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云南人是不是越南人

如题所述

小云南人不是越南人。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4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满族社会历史调查中,不只一户汉军旗人谈到他们的祖先是小云南人,是作为俘虏被押解到盛京,途中在山西停留,又辗转到山东.他们还将山西居住地称为山西小云南,将山东居住地称为山东小云南.在岫岩黄花甸一位老年人将双手背在身后,很形象地说:"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走路吗?是因为被绑着来的!"
小云南之所在小云南在什么地方,由于没有看到明确资料,一直被困惑着,自称小云南的满族家族也始终置于历史的迷雾中。破解这几百年来密码的关键环节,是岫岩的杨恩义给云南电视台写了一封查证信,电视台总编室观众来信部为杨恩义寻宗追根的精神所感动,外出请教当地八十多岁的文化人,于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九日给予了“曾听过祖上讲小云南就是我省现在的祥云县”的口头答疑。同样祖籍是小云南的岫岩张氏便将此信抄录于二零零三年新修的族谱中,于是笔者于二零零五年重访岫岩时有幸读到它,自此迷雾豁然拨开。

查《辞海》,“祥云,县名。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滇缅公路横贯。设置云南县,一九二九年改祥云县。”再查《辞海》云南:西汉所置云南县其治所在今祥云东南云南驿,南朝梁大宝后,县的建置废,南诏及大理时,于云南县故地置云南州,元初降为县,明初移治所今祥云。查《清史稿地理二十一·云南》,清时之云南县为大理府下的一个县,距府东南一百三十里,明属赵州,顺治时改隶大理府。通过上述资料确知,云南县始建于西汉,历经元明清其建制仍在沿续。但以“云南”作为地名的还有省名、府名,《清史稿地理二十一·云南》记为“清初沿明制,置承宣布政使司,为云南省,设巡抚,治云南府”。怎样将县名与高层次的同名分开,按照民众认识和分辨客观事物的通常惯制,只有加“小”字了。此事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为依据,却符合民间认同习俗,加小字后不但将同名之省府、县区分开来,而且其隶属关系也自然反映在其中了。

迁徙原因刘氏指认山西小云南,在山西塔湾大槐树底下。查山西地图,确实有此地名。临汾以北,有塔湾,洪洞县有大槐树。

樊氏指认山东小云南在宁海州牟县,卢氏指认在栖霞县,指认山西小云南的刘氏,同时指认山东小云南在蓬莱县。这些地方明清时均属登州府,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辽东和朝鲜半岛海道交通起点。为追寻小云南踪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在岫岩县看过刘氏谱书后,到蓬莱县刘家沟查访,在那里看到了与岫岩《刘氏谱书》同样的从山西小云南塔湾大槐树底下迁到山东蓬莱刘家沟的移民经过,且岫岩县刘氏居住地也以刘家沟命名。因而确信的确存在从云南的小云南到山西小云南再到山东小云南,直到盛京的移民过程。

这样不只一户的具有规模的长途跋涉的移民行动,一定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这是不言而喻的。岫岩黄花甸那位老年人,虽然将双手背在身后走路的习惯,附会在当年被捆绑着而迁徙,但却透露出那段作为俘虏被押解的历史。这段历史源于三藩之乱被平定。

清初,顺治帝为统一全国,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守云南;封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封耿继茂为靖南王,驻守福建。史称“三藩”。至康熙初年,三藩发展为武装割据势力,直接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令撤藩,吴三桂随即叛乱,耿继茂之子耿精忠和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继尔响应,起兵反清。康熙二十年,历时八年的叛乱,最终平定。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进行善后处理。尚之信属下归还海州(今海城)老家,耿精忠属下照汉军例编为五个佐领,由在京佐领管辖,一并归入正黄旗汉军旗下。对于吴三桂之属下分为三部分处理:其亲眷家口及副将以上之高级将领,分六批押解入京,得以宽大,流放乌喇地方;参将以下微员分发河南、山东、湖广、江西等省安插;部分兵丁迁往东北开原的尚阳堡等台站服役。到边台、驿站服役的,共八百八十四户,由盛京兵部按俘虏编管,充当苦差。分发到省安插的,则为本文论及的小云南。小云南,当为他们的聚居地,以有别于当地土著民之居地。此时的小云南,内含吴三桂参将以下之微员,已经不可能由单一云南县即小云南人组成,但为了说明他们是云南人,小云南一词之外延便被扩大并借用而来,成为这些特殊迁民的特殊标识。张氏祖先为云南籍,始祖四兄弟分居于云南、山西、山东、辽东岫岩。就是说,在撤除三藩迁移时,有一支留在云南未动,其余三支北上,分于山西、山东、辽宁三处安插。

迁徙时间《东北地方史稿》写道:“云贵人民之移居东北,从历史上考察当来自两个时期,其一,顺治年间平定云贵,吴三桂留镇该地,清师凯旋带回之俘虏,皆成贵族家丁,拨给山东省官庄为农;其二,在康熙时削平三藩,把平定云贵的吴三桂旧部俘虏而来,编入东北庄户之例,遂成为辽沈一带旧户”。按此记载,一为顺治十七年平定云贵,带回之俘虏,二为康熙二十一年平定三藩之俘虏。但这只是大的历史背景,在大背景下,各个家族尚需依家谱资料具体分析。

樊氏的迁移是异常曲折的。从宁海州牟县乘舟越海抵天津,至京北,几载后拨迁至锦州,尚未落脚又向沈阳进发,不知过了几载,复移驻兴京,到了二世祖时逢重典各旗,方布衣从军,录名旗册,编入盛京镶白旗,此时为康熙二十二年。从谱书中“拨迁”、“复移驻”的用词,可以确知樊氏的迁移是被动的,受命的,又是异常艰难的。查《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的确于康熙二十二年对八旗汉军进行过整编,因而樊氏八旗时间与历史史实一致。根据樊氏迁徙的经历,可以大体认定为顺治十七年平定云贵,清师凯旋带回之俘虏,作为贵族家丁,一路赤胆忠心地跟随着,直至兴京方得以编入旗籍。

编于民国十七年的《岫岩县志》记载,原籍云南的张氏,“清初随京兵来岫岩驻防,雍正四年因功编入满洲正黄旗当差”。“清初随京兵”这五个字是破解张氏移民的关键。查《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清初从北京拨岫岩驻防,仅于康熙二十六年拨兵一千。随京兵,表明其身份为从属。因而张氏似为康熙二十一年平定三藩之俘虏,估计在六批被押解的进京人员之内,至于为什么有幸得以获释,能够跟随清兵前往驻防地,那是“因功”,因为有功,雍正四年编入满洲正黄旗当差。

卢氏自云南迁移途程四千八百八十余里,在山东栖霞落户四十四年,按照第二次从云南移民时间推算,到达凤凰城时间当为雍正初年,因为雍正四年正值盛京地区大规模开发,允许民户报领旗地。小云南人进入盛京地区以雍正四年为最普遍,以辟荒为目的,多从山东小云南越海而来,因报领旗地,编入汉军旗。

以上即为本文所记小云南之梗概。

参考资料:http://www.dbmanzu.net/view.asp?id=601

第2个回答  2008-07-14
当时越南是中国的附属国,就是指现在云南的一片。
第3个回答  2008-07-14
不是哦 这个算是云南人都知道的吧- -||| 还是偶一个人明白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