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半年跌幅57%,董事长早已套现移民,网友:以后不去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7月20日以来,河南遭受了严重的暴雨灾害,郑州等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家企业跟明星纷纷在第一时间内宣布向河南受灾地区进行大量的物资捐赠,大手笔的捐款。负债重组自身都难保的贵人鸟向河南捐赠了3000万,已经破产清算的汇源果汁也捐了100万驰援河南。股价暴跌的海底捞也于7月20日起,积极参与救援工作,把50多家门店都改为临时救助站,并且捐600万元的救援物资,海底捞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驰援河南。海底捞的这一举动,又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他。

曾经56天蒸发2000亿的海底捞现在似乎开始缓过来了。最近,海底捞公布了最新的财务报告,与去年惨淡的业绩相比,今年终于扳回了一成。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4%,企业扭亏为盈,净利润将超过8000万至1亿,比同期盈利超10亿。

但是,海底捞的业绩虽然转危为安,但管理层仍认为它没有达到预期所想的效果。业绩公布后,股价依旧在大幅度下跌,股价再创新低。

7月26日海底捞股票开盘后,直接下跌了11.4%,在27日下跌了近20%。截止目前,海底捞的股价在5个月之内下跌了近57%,市值已不到1900亿港元,而且下跌的迹象并没有停止,市值比业绩更让人大跌眼镜,而这也使得远在新加坡的亿万富豪张勇损失惨重。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来自四川,凭借着海底捞以190亿美元的身家再次成为新加坡首富,但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内,海底捞的市值就蒸发了2000亿,海底捞在张勇的带领下,为何走到了这一步?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和他的女友以及另外两名合伙人共投资了8000元开了一家火锅店,火锅店大多都相同,以口味取胜很难,但张勇却想到了一个可以让海底捞快速发展起来的方法,创造了一个不易于复制的管理系统,以独有的服务体系让海底捞成功在餐饮业站稳了脚跟,而创始人张勇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张勇的领导下,近20年来,海底捞已在全国有了700多家分店,并在新加坡也开设了数十家分公司,成为了餐饮业的龙头企业,在顶峰时期市值曾高达4547亿港元。 凭借着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和不便于复制的管理系统这两大制胜法宝使海底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事物的发展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海底捞。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关门停业,使得海底捞损失达10亿多元,这是海底捞自其开业以来最大的损失。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使得海底捞陷入困境的原因,最致命的是其创始人张勇放弃中国国籍改为了新加坡公民,并且将资产转移,全家人都移民海外,还不断的减持他手中海底捞的股份进行套现。

此外,不少网友曝出海底捞在包间内安装摄像头,这种行为让网友为此感到很反感。海底捞在回应此事时称:是为了保证就餐者用餐时的安全,全国所有门店都会根据门店的特点来安装监控设备,包括包间。然而,根据《北京市餐饮企业治安保卫条例》,海底捞的这一行为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张勇发现业绩不断下滑,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他为了保留家族资产,将现持有的海底捞股份全部分批出售,套现了15.6亿港元逃离了海底捞,跑到了新加坡。这一行为被曝光后,海底捞的市值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暴跌了2000亿元,但是无论股价如何下跌,这一切也与张勇家族毫无关系了。

更讽刺的是,现在的海底捞是通过贷款的方式在运营,张勇向银行贷了大笔款项,如果海底捞一旦出现问题的话,许多负面影响都得由银行来承担。张勇所套现的不少财产也都已经放进了家族信托基金,这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致富方式,即使海底捞最终破产,张勇和他妻子的钱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对张勇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反而是那些购买海底捞股票的人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而银行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一旦破产清算,收回所有的贷款自然是不可能的。

海底捞的这一做法影响了消费者对它的信任,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消费者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再也不会去这家火锅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