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社区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明确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等改革任务,构建了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到社区治理的一体化治理体系,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按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框架指引,加快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从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转变,从政府管理、控制社会向政府调控、引导、服务和整合社会转变,逐步构建起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江苏省优化政府治理结构,增强政府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职能,明确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的权责,减轻社区负担。例如,南京玄武、秦淮等地推行“街道中心制”和社区公共服务“整体外包”改革,推动大中城市城区街道去“经济化”,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江苏省还推行“政社互动”模式,改进社区治理方式。太仓市自2008年起,率先开展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得到中央领导和民政部等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江苏省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政社互动”,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和权责边界,实行“契约化”管理,改进考核方式等措施,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此外,江苏省建立“三社联动”机制,创新服务管理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增强社会组织承接功能,促进专职社工活力释放,形成公益创投、购买专业服务的典型经验。
江苏省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推动社区减负增效,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平等合作与协商,为社区治理与和谐善治奠定基础。例如,南京市出台社区减负七项规定,取消多项工作任务和评比,整合社区网络,增加自治服务、便民服务。
江苏省还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强化党的领导,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激发自治活力,推动实现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由“社区管治”到“社区善治”的转变。
尽管江苏省在社区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仍不平衡。例如,社区经费保障、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准入等方面存在问题,如资金未完全落实、服务设施不达标、社区负担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需在新的改革步伐中深化社区治理创新。
首先,深入开展社区创建,提高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以“创建考核”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深入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其次,全面推行“政社互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全面推进“政社互动”工作,厘清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管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再次,加快实现社区减负增能,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效能。压缩影响社区工作、增加社区负担的各种会议、台账、材料、报表,规范面向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和创建达标活动,让社区工作者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居民、搞好自治。
最后,深化拓展“四个民主”,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升村(居)委会成员能力素质,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建立健全“三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社区服务水平。
江苏省民政厅将制定出台促进“三社联动”机制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制度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江苏省将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