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策略(一)如何理解评价的基本理念

如题所述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诸多问题日渐显现,其中评价问题逐渐成为课程实验深入的瓶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以及如何对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进行评价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实验的纵深推进进程,同时也影响着广大学生、教师素质的和谐发展。那么,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理解和把握哪些评价的基本理念呢?[案例呈现一]某学校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虽然困难不少,但也算保证坚持按计划开课。一天,学校教科室主任召开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会议,打算专门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结果出乎意料,很多教师都不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他们觉得能够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常开起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时间去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其实,这所学校自每个学期开始,都制订了很多计划,想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搞好,但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把计划全打乱了。担任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往往既承担其他所谓主要学科的教学,又当班主任,有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该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成了搭车课、机动课,教学现状也常常是虎头蛇尾的。一些教师只想着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起来,把任务完成就可以了,没有花很多心思去考虑怎样对这门课程进行评价。如果非得谈评价,那就是每次活动后,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给予一些口头表扬(引自董洪亮主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有删改)[案例呈现二]课程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回过头来看看,在这艰难的征途上,可真是酸、甜、苦、辣,说也说不完。虽然累了些,但是看着孩子们绽放着笑脸,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我感到很欣慰。开学没多久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突然听人喊道:不关我的事!那霸道又充满稚气的童声使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学生推推搡搡地把另一名双手叉腰,嘴撅得老高的学生带到了我眼前。这不是吴希帆吗?没等我开口,吴希帆便指着对方的鼻子边哭边大喊: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的错!原来,吴希帆下课时使劲掐了同座的手,还把责任推到同座身上。天啊,这简直就是歪理嘛!我好说歹说才把他劝住,但我知道,他并没有心服口服。当学生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吴希帆也总是毫无根据地指责对方,我天天想着怎样说服他,可成效不大。与吴希帆性格相似的孩子还真不少,这让我陷入了苦恼之中。直到三年级,课改的春风令我豁然开朗了。教育包含多边的联系,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得调动各方,用多种形式的评价使学生在体验中全面、和谐地发展。首先,在课堂上我力求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做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及时给予鼓励,使许多原来不敢发言的学生受到激励,在师生和谐的关系中营造出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对于好表现的学生,我不仅及时给予关注,更让大家对其进行评议,找出他的优势和不足,让他在集体的氛围中自我反省。吴希帆同学就常得到学生们中肯的意见,渐渐地,他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了。此外,我还注意调动家长力量进行评价,每周让家长以便条的形式反馈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得到家长好评的学生将被给予奖励。杨嘉盛同学的母亲说:孩子很在乎我对他的评价,总希望我给他签好的评语,在家的表现也好了。以前,我无论怎么说他,他都不当一回事。还是老师这方法好。是啊,师生、生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校外人士的交往互动,这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尝到了甜头。学生正在这多方的评价中、不断地反思中茁壮成长。其次,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在生活体验中获得教益。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发展变化,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所收获。时值植树节,我号召学生开展编写护绿短语的活动,选出优秀的设计制成小牌安放在绿地中。学生们积极参加、反复斟酌,其实他们和教师一样并不在乎这件事的结果(是否选上),而是重视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的来自教师、同学及家长的肯定,可帮助他们形成环保的、健康的意识。吴希帆同学和一些五年级学生一起参加了广西电视台的《小鬼当家》节目录制,冒着烈日在柳州市街头、在行人赞许的目光中为失学儿童义卖、筹款。看了那认真、感人的场面,谁能想到他就是三年前那个心中只有自己的学生呀!(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潘柳玲)发现研讨从案例一的现象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问题确实非常棘手。很多教师在课程评价的意识、观念和方法上理解不到位或是存在着一些误区,加上某些教师行动中的惰性思想,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研究相对滞后。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当然有很多,除了学校、课程研究管理部门的教研指导力量薄弱,指导针对性不强以外,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也有着一定的主观原因只管上课,不太关心效果如何,一味地习惯等、靠、要是一部分教师的职业通病。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指导,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边缘课程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颇低,教学研究乃至评价研究状况也就可想而知。此外,就算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想在评价方面有所尝试,但苦于缺少较为专业的技术引领,因此所做的还是表面功夫,研究终以浅尝辄止而告终。案例二中的这位教师是既上语文课又上综合课,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她选择的是思考和发现。从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不断尝试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还研究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力图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中获得鼓励与精彩。无疑,这样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由此,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帮助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内涵,树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法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理论提升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落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有助于学校的文化重建及特色发展。因此,要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水平,建构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其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一)发展性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协商共建,充满民主与平等的过程,是最终落实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评价方式多样、评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正确地引导帮助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内涵,树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法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新设置的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也要求树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发展性,体现在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上,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最终实现课程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发展性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意志、兴趣、习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二)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于教学。此外,在评价方法的选择运用上我们也要把握整体观,要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中包含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诸要素所体现的更多是一些主题探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操作实验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传统的纸笔测验根本不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只有用诸如档案袋评定、研讨式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能对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三)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方式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呈现自己学习结果的形式也可丰富多样。评价者要尽量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对于学生评价而言,学生自我、教师、家长、同学、校内外人士都可以成为评价者。这些不同主体、不同角度的评价将更有利于提供丰富的评价信息,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进步和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四)过程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形态。它有别于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呈现与教学,而是不局限于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活动,如拓展学习时空,让学生走入自然、走向社会。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实践活动能力得以培养和锻炼。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地改进学生的学习,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成功体验的情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既是活动的相对终结,也是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既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挖掘教师潜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