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在落后?比较清朝科举试题和大陆公务员考试试题

如题所述

有人喜欢把现在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相等同,高考被录取就被称为金榜题名。高考第一名也被冠以科举状元头衔,令人发笑。个人认为二十年前这么说还有点道理,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的链条(我很反对这条),完全不可以和古代科举考试类比。相反,公务员考试倒可以原因如下:科举考试是古代选拔人才,录取为仕的考试。简单说,就是通过考试在民间发现人才,根据人才的能力水平(考试成绩体现)来授予不同的官职,或者作为官员后备人才培养。高考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高考成功进入大学不等于成为国家公务员,在当代它甚至不等于认可应试者为人才,现在大学录取率高得惊人。如果非要把高考和某个古代的考试制度联系在一起,那么只能说高考相当于汉代时受到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教育部长”太常的挑选和推荐被报送到太学府深造。太学府就是汉代的“中央大学”。在清代,中央大学生就是国子监的监生,也不代表毕业一定会有官可做。老百姓要从布衣到官员阶级,只能通过科举取仕。科举倒类似于当代的公务员考试,因为它们都是平民子弟实现“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走上仕途的唯一法门。公务员考试提供的职位一般也不会很高,都是基层或者较低的职位,以利于一步一步的培养发现人才,打好扎实功夫。科举考试哪怕是状元爷们也只能先得到翰林实习机会,授予一个低等级的翰林编撰,编修之类七品左右的小官。在古代,朝廷为官如果是通过科举录取的话,是很荣幸的事情。朝中大臣通常论资排辈都是说“你是哪年恩科录取的?”或者以殿试名次,进士及第出身为谈资。而现在官场通常以你有哪个后台,背景作为炫耀。要知道在古代,凭借出身而不是通过科举考试成入围的官员都备受同僚们的歧视,自己也不好意思与进士们同朝为官。说这些都是前缀,今天想探讨的话题是比较清末科举考试和当今公务员考试试题的优劣。那纯粹是你CCTV电视剧看多了或者历史课上饱了。诚然科举考试必考四书五经,答题文风也是八股之类,但是清末的科举考试会试绝不只有四书五经可考,考试分为3场,只有1场才是四书五经,现就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试题奉献大家,你敢试着回答下么?第一场史论: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第三场《四五》《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说实话,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特别是《申论》部分,应该相当汗颜。为什么?听我道来: 一、科举考试注重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兴替来明白当世的治道之术。区分中央与地方权限乃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只从文史类第一题分析入手,题目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周朝和唐朝是中央权力小,而地方,诸侯(藩镇)权力过重;秦朝和曹魏是朝廷权力过大,地方权力过小,请比较下两者各有哪些可取之处? 这题太王道了,放到今天也不为过。有人说,当代中国很多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国务院的许多调控措施被地方政府打太极拳了。地方封疆大吏贪污情况严重,是因为地方权力太大。那么怎样划分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确是最高统治之术,这个题即使放到当代也有很深的启迪意义,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公务员考试考过类似的题。我们公务员考试,从来都不敢以古谏今。 二、深具科学尝试,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以各国政治艺学第四题分析,题目的意思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桑,但我们讲究的是人的因素在农学占主导地位。但是近来各国研究最新成果表明,农学应该先将气候环境,其次是土地资源,再次是资金密集,最后才是人力资源,劳动力因素。现在把农学专门作为一个学科,希望从祖宗农学那里继承先人们关于农学的精髓,请分析下现在如何发展农业? 再一次泪流满面。当代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确实很多,但是要么仅从土地利用,土地流转形式分析新型农业,或者仅仅从劳动力流动方面分析。如果将农业发展的天时,地利,资本,劳动力统筹分析,我还没有见过这种题。清朝科举制度能从宏观上要求应试学子四种因素统一分析,实在煽了当今公务员考试一个大嘴巴。 三、具有国际视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大胆探索他国实践成果,再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实践。 请看第二场考试第三题:翻译下“小日本最开始变法的时候任用了很多外国人帮助政府实施变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变法成果。而埃及也19世纪的改革也任用许多外国人到该国参与复兴变革计划,但是却丧失了经济权和司法权等国家主权,国家也并没有富强起来,和日本的变革比较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别? 在当今还有很多学子搞不清埃及究竟是亚洲的还是非洲的情况下,一百多年前老祖宗都在比较埃及和日本的变法殊同,谁在汗颜?而我也敢保证,今世学子知道埃及在19世纪埃及默罕默德阿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绝对不到百分之十,包括各位看这篇文章的读者,你们知道吗?要深刻比较日本和埃及的变法岂能是只读四书五经就能实现的? 由此观之,能鼓励学子自由探讨西方和中国同期发展迥异,通过比较以后找出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清朝大概是开了先河,到新中国就给堵上了。这在当代公务员考试里真没出现过。你看过公务员考试申论出题分析美国的信息告诉公路带来的经济变革对我国信息化的启示的么?俄罗斯休克疗法和当前俄罗斯私有化发展对独联体国家后苏联化的影响这类国际高度试题么?我们如果要找外国的经验比较,多半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者证明国外一切乱套,风景我国独好。 凤姐啊,你穿越了,你真正的老公就是清朝科举考试会试的出题人。。。OR 最后一位状元 刘春霖。现在公务员考试的出题人,他配不起你啊。。 四、学以致用,要求考生将学到的知识作用于具体问题,重视法治,以期保护中华人权。 试看第二场最后一题,翻译如下:美国禁止华人劳工法,禁止华人移民已经颁布十年了,美国政府将决定是否废除或者延期。请应试者引用国际法知识,来驳斥美国的这个法律,保护我国在美侨民们的利益。 作为一名法学学生,我要深深向我的国际公法老师道歉。因为这个题即使现在让我回答,我除了说两句联合国公民与人权条约外,国籍法,国民待遇有关内容外实在想不到其他。况且这个题是20世纪初的,那个时候哪有什么联合国?那个时候的国际法,国际公约又是怎样的呢?我不知道。。但是,不代表19世纪末的中国读书人不知道。 各位看官,你们知道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它能想到这个考点么? 最后谈一点最近的一次国考申论试题:与大家分享下: 材料 略大致是写中国渤海等海洋污染以及各国应对方法。 问题一:大致是 根据权威部门预测如果渤海不进行有效治理的话,那么十年后将变成死海,请问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 问题二:根据给定材料事迹,请你谈谈“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不仅仅如此”这句话的理解。 我看后,感觉如下:问题富有童趣,如同读完童话后给小朋友有什么启示。问题一是在考大家有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大概只要是人就能答对。问题二完全是考察遭到恐吓后的心理反映,不用看材料,只要天天看CCTV的教育环境新闻就能得出。 我们的申论太爱从新闻媒体的报道资料中出题,天天守着CCTV,把那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背熟,那么一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忘记说作文了,这次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是让你写一篇“海洋保护开发”的文章。 全是海洋,我以为是海洋局招工作人员,一看,原来是全国中央国家机关和直属机关招录。今年大家需要具备的知识就是海洋。。 完全没有考察到综合素质,完全没有国际视野,完全没有人文辨别,综合知识的运用。我们要的只是笔杆子,而不是人才。 韩寒说,这个世界没有全才,如果有,那就是人中之王。因为没有,所以我们把全字上的王拿掉,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人才。 而当代公务员考试,竟然把这个“人”字也去掉了。 哎,一比较才得知,清朝的科举考试真TM的有鉴别力,有权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