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院是本二还是本三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0-16
独立学院,三本。
学院位于古城苏州西南的吴中区,占地615余亩,东临越湖公路,西傍吴山,北靠石湖和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环境怡人。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和师资选聘均与苏州大学相关学院共建和考评,教学水平一流,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本科毕业生5100余人,且每年均有40多位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跨专业、年级、课程平台自由选课;课程菜单化,由学生根据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位课程和总学分要求,自行组合四年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内容;学制弹性化,学生可提前或推迟完成学业;实施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第三学年末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凡考核通过者,可于第四、第五学年完成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任务;实施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辟“1+2+1”、“2+2”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目前已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学生校际交流合作的培养项目;实行管理网络化,学生选课、课表查询、考试查询、成绩查询、交费查询等各个管理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每个学生一张菜单,所有信息及时、透明、高效;重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各项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竞赛三等奖和江苏省非理科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学院教学设施全程开放,并创设驾驶培训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程。   在学生的管理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科学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设有民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奖惩评议委员会与仲裁委员会、学生生活管理委员会,通过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参与部分处分奖励的评议和参与生活管理,既体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又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群众性监督。学院有各类社团20多个,学生社团工作的广泛开展,为广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提供了舞台。学院设有创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讲座、模拟创业实践、模拟人才市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就业竞争力,经跟踪调查,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学院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创业实践,从2006年起,特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应届毕业生服务欠发达地区奖励基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并鼓励毕业生赴欠发达地区就业;同时与苏州市人事部门共建成立了“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文正学院工作站”,与在苏企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学院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立意识,在图书馆、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处设立了2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既让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又突出了勤工助学“岗位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   10年多来,学院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创新管理思路,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通才、实用、强调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办学特色,教学设施完备,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省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独立学院,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好评,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长周济、副部长张保庆、赵沁平、章新胜以及梁保华、任彦申、张连珍等省领导同志都曾亲临学院考察、指导,并对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文者文章,正者道德,文正学院正是这样一所学做人,长学问的理想高校。   期许一片蓝天   范文正公推动“庆历兴学”,推广“苏湖教法”,在苏州设立府学,“开东南兴学之风”,他致力的学校教育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忧国忧民思想,历经荡涤薪火传承。苏州大学文正学院顺时而立,忝在传承之列;既祈教书以致青年学生美好文章,亦盼育人而使青年学生端正美德。   时在98岁末,顺高等教育大势,借百年苏大底蕴,文正学院创建并开风气之先,求民办高等教育之路,时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后据教育部文件及省教育厅精神,改办为独立学院。文正的变化是悄然的,然又催人振奋;至今日,基础建设总投资已达5.13亿人民币,在校生已破9000,拥有33个本科专业,万人大学已指日可待。文正的成就虽不事张扬,然却备受关注;学生以文正为荣,家长口口传诵,领导的莅临和社会的赞誉则是最好的褒扬。   所有的大学均是相似的,然文正略有不同。学分制之完全、必修选修平台之搭建,教学管理系统之独特,菜单式课程选择之应用,尽显因材施教而不致虚浮;“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及学生主体作用之发挥,逢勃而有生机,人尽其才之理念已然成真。   时移事易,教育改革与时代共舞。文正学院恭逢盛世,举社会之力,从此一往无前。精英乃一所学校之气质,更乃学校青年学生品质;而一所学校气质,正由其内青年学生之品质凝聚而成。二者永远辨证,良性循环不已。今日文正,虽顺大众教育之势,然终怀精英教育之心。   姑苏顾炎武留有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于教育,亦概莫能外。虽有创业之初的殚精竭虑、步入正轨的诚惶诚恐、略有所成的居安思危,及时时处处的力有未逮,吾等却孜孜以求而不敢有丝毫倦怠。   学生来矣,学成走也,四年一轮回;学子带来憧憬,带走壮志。文正仍在,吾等仍在。我们不断反省,反省给予学生抑或太少;我们不断求索,然从不奢望能为学生创造全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