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安苏萌粉剂和赛增水剂的比活性是一样的吗?

如题所述

什么是生长激素的比活性?有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疑问,这个比活性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说比活性越高生长激素就越好呢?那又为什么有的说是测试出来的有的又说是按照说明书上计算得到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科普下生长激素的比活性。

 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药物。由于蛋白质的活性不能常规测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二硫键的错误配对,可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药效,比活性可以反映这一情况。比活性是指单位毫克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单位,这是重组蛋白质药物不同于化学药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比活性项目的检测,不仅可以反映产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不同表达体系、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同一产品的质量情况。比活性高说明产品的生产工艺更先进、纯度更高、质量更优。

 比活性的正确测法

 1、去垂体大鼠体重法

 本法系通过比较生长激素标准品(S )与供试品(T )对幼龄去垂体大鼠体重增加的程度,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试验当日,取标准品,按标示效价用含牛血清白蛋白的0 .9% 氯化钠溶液,制成髙、低两种浓度的标准品溶液。一般高浓度标准品溶液配成每lm l含0. 1?0. 2 IU ,低浓度标准品溶液配成每lm l含0.025?0 .0 5 IU ,高低两浓度比值(r )一般为1 : 0 .2 5,标准品溶液分装成每天剂量并密封于一15°?C以下保存,临用时融化。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供试品的标示效价或估计效价(A t ) , 照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及保存方法制备和保存。

 测定法 取同一来源、品系,出生26?28天,体重60?80g,同一性别,健康的大鼠,试验前2?3 周手术摘除垂体,手术后于屏障环境饲养使其恢复。取去垂体手术后2?3 周、体重变化小于手术前士 10%的大鼠,按体重随机等分成4组,每组至少8只,每只编号并记录体重。分别自颈部皮下注射一种浓度的标准品溶液或供试品溶液0.5ml,每日1 次,连续6日。于后1 次给药后2 4小时,处死大鼠,称体重,必要时实验结束后可进行尸检,切开蝶鞍区,肉眼检査有无垂体残留,剔除有垂体残存的大鼠。每只动物给药后体重增加的克数作为反应值。供试品与标准品各剂量组所致反应的平均值应相当。照生物检定统计法(通则1431) 中的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计算效价及实验误差。

 本法的可信限率(F L% )不得大于50%。

 2 .去垂体大鼠胫骨法

 本法系通过比较生长激素标准品(S )与供试品(T )对去垂体大鼠胫骨骨骺板宽度增加的程度,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体重法。

 测定法 本法可与去垂体大鼠体重法同步进行。待体重法实验结束后,取下两腿胫骨,置10%甲醛溶液保存,从胫骨近心端顶部中间沿矢状面切开,置10% 甲醛溶液中保存,水洗10分钟后,置丙酮溶液中10分钟,水洗3分钟,置2%硝酸银溶液中染色2分钟,水洗后置水中强光照射至变棕黑色,于10%硫代硫酸钠溶液固定30秒钟,置80%乙醇溶液中供测量用。测量时沿刨面切lm m 左右薄片,置显微镜下测量胫骨骨骺板宽度,作为反应值。照生物检定统计法(通则1431) 中的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计箅效价及实验误差。

 本法的可信限率(F L% )不得大于50%。

 综合上诉观点,相信大部分家长已经明白了什么是生长激素比活性,同时也用该知道了生长激素比活性数值是靠测试得到的而不是靠计算得到的。

 数据来源-《两种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体生物活性比较》

 -1.王亚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2.李湛军,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

 金赛水剂数批次平均比活性达到了3.87,粉剂数批次平均比活性达到了3.25,20年前赛增粉剂比活性就已达到3.0,并一直被中检所选为生长激素粉剂国家质量标准品。

 最后,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生长激素比活性是靠测试得到的不是按照说明书上计算得到。所以家长们在挑选生长激素的时候不要盲目选择比活性搞得,一定要弄清楚其中原理。实在不明白可以去医院询问专业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7
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疗程一般都较长,所以要遵医嘱定期复诊,监测生长速度和相关血清指标,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由于生长激素本身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因此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

定期复查 需要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每 3 个月或遵确保疗效

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测量身高、体重,并进行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IGF-1等相关指标的测定,以评定治疗效果并检测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生化指标。
第2个回答  2019-03-12
两者比活性是一样的。疗效相同
第3个回答  2021-04-27
比活性是指单位毫克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单位,这是重组蛋白质药物不同于化学药的一项重要指标。
进行比活性项目的检测,不仅可以反映产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不同表达体系、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同一产品的质量情况。比活性高说明产品的生产工艺更先进、纯度更高、质量更优。
1993年之前,比活性的测定是采用动物实验法,误差很大,一定量的生长激素成品不能对应固定的活性,只能用国际单位IU来衡量活性。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提升,能够做到一定量的生长激素成品对应固定的活性,而定量测定更精准,所以国际上在1993年就规定用含量(mg)来衡量活性,并用毫克(mg)标示替换原有的IU标示,同时将比活性统一固定为3.0。
随着国内技术的进步,并与国际接轨,我国2010版药典规定生长激素成品只用毫克标示,比活性均固定为3.0,所以说,比活性3.0是生长激素产品上市的及格线,只能代表合格品,不能代表最高品质。值得一提的是金赛生长激素粉剂早在2000年比活性就达到3.0,比其它国产生长激素粉剂早10年达到这一标准。因国家未做强制修改说明书的要求,所以金赛2000年前上市的规格一直沿用1998年批准的说明书。
随着对于产品的不断研究推进,赛增水剂也随后面世了,经中检院多批次抽样实测比活性高达3.87,显著高于粉剂,起效更快,药效更好。2009年罗小平等发表在《中华儿科杂志》的文献显示:使用赛增水剂治疗GHD患儿3个月年生长速率达最大,计算年生长速率为16厘米/年;治疗12个月后,身高改善明显,年生长速率达12.87厘米。数以万计的孩子通过注射水剂摆脱了个矮的阴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29
身材矮小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另一方面,矮小儿童的治疗费用跟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3-12 岁是治疗窗口期。一个体重 15 公斤的矮小儿童治疗一年花费 2 万元左右,一个 40 公斤的孩子一年则要花费约 6 万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国内矮小儿童接受治疗一般比较晚,70% 的年龄段在 10-13 岁,而国外矮小儿童的治疗一般在 6 岁就已经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