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班里坐的位置是否重要?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3

家长关心孩子在班里坐的位置,老师心里也明白,早已有了应对的方法。

我家儿子上一年级,第一天去的时候就是随便坐的,结果坐到了最后一排,而我儿子的个人是相对比较低的。

老师看孩子比较低,还特意跟我说,这周先这样坐着,等下周就会换坐位,第一排换到第二排,第二排换到第三排,最后一排换到第一排。

并且整个小组,也就整个竖排互换,这周这个靠墙的竖排,下周会换到中间竖排,反正就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坐中间前排最好的位置,也有机会坐最后排最角落的位置。

在我看来,这个方法算是最公平的了,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坐的位置不好怎么怎么的,当然孩子个子矮的话有可能坐到后面看不见,对特别高或者特别矮的孩子老师会有一个适当的调整。

我们这个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如此安排的,所以我是完全不操心孩子在班里坐的位置的,就这样轮换着坐感觉挺好的。

有点影响,坐在前排的,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上课,听的更清楚一些,看黑板,会更清楚一些,这对那些学习理解能力弱的孩子更有用。如果你的孩子个头偏高,她他就不适合坐在前面,只能坐在班级座位后面。当然,你的孩子,眼睛 没问题,如果近视的很厉害,那就不行了,看不清黑板,会影响学习成绩的。你可以和老师说明情况,让他她着手解决。这些前提都是在老师能公平对待学生的前提下。如果老师做不到为人师表。那就不好说了。

作为一个在一线上奋战了24年的中年教师,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与座位完全无关!在班里的最好的座位不一定能学好,在班里不好的位置不一定学不好!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座位无关,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

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直接关系着学习成绩的好坏!

一个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与四个方面有关,第一是学习态度,心理学上叫“学习内驱力”,态度端正,表现为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厌学,这是学习的第一要素;第二是学习能力,也就是智力差距,智力高,学习能力强,学的快,智力差,学习能力弱,成绩也不可能理想;第三是学习习惯,俗话说: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好会让学习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使学生焦头烂额;第四是老师,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老师,智力高,习惯好的学生适合名师,适合能力强水平高的老师,智力一般,态度不好的学生适合严师,适合处罚严厉的老师,智力差,态度端正的学生适合有爱心和有耐心的老师!一般情况下,与成绩有最直接关系的是智力,其次是态度!智力好态度端正,成绩就不会太差!

二.座位与成绩有关吗?

作为一个中年教师,我认为座位的好坏与成绩的好坏几乎没有关系!现在班主任安排座位,一般把最最扰乱课堂秩序的安排在讲桌左右,把上课睡觉看闲书的安排在教室后面或者两边,剩余的学生(与成绩无关),再按照高矮个,男女搭配,成绩,课堂活跃等因素安排,一般两周左右循环一次!这样安排,一方面有利于老师的授课,老师讲课针对性比较强,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愿意学的紧跟老师的节奏,不愿意学的,师生互不干扰,一方面有利于班级的管理!愿意学习的在哪里都能学好,不愿意学习的在哪里都学不好!

比较 搞笑 的座次表!

三.班级座位最合理的安排!

一个班安排座位最合理的宗旨就是:互不干涉!想学的学生努力学,不想学的学生玩好!如果让学生自己选位置,那些不学习的学生都会找好自己的玩伴自己走到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而那些愿意学习的学生则会自己坐在前排!学习好坏真的与座位无关!

这样安排座位绝不是对学生的歧视,也不是违背教育公平原则,而是让学生们能够各得其所,愿意学的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不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玩好睡好!

我在当班主任时,有时候,我按照考试成绩,让学生们挑座位,不过我是反过来挑,班级的最后一名先选,一般自己乖乖的走到后面的角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在前面老师讲课容易吵着他,然后倒数第二名,倒数第三名......,最后留出来的位子还是最前面的那些座位!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这条路,有的学生学习不好,但是课上不捣乱,能够睡觉或者看看闲书,课下能够帮助老师干点活,这也是很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反感那些睡觉看闲书的,最怕那些不睡觉不看闲书的,故意弄出声响,故意接老师话茬,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这些才是老师们不喜欢的学生!

看似不公平实则是最利于老师学生的分层教学

一个学生的学习最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与他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其次与授课老师有关,但是与在班里的座位几乎没有关系!即使把班里最好的座位给一个学困生,他仍然是学困生,即使是把班里最次的位置给优秀生,他还是优秀生!因此,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不要太在意学生的座位,端正态度才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座位其实很重要的,老师的眼神会经常落在前排,而老师的眼神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警示和鞭策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让孩子对学习更有兴趣和用心

对于孩子在班里坐的位置,这个真是让人又好笑又有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女儿像我,个子在同龄人中是高高大大的,现在7周半,身高1米35,这样的个头,在她们班里同学列队出来时,就很显眼,因为前面好多相比矮小的同学,她显得比别人高了10CM都不止。在身高体重方面,我女儿是有优势的。

在安排座位上,那就显得吃亏了, 因为她个子高,所以只能被老师安排在后面坐 ,而且还是最后一排的座位,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离讲台太远,老师讲课板书,上课时说的话,她有可能会听不够清楚。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前面位置的同学有吵闹扰动的,对她也颇有影响。

还有一点, 老师会从横向上做调整 ,因为教室的布局,有一组靠墙的学生,在夏天总是会晒到,就算有窗帘,总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于是每隔二个星期,就会做些调换,原来靠墙的一组向里挪,换另一组上,循环进行。

再说一点,女儿上学期坐一起的两个同桌,被老师调到前面第一排座位去坐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调皮上课不认真,于是老师把他们安排在自己眼皮底下,随时盯着。我女儿调不了,因为上课表现很好。

所以你看,是不是又好笑又有气呢。

当然了,总的来说,对于坐位这样的事情,不用太过在意,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女儿学习是否受影响,以及身边同学会否有干扰,其它方面,真的都不是最重要的。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的呢?

无容置疑,孩子在教室里的座位很重要。

第一,跟谁同座。 好学生跟好学生坐一起,会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利大于弊;差学生和好学生坐一起,好学生鼓励同桌差学生或差学生影响同桌好学生,利弊各半;差生和差生坐一起,可能互为影响,成绩下滑,弊大于利。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谁同座很重要。

第三,怎样做到孩子坐座位公平公正呢?最理想的办法是每周前后左右调换。 每周轮换一次座位,这样操作较公平。前后左右每周轮换,每个孩子都有坐好座位的机会,同时也有坐不理想的座位机会。有家长提出疑问,我孩子个子矮或高度近视即使戴眼镜坐在后面看不见怎么办?这个很简单,把最前面一两排抽出来专门解决这些孩子的困难,他们每周只左右轮投换。



在教室里的座位,对于99%的孩子而言,不重要。剩下那1%后面解释。


特别纠结这样的事情的家长,请自省。


首先,学校里的座位,正常情况下都会轮换。换排,换组,还有换同桌。


为什么家长纠结这个问题?

1. 害怕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待遇;

2. 害怕孩子听不清,看不清;

3. 孩子小动作多,不专心,希望靠前;

4. 孩子有生理问题,必须做特定位置(例如耳背要靠前);

在一个教室里,就有三个类型的位置:靠前,中间,靠后,无论哪个位置,看黑板都是十分清晰的(近视眼请戴眼镜,听力不好除外)。

试想一下去电影院,除了心理上的作用外,位置真的影响到你听、你看电影了么?反而越是靠前,越是看得辛苦吧?毕竟要仰视。

站在讲台上,班级所有的情况都是一目了然的,孩子耍什么花招,老师是一清二楚的,即便你坐在最最最角落的位置。就像孩子要在你面前撒谎那样,摇摇尾巴,你就能知道他想干啥。从业多年的教师,经验不会比咱初为人父母的少!

所以125点,解决,纯属杞人忧天。

孩子小动作多,不专心,希望靠前:

基于这点,个人认为家长要自省,同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为何人家的孩子秀?

指望着一个座位的调整就可以改变孩子这个问题的话,讲真,太推卸责任。

到底就是过去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诸如把孩子推给电视妈妈,平板爸爸,还有不注意孩子的饮食,让孩子摄入过量的锌或者铅,还有就是当孩子在专心做事的时候各种“关心”引起的打断(渴了吗?累了吗?困了吗?饿了吗?...)

专注力,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修复的,多多学习 育儿 书籍,坚持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才是正解,强行压制,放老师眼皮底下,亡羊补牢也,杯水车薪也。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小学时候有个同学特别调皮,在老师眼皮底下就闹(他坐在讲台前面的位置),骂他他也没反应,到底就是家长惯成大王了,无法无天啥都不怂。最后老师只能把他单独调配到讲台旁边,自己坐,老师上课就站他旁边。然后没几天就哭着闹着不去上学了,丢人呐!


提供一个自己在用的专注力训练方法,孩子很喜欢,效果很明显:

讲故事,事前约定听到某个字的时候,举手。举对有积分奖励,积分换他喜欢的东西。

对于第四点,有生理问题的孩子,这才是真正需要特别调配,在一个位置上固定的孩子。

生理问题,诸如弱视,诸如耳聋,这不是孩子自己或者其父母所愿意的,天灾人祸。

对这类孩子,不管是老师、同学,还是同班的家长,都应该尽力的去帮助他。人性,本善。

我认为孩子在班里坐得位置并不重要。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直以来我觉得孩子的成绩高低不在于课堂环境等外在因素,而在于个人是否用心的主观因素。


孩子在任何时候坐的位置其实都是自己决定的。以我读书经历为例,学生的座位排列无非这几种情况:

一,以身高高矮排位。身高矮的同学坐前面,个子高的坐后面,每个月从左到右依次调换位置。 这样第一经常换位置可以保护眼睛,缓解视觉疲劳。第二,避免同桌太过于熟络导致上课开小差。第三,高的同学档不了矮同学的视线。


二,位置根据同学成绩高低自由选择位置,想坐哪坐哪,每隔一个月位置向后移一排 。这样对每个学生就比较公平,但是班容看起来就参差不齐。

三,老师安排。成绩差的和成绩好的坐一起,喜欢说话的和不喜欢说话的坐一起 。但是每个月座位也会像前面两种情况一样变换。

综上所述孩子在学校座位是经常变换的,每个人都可能坐到好位置或者不好的位置,学生的成绩好坏长远看来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成绩好的同学无论在什么时候成绩都好,因此可以看出学生所坐位置对于成绩好坏关系不大。


我们小的时候上学都是完全按照身高来排定位置的。矮个子的都会被安排在前排位置,像我这样的高个子都会被自动排到最后。说位置不重要肯定是不对,因为从我自己的感受就会觉得班级里面的座位还是很重要的,坐在后排的基本上不大听得清老师的说辞。要是遇到旁边坐着一个调皮捣蛋的拿几乎是一点都听不见老师的上课内容,非常的影响学习。



班级座位为什么重要?

1、影响学生听课效率。

2、影响身心 健康

孩子长期坐在一个位置,身体尤其是眼睛长时间斜视,非常的影响身心 健康 。例如坐在左边的孩子视线一直往右,不能很好的进行左右眼调节,造成眼中的双眼视力度数不一致的现象。



如何调整座位?

1、前后左右轮换定期调整。

可以与老师建议,对孩子的座位进行定期(例如1个月)进行轮换调整。前后左右的孩子定期参与轮换,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机会坐到比较好的位置,增加学习的公平性。

2、座位只是其次,关键还是孩子学习的态度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想要学习好的孩子就算条件再艰苦、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也能一鸣惊人。调换座位只是其次,关键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是很重要的,自己应该时刻努力去把握才是关键。

3、家长不必太过在意座位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每个家长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想要给孩子争取最好的。班级座位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学会提升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掌握学习的方法等等才是关键。如果家长仅仅只是想给自己的孩子争取好处和利益,那么所有的家长都会是一样的心情。老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好座位安排给每一位孩子。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学习内驱力”这个词,位置是否重要与学习的内驱力息息相关。内驱力是指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已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简单说就是,就是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首先,应该从不同的年龄段来看。

幼儿园阶段。

小学阶段。

初高中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都已经明了学习的概念与目的,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如果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也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就会对学习时刻充满热情,上课注意力集中,坐在哪个位置都不会影响他的成绩。相反,如果养成差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程度差,学习效率低,坐在靠前的位置也不容易改善,还有可能影响别人。

位置是客观存在那里的,并没有好与坏之分,这些都是人为来定义的概念。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内驱力不一样,他的行为就会不一样。动机决定你的想法,想法就会影响你的行为,行为就会直接决定你的结果。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座位的重要性也不同,作为家长要及早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老师,要尽可能的做到教育公平,做到因材施教;作为学生,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心性,做到自觉,提升自己正确的学习内驱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