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必阙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兵打仗八条原则的一种,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出处:春秋 孙武《孙子兵法·军争篇》

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

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春秋孙武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作品赏析:

实际上,围师必阙既是一种战法,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给对方或矛盾产生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意思是把敌人包围住的时候要留一个缺口。

相关的典故: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1241年,蒙古西征东欧,攻打匈牙利时,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

扩展资料

可能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

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或在重点在那个地方封打,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

特别是围困坚守城堡的敌人,一旦敌人弃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在野战战场上彻底消灭敌军。相比之下,与逃窜之敌作战的难度显然要比与死战之敌作战要小得多,代价也会少得多。稍微有头脑的将领都能算过这个账来,所以“围师必阙”是历代战将常用的一个战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3

即围师必阙,“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阙”写作“遗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实际上,“围师必阙”既是一种战法,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给对方或矛盾产生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扩展资料

反义词:不留余地

不留余地,拼音bù liú yú dì,汉语词语,解释为不留一点空余之地。多指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回旋的地步。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用于做事不考虑回旋的空间

示 例 鲁迅《华盖集  ·忽然想到二》:“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经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

成语辨析

同义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斩草除根

反义词:留有余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师必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就是围师必阙的意思
“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阙”写作“遗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为什么胜利唾手可得了,还要给敌人留下逃生之路呢?按常规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如果仔细想一想,便不难理解孙子这一主张的奥妙之所在。

通常,无论在野战阵地还是在城寨防守作战中,面临被围境地的敌人,很可能出现三种想法,一是投降,二是死战,大多数则是第三种:观望,听命于指挥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

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

特别是围困坚守城堡的敌人,一旦敌人弃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在野战战场上彻底消灭敌军。相比之下,与逃窜之敌作战的难度显然要比与死战之敌作战要小得多,代价也会少得多。稍微有头脑的将领都能算过这个账来,所以“围师必阙”是历代战将常用的一个战法。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率领他的骑兵在东方战场上所向披靡,无论是野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攻而必克,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多次采用了“围师必阙”之计,经常将守城部队诱出城堡,消灭在广阔而便于机动的野外战场。

实际上,“围师必阙”既是一种战法,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给对方或矛盾产生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参考: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1199.html?wtp=tt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也叫“围师必阙”。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阙”写作“遗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

    围三阙一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要让对方绝望,必先给他希望,此所谓围师必缺。

    相关的典故很多,比如: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1241年,蒙古西征东欧,攻打匈牙利时,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