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前「语言评量」,帮孩子找适合的「起跑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几周前,阿雷从幼儿园毕业了, 除了学前班的毕业证书外,也带回一张「语言测验评量」。

几周前,阿雷从幼儿园毕业了, 除了学前班的毕业证书外,也带回一张「语言测验评量」。

名叫「萝拉的一天」(Lauran päivä) 的语言测验评量,特别针对「芬兰文非母语的小孩」、或是「多种母语的小孩」,测验芬兰文的理解与表达力,看是否需要特别的辅助或学习计画、以及小学时的芬兰语课,是否从「非母语者」的课程开始等。

城市 *** 请专教「芬兰 *** 为第二语言」的老师做评量,并根据结果提出最适合孩子的个人方案。

评量报告上写着: 「阿雷的芬兰语程度,各面向都非常强,等同于以芬兰文为单一母语的小孩,因此,他可以直接上给母语孩子的芬兰语文和文学课。」

翻看第二页,更详细地介绍这个测验: 测验不需要孩子会认字,而是用附有图画的问题来评量。评量可以协助「找出孩子语言能力上的长处、和需要补强的地方」,同时可以作为持续追踪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工具。

不只评量语言能力,还让我看见孩子的特质

语言能力之余,老师甚至更深入、细微地去评量孩子整体的语言发展、思考方式、和感兴趣的学习面向:「阿雷非常有兴趣参与评量,总是兴致高昂且富有动机的回答问题,测验进行地非常顺畅容易。阿雷显然是个对身边的环境、特别是大自然有强烈兴趣的孩子,与这个主题相关的问题,他总是可以多面向的思考并表达。」(同时还列了一个阿雷说的芬兰文句子来举例)

「阿雷的芬兰语用词丰富,他的表达方式常常有象征性的谚语、精准、且叙事顺畅。」(接着列举长句、短句共八个例子)

「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好,从图画中他可以理解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对于芬兰季节转换和不同的节庆都很熟悉,可以分辨左边和右边,其它的方位也有能力回答。他也会使用比较级,唯一还没有完全掌控的是芬兰语中排序的文法变化。」

接下来的建议计画:「阿雷的单字量很广、使用的芬兰文句多面向且完全没有错误,我绝对建议阿雷上小学时,上一般给母语者的芬兰文课程。」

看完这落落长的评估报告,我的心中,既欣喜又感动。

评量,是为了更了解孩子的成长、和需要的协助

我欣喜,因为知道他的语言发展无虞,至少在这个他将长期成长居住的芬兰社会没有问题,我也感动,因为我看见芬兰从 *** 到老师,是如何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地观察,重点不在于分数,而是「找出孩子能力上的长处、和可以改进的面向」

事实上,以分数来说,阿雷也没有得满分,生字的部分他89%答对,句型架构的部分他79%答对,哪些对哪些错,我也不知道,因为老师写满满的评量表中并没有提,而那部分也不是评量的目的啊!

重点是,从测验中看出他的「擅长的部分」、用语的「特色」、「动机和兴趣」,甚至在例句中让我看见他使用语言时的「思考方式」。

这一点让我觉得,评量甚至也帮助父母,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孩子,因为我们平常与孩子说话,在没有专业语言评量背景的辅助下,不可能那么多角度的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感谢芬兰语老师的评量,我更懂我的孩子一分。

每一个评量,都让孩子更接近「公平的起跑点」

回想一下,这是阿雷在幼儿园里的第三次正式语言评量,之前的两次评量,都是针对「语言预备能力」。

从前文章有写过,每个四岁的幼儿园孩子,都会有一对一的、「语言预备能力」评量,评量的当然不是认不认识字,而是对于语言音节、韵律的掌握和理解度。

阿雷四岁时,也许因为对陌生的老师害差不想说话,或是因为双语的关系,没有「通过」,于是五岁时市府的特教老师又再度来幼儿园进行追踪评量,确认阿雷已是同年纪芬兰孩子的水准。

无论是四、五岁时的「语言预备能力」评量,还是这次的「外来语或多语孩子的芬兰文能力」评量,都让人看见芬兰人的教育观。

语言与阅读能力,是许多学科学习的基础,难怪芬兰人如此用心的「打地基」,要确保早期发现「问题」,并努力帮助「弱」的孩子「补上不足的部分」,同时强调要以孩子的步调为前提,鼓励亲师合作,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更接近一个公平的起跑点」。

母语非芬兰文的孩子,也不用强行马上和母语的孩子一同上课,老师会根据评量结果,建议孩子从最适合自己的「起跑点」开始学习芬兰文。

「起跑点」,不在于要赢别人,而是从 *** 到学校到老师,都从孩子的特质与独特性出发,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让他得以公平地展开一段学习之路。

这样的起跑点才有真正的意义,这也是我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之际,回首来时路之余的深刻体会。

更多芬兰育儿与生活的分享,请参考 北欧四季脸书专页 。
我的新书:  教养可以这么自然-台湾妈妈的芬兰育儿手记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