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不幸福?

如题所述

这里,我把自己的一些观察和判断写出来,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原因之一:职业尊严,难以体验。一是所谓的学生是上帝。消费者是上帝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理念,竟被引入了教育领域,要求老师把学生奉为上帝。于是,学生的满意率可以影响教师的评优评先,而评优评先又是教师晋级的重要资本,更要命的是,这些上帝又是并未长大、心智尚未成熟的。二是现实中的人人是评委。社会上的人,不管他读过多少书,认过多少字,只要有一张嘴,面对教育,人人都可以是评委,都能对教师、对教育评头论足、指手划脚、甚至信口开河,社会上似乎没有一个职业沦落到像今天的教师这种地步。三是领导就是真理。在当今社会上,教育系统是弱势系统,学校是弱势单位,教师是弱势职业,这是不用太多分析的。只要哪位市长、局长甚至级别更低的领导的一个指示,学校可能就要忙上一阵子,教师可能就要做很多无用功。四是待遇比民工。虽然教师的工资收入,在现在的社会总体分配格局总并不算很低,但因为教师法有明文规定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水平。于是,很多教师抱怨自己的收入比公务员低。面对此情,我们的社会好象已经有一种仇师的心态,他们往往把教师的工资待遇与进城务工的民工兄弟相比,然后说教师应该知足了。在学生是上帝、人人是评委、领导是专家、待遇比民工的社会氛围中,老师已很难体会到职业的尊严了。原因之二:工作责任,无限扩大。社会上的任何职业,其工作责任都是有限的。但有一种职业,它的责任正被无限扩大,那就是教师。理由略举如下:一是教育被神化、万能化。最有名的就是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倡导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此论之,教师看来是躲不过不会教的棍子了。更何况,现在还有很多社会上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么归究于学校教育的失败,要么直接被推到学校学校不得开除学生便是明证。不是所有的问题,学校都能解决的。当学校不能解决时,怎么办?自然只有老师去苦苦面对。二是现今社会中,当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未卜先知。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有不少事件,真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位学生在操作上摔了一跤,学校和教师可能就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了;两位学生打个架,班主任的责任可能就很不轻了;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定、不听从教师管理,最后出了问题,但责任还得由学校和老师来承担。现在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已俨然成为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真的要避免各种风险,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除了要开出第一课程之外,还要开出第二课程、甚至第三课程。一个中小学一线教师,到了要求能自己开发出课程的程度,某种程度上看,是把中小学教师当成课程专家了。当然,对一些有这方面能力的教师作这样的要求倒也是可以,但推而广之普遍实行,在短时间内恐怕是不符合老师的实际能力的。在这样责任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教师要寻找幸福,谈何容易。原因之三:生活圈子,日益缩小。一个人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圈子应该会不断扩大,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但是,对教师,特别是对很多中学教师而言,可能并不是这样。中学教师一方面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可以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实际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增长,教师以校为家、以学生为中心的习惯会不断强化,平常接触的都是一茬一茬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所以,教师岗走上工作岗位时,社会交往的圈子也会有所扩大,但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圈子便不再扩大、反倒会不断缩小。于是,不少教师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状态。他们在课堂上、在学校里也许能侃侃而谈、甚至涛涛不绝,但一到社会上,便显得局促、不适应,可能会陷于木讷、更疏于现代社会的诸如唱歌、跳舞等等的现代活动了。生活圈子小,社会适应能力弱,可能也是影响现在部分教师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因之四:专业自觉,任重道远。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客观因素是很多的。但是,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绝对是不能忽视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可能就是教师的专业自觉不够,因而体会不到职业的乐趣与幸福。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单调陷苦恼。教师的工作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书,只关注知识传授,从这个层面看,知识就是这么些知识,几年工作下来,反来复去就是这么一些内容,单调泛味自是难免。第二层次是教书育人,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从这个层面看,工作的乐趣自比第一层次要多很多,因为这里把学生纳入了工作范围,而与人打交道自然比纯粹的与知识打交道丰富得多了。第三层次是把研究也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做到了教学教育教研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工作不但是教书育、成就别人,而且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这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师的幸福。可惜的是,现实当中,很多教师还没有把研究当作自己的工作,而是看成一种负担。二是不善反思空懊恼。部分教师也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但苦于终无突破,于是便只能徒生懊恼,自会影响职业幸福。其实,这里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这部分教师缺少自觉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只要善于反思,教师便能从挫折中获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无论挫折还是成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促己成长。三是自我增负寻烦恼。很多工作,本就是教师的职内之事,但部分教师却把它们当作外加给自己的负担,于是心态发生变化,使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烦恼的工作状态。举个例子,学校肯定要重视教师的教研工作,但部分教师认为老师只要教好书、教学质量高就可以了,把教研活动和相关工作完全当作是学校强加给他的负担。其实,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不要考虑如何上好课?要不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要不要考虑提高作业的效果?一位教师一旦开始考虑问题,其实就已经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中了这不是研究又是什么呢?对教师而言,教即研,也只有教研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一旦教师的专业自觉水平得以发展,那么,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可能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