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有那些著名的恐龙

如题所述

1.迷惑龙

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重量达30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身高为4-5.5米高,身长为35米左右。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约7吨)。

不过迷惑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可谓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迷惑龙曾经一度和雷龙混为一谈,现已证明它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恐龙。

2.梁龙(学名:Diplodocus)

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3.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

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

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飞行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翼展超过12米,牙齿有10厘米长,有巨大的尖嘴。

4.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

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

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5.鱼龙(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

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有些鱼龙身体十分渺小,但还有些鱼龙身体很大。

扩展资料

迷惑龙的分布

迷惑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俄克拉何马州、与犹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的Bone Cabin采石场与Nine Mile采石场。但迷惑龙的头颅骨是在1975年首次被发现,足足比命名迟了一个世纪。莫里逊组发现的迷惑龙化石,来自于第2到第6地层带。

迷惑龙的分类

与梁龙、重龙同是梁龙科的成员,但迷惑龙与它们的关系较远,所以与春雷龙、原雷龙共同分类在迷惑龙亚科之下。到21世纪迷惑龙属有了四个有效种,埃阿斯迷惑龙(A. ajax)、秀丽迷惑龙(A. excelsus)、路氏迷惑龙(A. louisae)及小迷惑龙(A. parvus)。

但是在雷龙被并入迷惑龙属后,质疑的声音就一直存在。2015年,由于雷龙重新成为梁龙科梁龙亚科下的独立属,雷龙属下包括有三个种:秀丽雷龙、小雷龙(B. parvus)及胸饰雷龙(B.yahnahpin),迷惑龙属下包括二个种: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侏罗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3

1、侏罗纪的恐龙大约有900-1200种。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晚期巨大的龙脚类恐龙占了优势。

2、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侏罗纪早期)双冠龙  、三叠中国龙 、时代龙 、单脊龙[、斑龙  、冰脊龙

    (侏罗纪中期)单脊龙  、斑龙 、和平中华盗龙  、永川龙 、中棘龙  、皮尔逖龙

    (侏罗纪晚期)单脊龙、异特龙  、角鼻龙 、依潘龙  、食蜥王龙  、蛮龙

3、侏罗纪的肉食恐龙:

    小型恐龙,如嗜鸟龙和细鄂龙;

    大型的猎者,如双冠龙和角鼻龙;

4、长颈的素食恐龙有蜀龙、梁龙和雷龙

5、两脚素食恐龙则以小盾龙、树龙和弯龙为代表;

6、有鳞甲的素食恐龙,像棱背龙和剑龙,也同时在侏罗纪时期出现。

扩展资料:

1、侏罗纪( 距今约2.05亿年~距今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 属于中生代中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位于三叠系之上、白垩系之下。超级陆块盘古大陆此时真正开始分裂。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


2、侏罗纪之名称源于瑞士、法国交界的侏罗山(今译汝拉山),是法国古生物学家A.布朗尼亚尔于1829年提出的。由于欧洲侏罗系岩性具有明显的三分性,1837年,L.von布赫将德国南部侏罗系分为下、中、上3部分。1843年,F.A.昆斯泰德则将下部黑色泥灰岩称黑侏罗,中部棕色含铁灰岩称棕侏罗,上部白色泥灰岩称白侏罗。侏罗纪分早、中、晚3个世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侏罗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最大肉食性恐龙:棘龙,身长16到19米,重量16-26.5吨。
  最大的植食性恐龙、体形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身长可达58-62米,重150-180吨。
  最小的恐龙:小驰龙,全长只有39厘米,重量为162公克
  最小型的草食性恐龙:微角龙与皖南龙,身长约60厘米。
  最早出现的恐龙:阿根廷月亮谷地区发现的始盗龙是距今最古老的恐龙,生活于晚三叠纪。
  最迟出现的恐龙:角龙类恐龙在距今1.35亿年前以后最盛。
  牙齿最长的恐龙:霸王龙,牙齿超过30厘米。
  最早被发现有羽毛的恐龙:似鸟龙,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距今约1.6亿年的。是鸟类起源研究一个新的、国际性的重大突破。
  参考链接:侏罗纪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878.htm  
  恐龙(动物)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232/15370452.htm#6
第3个回答  2013-10-07
侏罗纪时期是恐龙最伟大的时代。在侏罗纪,当浅海覆盖在大陆上时,三叠纪时期的的沙漠环境已变得较湿润。在新环境的森林和林地中,生活着进化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新恐龙。行动迅速的细小肉食恐龙仍到处活动,但同时已出现了龙型的巨型肉食恐龙。这些庞大的杀手以同样长得很巨大的素食恐龙为食。长颈四脚素食恐龙是从未有过的最大的陆上动物。俩脚素食恐龙也仍然存在,其中有些还发展成装甲型——身体巨大笨重的野兽又回复到四脚行走的生活方式了。天空上由会飞的爬行动物控制,那是翼龙类,但在侏罗纪末,真正的鸟类也进化出来了。而细小的哺乳动物仍到处奔窜,但仍未发展为任何一种特别的生物。侏罗纪的肉食恐龙包括小型恐龙,如嗜鸟龙和细鄂龙;也包括大型的猎者,如双冠龙和角鼻龙。长颈的素食恐龙有蜀龙、梁龙和雷龙。两脚素食恐龙则以小盾龙、树龙和弯龙为代表。有鳞甲的素食恐龙,像棱背龙和剑龙,也同时在侏罗纪时期出现。这时的飞龙类也包括二型齿翼龙。
第4个回答  2013-10-07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
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但晚期,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占了优势。这些动物可以同时吃到高与低处的植物;龙脚类主要靠吞下的石头来磨碎食物。
大型的兽脚类猎食草食性动物;而小型的兽脚类,如腔骨龙类和细颚龙类等则追捕小型猎物,也可能以腐肉为食。
望采纳~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