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文难吗?

如题所述

话虽如此,可是英文学起来确实是难,为什么呢?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英文不是。打从在娘胎我们就开始听中文,一直到一两岁才能开口说中文,然后再慢慢学会读书识字,可能要到了初中以上才能写篇像样的文章,甚至有的人上了大学还写不得好文章。所以虽说我们会中文,其实也只是会说会听中文而已。至于英文,我们是后来才学的,当然比不得中文,加上我们并没有英文的环境,学起来更加困难。因为有这个问题,所以现在出现很多双语,甚至是全外教的英语幼儿园,要让小孩从小在英语的环境中长大学习,虽然他们的收费昂贵,但是很多收入高的父母还是愿意花大钱送孩子去读,就是为了小孩能学好英文。我们已经不是小孩,也没有经济实力出国留学,到全英语的环境去耳濡目染,事半功倍的学习英文。可是我们仍然可以加倍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不能事半功倍的话,事倍功半学好英文也可以。孔子不是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吗?我们只要十倍的努力,肯定能学好英文。话说的真漂亮,我们也想努力,奈何力不从心,体力和时间都不够用啊!为了生活,每天要工作,甚至还要照顾父母小孩,那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呢?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但是还是很多人找出学习的时间,而且学有所成,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和恒心。我们再忙,每天总还要睡觉吧?那就从睡觉开始学习,这有个名词,叫做“睡眠学习法”,边睡还可以边学习,多好!怎么做呢?正规的当然复杂一些,可能还得花钱找人指导,又回到时间和金钱的老问题,难办!幸好还有非正规的方法,不用花钱,也不多花时间,任谁也没有借口说办不到。只要你准备随身听和英语卡带,或是更先进的mp3什么的都可以,每天上床睡觉时,就戴上耳机听英文,直到自然睡着。即便是你一听就睡着了,你的潜意识仍然在学习,所以是睡眠学习法,很有用的。依照我的个人经验,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学英文,而且还可以治疗失眠,因为听着自己不懂的语言,很容易睡着的,真可谓一举两得。除了睡觉,其他时间也可以听英文。等公交车坐公交车的时候,开车的时候(但要注意安全),在银行排队的时候,等等等等,任何时候都可以。甚至还可以把学习和娱乐结合在一起,听歌就听英文歌,看电影也看英文发音的电影(电影院没有就租DVD回家看)。总之,要时时刻刻听英语,想英语,为自己创造英语的环境。睡眠学习法很好也很简单,听带子也不难,但是光睡觉和听带子是学不好英文的。所以第二步要阅读,首先就是阅读英文报纸和杂志。现在电脑网络方便,手指动一动,就能找到各种的英文报刊和杂志,来源不是问题,问题是要去读,而且是仔细的读。这也就是说碰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一个句子有十个不懂的字,就查十个,不能怕麻烦,也偷懒不得。个人建议,刚开始不必找太难的报纸杂志读,先从简单的开始。如中国新闻网的英文版,就不是很难,而且写的都是时事,刚刚发生的,可能你在中文的报纸和电视都看过的,所以熟悉,熟悉就好懂,读起来不必太费劲。不过单词还是有的,字典还是得查。说到查字典,也有学问。个人不赞成用电子字典,原因有二:一是电子字典屏幕的尺寸受限制,所以对于每一个单词的解释和提出的例句都不够,无法让人了解那个单词的所有意思,会导致看到某字就以为一定是某个意思,而不知道那个字还有其他的意思,英文和中文一样,也有一字多意;二是查书本的字典,你在查一个单词的同时,还可以看看列在那个单词前后的相关单词,如该单词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形式等,所以查一个单词等于查了一个词组,这是电子字典办不到的。有人以为电子字典查的快,其实书本字典查多了,速度也是很快的。以前有位老师说过,他一年可以翻烂一本字典,十几年下来,英文就学起来了,还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刚刚说有多少单词就得查多少,偷懒不得,但是,查也有查的顺序,不是看到一个单词马上就查。我们至少得先看完一句或是一段之后,再开始查字典,从最关键的字查起,所以纵使单词很多,但是查了几个关键字之后,文章的意思大概也就了解个七八成,然后在慢慢查其他的字,直到完全了解。这种方法就好比画画,先画个轮廓,在细部加工。这么做可以让你先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再查其他单词的时候,可以抓到正确的意思。此外,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阅读起来也比较有趣,学习就带劲了。最后提醒一点,查了字典之后,不要在单词旁边写下中文意思,这是很多人的习惯,而这个习惯不好,得改。为什么呢?刚刚说过一字可能多意,如果你这次写下中文的意思,以后就会先入为主,以为这个字就是这个意思,这会犯错误的。再说,不写中文意思,你下次看到不懂,得再查一次,如果一个单词你查过十次,那么不用背,我相信你也会记住的。关于字典,还有很多可以讨论,可能得另外写篇专文,这里先说个重点,就是勤于查字典。学英文的初步不外乎是记单词和文法,记单词没有别的要领,就是多查。至于文法,也是从阅读中学习比较有效。想想我们有特别学过中文的文法吗?好像没有,可是我们阅读写作大概都可以,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在阅读之中学会了中文的文法的。同样的,英文的文法也可以在阅读中学习,只不过英文已经整理出一套文法的原则,所以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学习文法的原则,这样对于文法的领会可以快一些。本来文法只是一种文字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使用之后,慢慢演变,从而约定俗成的文字规则,只要勤于阅读,自然能够掌握,死记文法是不必要也是要不得的。学英文经过听和读的阶段之后,再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说,也敢开口说。中国人天性害羞,怕说不好英文,会贻笑大方,所以就不敢说,不敢说就永远也不会说。这是不对的。本来英文就不是我们的母语,说不好纯属正常,有什么不好意思?不知道今天初高中老师的英文口语如何,想我30年前上学的时候,英文老师从来不说英文,只会教文法,然后考文法,我们只能背文法,背不好考试就过不了,背的好的考试挺好,但是还是一句英文也说不得,英文教育完全失败。为了这个原因,我一度放弃英文,幸亏后来碰到一位好老师,改变了教学方式,我的英文才起死回生。30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英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又是如何?开口说的第一步就是朗诵,而且要大声朗诵。记得大学时候,有个西班牙文系的同学,每天清早就在操场大声朗诵西文,有的同学笑他傻,有的同学说他爱表现,但是他朗诵如故,一点也不受影响。四年过去,他的西文朗朗上口,到西班牙留学丝毫没有语言障碍。而那些笑他说他的同学又如何呢?我只恨我没有他的勇气,也天天大声朗诵英文,否则我的口语肯定比现在好。朗诵除了增进口语能力,对记单词也很有帮助。记单词的时候念出声音来,就能搞清楚那个单词有几个音节,用音节来记,容易记得住。如果不晓得怎么分音节,也没关系,有些字典帮你分好了,查字典就是。所以不管是记单词也好,读文章也好,要养成读出声的习惯。真是不好意思,那就小声一点,不必像我同学一样大声朗诵,但是一定得张嘴出声,这点不能退让。听多了,读多了,也念得有信心了,你看到老外自然会想找他们交谈,而不是躲开他们。找老外聊天,当然是增进口语的好方法之一,而且还不必花钱去上课。不过老外不见得都是来自英语系的国家,有些可能发音比中国人还差。是没关系,只要有机会练习英文也可以,只是要搞清楚对方的发音准不准确,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是有用的。当然,能够找到发音标准,谈吐高雅的人聊天是最好的。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曾经找了一个学中文的老外交换语言,他教我德文,我教他中文。现在到中国来学中文的老外很多,你也可以找一个,互相帮助,顺便还交了朋友。到了能读懂英文的报纸杂志,看懂英语发音的电影,又能和老外对答如流,英文算是不错了。可是学无止境,好还要更好,精益求精,永远学不玩的。接下来就是翻译,写作,还有最困难的口翻译。这写我个人都还在学习中,不能再提供意见,本文就先写到这个阶段,以后再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