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错事之后,怎么样才能取得对方的谅解!

如题所述

连圣人都有可能犯错更何况是凡人的我们?终其一生,所犯的错又何止一二呢?能够意识已经犯错并且想取得原谅,从根本上来说已经正视问题,比起逃避和掩饰问题的人强多了.取得谅解,吸取教训,让自己长记性,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 让人家原谅你!事情搞砸了,你很内疚,你发誓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唉,要是所有这些,能把事情摆平的话,那也就谢天谢地了!然而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了事。(呵呵,“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确实如此啊。)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心理学的法子,帮我们快速取得对方的谅解呢?一场车祸耽误了你,使你没能准时参加老板的会议,希望得到老板的原谅;或者,你对爱人不忠,想寻求对方的宽恕。很显然,这两种情况所用的心理策略会有所不同。还有,闯祸的是你的行为?还是你的言语?不同情况也得不同对待。我们先来看看行为不当造成的烂摊子该怎么收拾,然后再来学学说错话时怎么弥补。很多场合,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好心也会办坏事,这时可以运用以下策略。Weiner et al.(1987)研究显示,事情搞砸之后的借口是很有讲究的。其中“情况超出控制范围”,比只提“控制了哪些情况”的一大堆理由,让对方听起来更舒服些。举个例子,事情搞砸后,你光说“那不是我的责任”、“我全忘了”之类的话,很可能“腾”地燃起对方心头的无名火,煽起他对你的仇恨。但如果你说“快车道上发生了六辆车追尾事故”、“车胎爆了”这样的话,就挺容易取得对方的谅解。因为,没人喜欢被利用的感觉,没人喜欢明明做错事却还“满不在乎”的家伙。所以,把过错归咎于外在的因素!这么做,不仅能使对方消消气,还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如果过错超出你的控制范围,那么你就得让对方知道。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你还得让对方知道,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情况你做过一些防范的措施,但“人算不如天算”,你失败了。举个例子,如果是交通耽搁了时间,那么你的上司可能会想:“你明知道这场会议对我很重要,为什么还不早点出门留够时间?”。所以你得先下手为强,在解释事情经过的时候,也一并说明这样的事实,即你预先考虑过可能的麻烦,此处是指交通堵塞,但路上堵得实在太厉害,已经超出你所能合理预测的范围。还有一点,你得铭记在心:道歉一定要真挚诚恳、具体明确。1992年,沙皮若、巴特纳、巴瑞三个人(Shapiro,Buttner,and Barry)的研究显示:具体明确地讲述事情的原委,比轻描淡写或者含混不清的泛泛而谈,更能消除对方的心头火。因为小处见真情!以上这些应该足够了,但要是他还不原谅你呢?比如说,你对爱人不忠,你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严重的裂痕,不再相互信任,不再彼此关心,而且“不忠”并未超出你所能控制范围(你完全可以避免犯那样的错)。你让对方觉得受到了冒犯:他觉得你在某种程度上背叛了他,觉得你对他不够尊重、不够关心,或者你根本没兴趣关心他……,所以,轻飘飘一句“对不起”,无法扭转情势,因为你还没有还他尊严。你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丧失了某些权力。所以,为了让他好受一些,你得让他的心理状态恢复原样。这时,你可以继续使用以下策略。按照下面四个阶段的步骤,包你马到成功:彻底赢得对方谅解!阶段一:负责、道歉、表现诚意与前面的情况有所不同,这里,你得为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别找借口推卸责任,因为这么做只会使情况恶化。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倒是希望你可以赖到别人,不过即使赖上也没用,因为如果能怪到其它,那么也只有这个“其它”能让对方挽回面子,而你则一点力都使不上。看吧,解铃还需系铃人,你搞砸的还得你负责。只有真正负起责任,你才有能力去平息事态。记住,你得让对方挽回面子;让他知道,你没占他便宜,你考虑了他的感受。接下来,你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忘记跟人家说声“对不起”。尽管道歉远远不够,但要想取得对方的谅解,道歉绝对少不了。当然,有时候,让我们说“对不起”很难。但再难,你也得说,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赢得对方的宽恕!最后,你得确定自己的道歉是不是真的发自内心。虚情假意的道歉没人会信。人家都不相信你,又怎么会接受你的道歉并且宽恕于你呢?如果你的抱歉不是发自内心,那么你就有可能会再犯,那么对方将会经历更大的痛苦与悲伤。所以,如果你根本就没那个意思,那么别勉强自己说“对不起”;如果你真的无悔,那么该重新评估的,也许是你们之间的关系或者你们所面临的状况。阶段二:后悔与惩罚该阶段,你得让他知道,你“愿意面对并接受所有行为带来的后果,任何后果”。没有悔意的道歉,就好比缺了燃料的跑车;中看不中用。所以,你得表达你的悔意,帮他捡回丢失的权力。如果你把惩罚的权力交给他,你受到的惩罚只会更轻,或者也许什么惩罚也没有。不过记住,某种意义上讲,至少此时此刻,你的命运(至少你们俩的关系)掌握在他手中。所以,把惩罚的权力慷慨地交给他,让他知道他有权处置你:要杀要剐全由他。这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命运,关系到他会不会原谅你。他只是想就你的行为讨个说法,只是希望自己有能力行使自己的权力,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获得你的尊重,如此而已。所以,如果你能把从他身上夺走的事物,即他对你所拥有的权力,还给他,那么你就能取得他的宽恕。例如,你头一句话可以这么说:“我知道我做错了,你有权利生我的气。我愿意承受任何后果。”研究显示,即使是法院案件,如果你没有表达悔意,那么都有可能会被判得重一些。所以,你必须说软话,让人家心理平衡些,否则就得强行惩罚你,因为正义应该被伸张。正义何在?在我们的内心,在于能否让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保持平衡。宽恕何在?在正义,在于违背它的人是否已经低头,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错了,是否真的有了悔意。在某些极端的事例中,为了尽快消除对方的心头之恨,可能要用到下面的技巧。你不妨做得过头一点,建议他重重地罚你,用那种你能想得出的最严厉的方法罚你。这下好了,他反倒不得不来劝你了。因为他很可能觉得,尽管人家犯了错,但也不至于要受到这么重的惩罚呀!并且,他这么做了可不要紧啊,一不留神却招来了心理学上讲叫“认知失调”的东东。(焦虑状态的一种,在个体持有两种对立的态度或想法时出现。为了缓解焦虑,个体必须为内在不一致进行辩护,使之合理化。)就是说,本来他觉得你该罚,可一旦他劝你别那么惩罚自己,那么他的内心就有了冲突。是啊,到底该不该罚呢? “认知失调” 出现,他开始焦虑。于是,潜意识里他开始调整自己的想法,使之合理化。他会想,或许你的所作所为没他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只有这么想,他内心的复杂情绪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换句话说,潜意识里,他这么说服自己:“他干的事一定没那么糟糕。如果真有那么不堪,我怎么会劝他别惩罚自己呢?”阶段三:保证和解释好了,目前为止,前面的策略已使你基本脱险,呵,就象溺水的人已经抓到一块救命的浮木,现在你可以浮出水面呼吸了。不过,要想到达真正的陆地,你还得再努一把力,你得继续学习下面的技巧。跟他说明,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都绝不再犯。为什么你的行为会给他的内心带来轩然大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你的行为,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在他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既然这样,那么下次,很可能还会同样地,没有任何前兆地再次发生。所以,如果你向他保证事情绝对不会重演,那么将大大减轻其焦虑的程度。把这次的行为作为一个反常事件,单独拎出来,使该事件对其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力降到最低,并保证今后绝对不会再让他面临同类事件。现在,该回答“为什么”了。你做的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个晴天霹雳,现在说什么似乎都毫无意义了。不过,你仍得给他一个似乎有理的说法,说明你为什么会那么做。你得让他了解是什么导致了你的行为,否则他不会善罢甘休。只说“不知道”、“我没考虑那么多”这样的话,无法让他摆脱内心的恐惧,因为他仍然很担心“历史的重演”。但是这里,你遇到挑战了:该怎么解释你的行为呢?别听起来象是在为自个儿辩护!好,这是你要完成的最后一个任务,我们继续。“因为害怕”,这是解释行为的最好说辞了。例如,你可以说,“我感到恐慌,因为事情发展得太顺了”;“如果不在保证书上撒谎,我怕你会开除我”;“我瞒着你,因为我怕你知道真相后会恨我。”。因为不管是私人场合,还是工作场合,你应付的总归还是人。每个人都了解“恐惧”这个东西,它如此原始、如此纯粹。这么讲了之后,再来看你的行为。还象是伤害了彼此信任的背叛吗?不大象。呵,你不过是个六神无主的家伙,恍恍惚惚中出于害怕而干了件不理智的事!这样的解释夸大了你的脆弱,反衬了对方的尊严或者强权。并且,为了缓解你的恐惧,对方还要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呢,这对恢复其自我支配感很有帮助。记住,该策略及其与别的策略结合起来使用的唯一宗旨,就是要让对方的心态恢复平衡。你把行为的动机归因于恐惧,贬低了你的自我概念。简单说,只有在你对问题的处理不太有把握的时候,才会产生恐惧的反应。这与自夸、自我中心形成强烈的对比,应该说,恐惧是你绝对不想表现出来的一种心情????要是有人挡了我们的道儿,我们一般会连续出现两个反应:一、感到不快;二、打量一下挡路人长得啥模样。为什么会这样?先恼怒,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侵犯;再打量对方的模样,是想看看他是不是那种故意挡道的家伙。年轻的小伙儿,可能会让我们火上浇油;但要是换了个瘦小的老太太呢?我们的火气差不多也就灭了。因为我们会假设:老太太只是碰巧,她不是存心的。看到了?你的所有反应都是以“自我”为基础的:因为你觉得人家那么干是在针对你,所以你才火冒三丈。阶段四:强调自己一无所获最后,得让对方知道:你的所作所为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你既没有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实惠。这么做这很重要,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没人能让时光倒流,所以你得跟对方申明,你的行为不过是个错误,没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切记,宽恕的关键是要恢复关系(不管是私人关系还是工作关系)的平衡和谐。某种程度上讲,如果你有所得,那么为了将事情搞定,你就得有所失,即你该“回馈更多”。所以,绝对不要承认,你从那次行为中,获得了任何利益,不管是外在的报酬还是内在的满足感。比如,你该这样讲:“那次‘出轨’的感觉真是糟透了”、“我绝对不会再花脏钱,一分钱也不”、“其实我更惨,因为事后我满心都是愧疚啊”等等。该策略将驱使对方宽恕你。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等待,你该等待时光流逝。呵,这也是你唯一没法子操纵的东西。你知道,时间是最好的武器,一旦事过境迁,你的生活将再次恢复原样。之前介绍的是由不当行为闯下的祸,该如何收摊。有时候,言语也会伤人。这时该怎么办?此时,只需运用“泛化”的技巧,便可轻松搞定。所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所以如果你就是那种话很多,且说话又不经大脑的人,那么该技巧会帮你省去很多头痛事。l 面对面的冒犯:如果当面冒犯到他,很多时候,很快说“开玩笑的啦”也没用,还是无法抚平他那种被伤害的感觉。因此,不该讲的话一出口,你就该将刚刚表达的内容泛化(globalize)。什么意思呢?比方说,你和一个同事争起来,你说他“真是没用”。哎哟!坏啦!此时,为了控制伤害,你该立刻补上一句:“该死!公司里的人怎么都这么没用!”。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某件事冒犯到自己?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我们觉得这件事是冲自己来的。后面补的那句话降低了冲击力。因为既然你看谁都不顺眼,那一定是你的整体想法在作祟,没他什么事,当然不会对他个人造成冲击。同事不觉得受伤,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相反,他可能会认为,你倒是该去度度假消消火了。l 透过第三者传播:第三者传话时,有意无意地扭曲了你的意思,以致冒犯到某人。此时,你该对刚说过的话进行泛化。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得把打击面再扩大一些。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不,我没说是你让我气得发疯,我是说每个人都让我气得发疯。”。既然对方只是从第三者口中听到一些风声而已,本来就将信将疑,再加上你这么一解释,绝对可以还你清白!策略大盘点 两种借口:“情况超出控制范围”、只提“控制了哪些情况”。相比较而言,前种借口更为有利。 如果情况没超出你的控制范围??就是说,“砸锅”一事完全“拜你所赐”??那么你一定得为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道歉的态度应该诚恳并且很具体。让对方知道,你准备面对并接受任何后果,你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中。你必须恢复他的权力感。 跟他说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今后都不会再发生同类事件。如果你那么干,有一部分是因为恐惧,那么一定要说明恐惧是怎样促使你那么干的。向对方表明,你的行为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1
如果是朋友关系,那就跟朋友道个歉,说明一下自己的错误。并且多跟朋友谈谈心。如果是男女朋友关系,如果你是女生,那就对男朋友说明一下自己的错误后,如果还不能得到谅解,就撒撒娇,多说一些肉麻的话。如果你是男生,那就对女朋友诚恳的道个歉,再哄哄女生,对她现献殷勤。嘿嘿。不管是出于哪一方面的,记住,认错态度要好,要诚恳。如果有决心的,那就保证一下以后会注意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1
真诚的道歉。要让对方看出你的诚意。但是,如果对方是幼稚的人,那么他可能会从此不再理你。我自己经历过
第3个回答  2013-10-21
真心诚意的道个谦,既然你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事,那么就应该放下面子,请求别人的谅解!
第4个回答  2013-10-21
主动承认错误,请求对方的谅解。保证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