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亦有道”出自何处?什么含义?你个人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在《庄子·盗拓》里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写到的。拓之徒问于拓曰:“盗亦有道乎?”拓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盗拓后来成为古书中强盗土匪的代名词,平常讲的“盗亦有道”就来自这里。这段话的大义意思是,强盗问他的头头,盗贼这个行业也有他的道理吗?头头说怎么会没有呢?天下的事情,哪里会没有道的呢?强盗这一行不仅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其中还有到学问呢?首先要“妄意”,就是估计某处有多少财宝,只有估计的正确才算高明——圣也。其次,在偷窃时,自己要第一个进去,冒第一个险,这算大勇气——勇也。再次,偷窃结束后,要最后一个撤退出来,承担最后一分危险,这是义气——义也。在次,确定那里该去不该去,什么时候去最有把握,知道什么可以战胜什么不可以战胜,判断正确了才不会有危险,这是盗窃中的智慧——智也。最后,窃的财物,应分配平均,这是盗行中的仁义——仁也。

喜欢盗亦有道这个词,以前理解是这样理解的,做盗贼也有它的道义,比如不盗窃孤儿寡母,不盗窃鳏胍孤独等。哈哈,原来理解有误啊!在管理公司,用人待人一定要注重双赢。没有比分不均更差的事,象一句话说的,不愁寡而愁不均。君以能赏罚为能,臣以能行为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应该是盗亦有道

出自《庄子·外篇· 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社会的强权统治和管理权的争夺,使得老子和庄子发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盗亦有道"、"窃国者候"的愤怒谴责和无奈叹息。

盗亦有道,意思就是说,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