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5-26
一、三公制度
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共同行使宰相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执行。
1. 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
2. 太尉: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
3.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即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
1. 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2. 光禄勋: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3.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
4.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5.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6.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7.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
8.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
9.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诸卿
1. 执金吾:领京师北军,掌京师徼循。
2. 将作大匠:掌治宫室。
3. 大长秋:后宫皇后的官署。
4. 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京师三辅地区的行政长官。
四、郡国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郡守、国相、都尉、郡丞、长史等官员分别掌管一郡或一国的大小事务。
五、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
六、县制
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县以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道、国、邑。
七、县以下的机构
县以下的基层机构是乡、里、亭。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乡下有里,什,伍。里设里长,什设什长,伍设伍长,亭设亭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