平等就业都是法律权利,但近些年出现了不少招聘中的歧视行为:(1)性别歧视。这是女生们经常遇到的无奈。有的用人单位不顾社会责任,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逃避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特殊义务,在招聘员工时或私下或公开规定“只招男生”或“男生优先”。(2)身体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在缺少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将身体有残疾或疾病的人拒之门外,剥夺了这群人的就业机会;还有一些单位在并无必要的情况下对应聘者的身高、相貌甚至三围提出要求。(3)户籍歧视。有的用人单位只招收本地户口的毕业生,或者没有本地户口就必须有本地户口居民的担保,抬高了外地户口毕业生就业的门槛。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人口就业,制定不合理的人才准入制度,使本地单位无法招收外地户口的毕业生,或者无法使外地户口的劳动者成为正是职工,严重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以上歧视行为侵犯了广大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需要理直气壮地予以谴责。
3、违规收费
  国家有关部门早就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对员工地培训费用应当从成本中支出。可有些用人单位却对此置若罔闻,巧立名目向应聘者收费。毕业生们迫于对工作的需要往往只得就范。可是不少企业在收取了费用后便为所欲为,或者怠于履行义务,或者向求职者得寸进尺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区分用人单位哪些做法是合理的哪些做法是不合理的,对于各种名目的收费要坚决抵制。
4、侵犯隐私
  毕业生在求职时,会在相关领域如网络和求职材料上留下自己的信息资料,比如姓名、年龄、身高、学历、电话、身份证号等,这些信息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泄漏、出售。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工作人员的疏漏、网络软件的缺陷、不法分子的圈套等,这些信息被用来侵害当事人或谋求商业利益。因此,毕业生求职时不要随便将个人资料留给不可靠的单位和个人,投放网络时要选择安全防范能力强和可靠性高的网站,同时注意保密设置内容的选项。在面试时,一些用人单位的提问会涉及个人隐私,如果与工作无关或者出于恶意,毕业生有权拒绝回答;如果是出于安排合适岗位的考虑或者考察应变能力,毕业生可以视情况回答。用人单位因此获得毕业生的个人隐私后,负有保密的义务,否则构成侵权。
5、长时间实习期
长时间低工资实习期或无工资实习期,属于侵权行为。毕竟我们求职者或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付出了劳动,而这些劳动不一定一下子得到认可,但是不可以长期得不到认可,如果用人单位一直都看你不顺眼,那干嘛还留着你干那么久的活不发工资少发工资?不如早点辞退算了,求职者还可以去找更适合的工作栖息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常有咨询者向我们抱怨,自己的求职始终在求职登记、网上应聘简历发送或者参加企业初试之间循环。以我们的指导经历来看,是求职者自己走上了求职“不归路”。
求职简历不是求医挂号登记
经统计发现,一些来公共职介的求职者在求职登记表或在公共招聘网网上的电子简历,除了本人“基本情况栏”会去填写外,依次最会遗漏的是“主要教育经历”、“文化程度和职业能力状况”、“主要工作经历”和“求职意向”。近来笔者常去看病,只填写姓名、联系电话的求职简历表,道较为符合医院预约挂号的要求。但摆在职场上,对企业主、人事以及推荐求职的职业指导员来说,好比狐狸抓了只刺猬根本无从下口。如果把求职者比做劳动商品,作为需求方首先要阅读产品说明书——简历,了解该“产品”能够提供的劳动服务的职业能力,是否具有相关的从业经历,那么企业才会进一步考虑如何与该“产品”取得联系。
通讯发达了但沟通困难了
每到集体面试时,职业指导员就不断的提醒求职者们。在求职期间一定要保持电话的畅通,的确还是有部分求职者不能做到。企业在招聘时,往往要接受高于招聘岗位数多倍的求职人员,进行备选考察。一位求职者无法联系上,他们会马上联系其他备选者。电话无人接听也许是一个理由,但在咨询案例中,指导员常遭,刚填完求职表的求职者电话传来“您所拨打的是空号、停机”等等答复;亦或是拨通了求职者留的电话,是他妈的爷爷的阿姨家对面的小媳妇的狗。也许上述略显星爷的表述方式较难读懂,但在求职季保证电话畅通,并能够让招聘方直接找到你很重要。
虽然不是考试,但请带纸、笔
文明社会书写必不可少,虽然已进网络电子时代,但求职仍需带纸和笔。一则每到一个企业面试都有可能填写一些表单,再则在面试中记录一些面试官的提示与告知,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带笔和纸参加面试还会令企业相信您是对生活负责,面对要做的工作时也能准备的人。经仔细观察借笔事情虽小,但是非常令被借方皱眉的行为,即便别人把笔借给你那也是心里很不情愿,特别是当被借方是异性或者是相对借笔来地位较高。虽然借笔行为能够使企业主记住面试者,但一定不是记得通知你复试。令人更不能容忍的是借了笔还不归还的面试者,在断绝面试官“书写人生”的同时,面试官也绝不会给您“来世”。
职场不是秀场
面试中求职者的服装及仪表容貌得体,能给招聘方留下良好的初次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让面试官留下深刻影响而标新立异。在公共职介组织的集体面试中还有些青年求职者,衣着日、韩视觉系,发型妆容动漫、卡通化。对于指导员的建议他们解释是“走不寻常路”,孰不知企业是“我的底盘,我做主”。
听职业指导员的话
周董的《听妈妈的话》中说:“长大后我才明白,为什么跑得比别人快,跳的比别人高”同样,听职业指导员的话,当然也是有利于帮助求职者走向成功的。但在我们所接触的求职者群体中的某些咨询者,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难在上述问题我们每次职业指导在提及,但每每都事与愿违。面试失败了就走进职业指导室,索取新的面试机会和招聘信息,对于指导内容改进建议置若罔闻。正如文头他们又开始抱怨,说是信息虚假、招聘有歧视、生不逢时等。
亲爱的求职者们,千万别“死”在求职线上了,因为求职不是一种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