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本书让你快速跟别人拉开差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毕业季来了。


最近看我司招进来不少应届毕业生,作为一只老社畜还是挺焦虑的——思维不及小朋友们活跃,体力也不比年轻人好。


社会 的压力时刻在 加速我们的焦虑和对登顶速度的追求,好像 30岁一过,大业未成的人就只能等着入土了。但时间长了,我们总能发现,这种焦虑不过是一场骗局。无论人生多短暂,塔顶有多难到达, 对普通人而言往塔顶走的路其实都是细水长流、需要精打细算的。


本期给大家从经济、思想、生活等多个方面筛选了20本书,希望这些书能让你快速超越自己、超越别人。



《人类简史》三部曲

尤瓦尔·赫拉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0月


思想,从来都是最好用的工具。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人类简史》三部曲一直这么火热的原因吧。


如果你没有读过尤瓦尔的作品,你完全不会想到他用一种什么样的脑回路来解读这个世界; 如果你读了尤瓦尔的作品,你会终身感谢他。


且不说尤瓦尔·赫拉利对未来世界的观点和他的主张对不对,就是这个思维方式,打破,重塑,新的解释,这一条龙的思想服务,就能把你的思想拆了重盖。



《穷查理宝典》

彼得·考夫曼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8月


在理财这件事情上,赚钱固然重要,但很多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 别赔钱,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这件事情上,查理·芒格很有经验,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变态的爱好—— 搜寻别人的错误,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把别人会犯的错牢牢记住。 以后,当碰见那些想跳的坑时,就拿出来对比,这个坑乔布斯跳过,这个坑诺基亚跳过……就这样,查理·芒格修炼成了 凌波微步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上成就了巴菲特。


《不拘一格: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

里德·哈斯廷斯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2月


网飞有多牛?市值超2000亿美元,业务版图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你刷过的《纸牌屋》、《女王的棋局》、《爱,死亡和机器人》等都出自网飞之手。


作为创始人兼CEO,里德·哈斯廷斯引领网飞实现了成功转型和强势增长,并坦言这得益于一套 违反直觉的管理原则 :在网飞,你不需要取悦你的老板,只要给出坦诚的反馈;你不需要层层审批,就可以决定出差标准;你不需要用加班证明自己,只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能得到丰厚报酬。


这些不拘一格的工作法都是如何实现的?哈斯廷斯联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艾琳·迈耶,开创性地利用内外部交叉视角,揭示了人才重于流程、创新高于效率、自由多于管控的文化内核,让读者能从网飞的实践经验中获得高价值的思维启发。


《原则》

瑞·达利欧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月


瑞·达利欧,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那为啥他就成功了呢?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己的原则 ,大概有500多条吧。


人家靠这些原则,最终管理了1500亿美元的资产,我们努力学一点,也许能把自己的工资再提高1500元。( 算了,还是先祈祷别被炒了吧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苏世民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月


作者苏世民,年薪7亿—8亿美元的大佬,黑石集团的创始人,有“华尔街的新国王”“私募界的巴菲特”“美国房东”的称号。他的公司管理着超过5500亿美元的资产。


就是这样一个人, 把自己白手起家的经验,全部都写在了这本书里 。很多成功人士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喜欢著书立说,结果频频被打脸。但是苏世民的书不一样, 他写得很真诚,花了2年的时间,来打磨自己这几十年的创业经验。


在这本书里,藏着一个人成功背后的全部秘密。



《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2年7月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在思考,比如,“中午吃啥”这种千年难解的问题。


但真正的思考,不应该是这样的,思考是需要技巧和训练的 。本书给我们分享的就是思考的两种基本方式—— 快思考和慢思考。 这两种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处事,但是它俩也很随意,一个经常懒癌发作,另一个则随意做决定。


本书提供了对它们进行训练的方法。


《习惯的力量》

查尔斯·都希格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2年3月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把拖延变成自己的习惯,那么你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从短期来看,无非就是完不成KPI,熬夜熬到秃头,某宝的年终总结上叫了200多次外卖而已…… 从长期来看,也就是过完碌碌无为的一生吧。


本书发现,我们日常行为中的 40% 都不是自己做主的,而是出于习惯性行为(比如,连着点同一种外卖长达几个月)。本书对于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多妙招,就看你能不能学以致用了。


《我的世界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08年10月


爱因斯坦,一个靠想象力改变世界的人。


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是个学霸,但是学霸的脾气让他在毕业后完全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靠后门得到了一个公务员的工作,结果还不务正业,天天坐在办公室假装认真上班,实际上却在思考“宇宙和我的关系”…… 结果一不小心,就想出了改变世界的东西。


本书是爱因斯坦除了物理学之外所关心的地球问题,所涉及范围相对渺小,也就只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纳粹德国等方面的探讨。



《认知天性》

彼得·C.布朗 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0月


人人都说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有人因此沉淀出了气质,而有人却只能在此沉淀出体积…… 不是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大,是不同的学习思维成就不同人生。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学习,却从来没人教我们该如何学习 ,因此涌现出大批像我一样努力学习的学渣,无论是上学时的死记硬背,还是上班时的两天速成班,都是对生命和金钱的巨大浪费。


本书澄清了关于学习的种种误解及学习的真相,提供了简单有效可操作的学习方法 ,值得一试。



《自律给你自由》

约克·威林克 著

中信出版社

2020年12月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励志书,虽然也有灌鸡汤的嫌疑,但比普通的鸡汤文学又热血一些。


在这本书里,作者约克·威林克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时刻对精神和身体双重约束。前面也提到了,现在关于如何克服障碍、实现目标的书太多了, 但这些建议往往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自律。


所以在这本书里,你会学到遵守纪律的策略、克服拖延的战术,坚持自律。



《煤气灯效应》

罗宾·斯特恩 著

中信出版社

2020年6月


总是在纠结,很难下决定,经常自我否定,这说的是你吗?如果是的话,你可能是被人洗脑了。


美国心理学博士罗宾·斯特恩将这种畸形的关系,写进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里,它广泛存在于婚姻、职场和家庭中, 这段关系由双方共同打造,一方扮演着凡事都正确的角色,另一方的生活被控制者定义,慢慢失去自我意识。


煤气灯操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并不会察觉这有什么问题,但一旦你接受了一个微小的开端,就会一步一步地走进煤气灯操纵的泥沼。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斯科特·亚当斯 著

中信出版社

2021年1月


很多人会给自己设定目标,比如我要一个月减掉20斤,或者我要35岁前赚到100万(这个我也想)。虽然这些目标看起来很精准,也很有诱惑力,但如果缺少有效的方法,其实根本完成不了。


因为人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容易坚定自己的立场。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思维陷阱, 很多你以为的事情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如果能经常反思自己,“我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就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理性决策》

凯利·兰伯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21年3月


这本书的作者,美国里士满大学知名神经科学教授,凯利·兰伯特教授潜心研究数十年,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给大家提了个建议: 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生活。


乍一听有点鸡汤,但这确实是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


因为当大脑的信息系统受到贫困、精神疾病等破坏时,就会制作出“大脑泡沫”,它们会让人变得更脆弱,影响我们的情绪,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想要始终保持理性,持续做出正确决策,就需要警惕和防止大脑泡沫的出现。



《企鹅欧洲史》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5月

如果说,我们对自己的 历史 了解还算全面的话,那么对欧洲 历史 ,大多数人确实只知道零星点点。 《企鹅欧洲史》则让我们拥有了一条完整的线。


这套书的成书过程相当艰难,因为邀请的是名校大拿,而他们是出了名的拖延认真负责( 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有两本没出完 )。幸运的是,已出版的书,确实配得上作者们的头衔。


有了这套书,欧洲的四千年就到手了。 这种类型的书,你只要硬着头皮看完一套,从此你的人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书你们看是看,千万别问啥时候出下一本。



《赢》

杰克·韦尔奇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6月


一本经过时间的考验成为多年的畅销书,必定能解决人们的普世难题。有人念大学时就看过, 现在依然是不少人的职场圣经


不管你在职业的哪个阶段,都会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章节, 比如我刚刚翻到“公司应尽早开除不适合的员工”这一节……好了,自我反思两分钟。


杰克·韦尔奇这本商业传记有多伟大? 它至今还影响着很多公司的管理模式,包括互联网一些巨无霸企业的领导者 ,他们也深受此书影响,你能在很多爸爸身上看到相投的管理气质。

《复原力》

里克·汉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4月


今年很多人过得不顺,三天一挫折,五天一暴击的,内心脆弱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而人类大脑还有一个bug, 就是好消息记不住,坏消息记得牢 ,10件好事和1件坏事比起来,你更容易被哪一件坏事所吸引,感觉我们人类就是天生的受虐狂。


这本书很暖心,教你如何提升一些耐挫力, 如何在坏消息层出不穷的今天,不被坏事所击垮,一点点找回内心能量。


一本大型自救指南书,很值得一看。



《向前一步》

谢丽尔·桑德伯格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4年10月


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你会发现你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当年误以为自己的人生就应该是考个公务员,生个孩子了事,但这种人生太不得劲儿,于是她向前一步,冒着秃头的风险,告别了不爱的婚姻,进入了互联网公司,然后成为了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正是这种思考,让它超越了普通的畅销书,成为了经典。


《资本论》

马克思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4月


一部需要跪着才能看完的经济学著作, 如果看懂了这本书,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 它解释清了钱生钱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劳动者怎么被剥削、老板为什么总让你加班这些破事,简直醍醐灌顶。


但像这种经典的大部头作品,很多人认为晦涩难懂 ,为省脑子跑去看连作者都不知道在写什么的烂书,结果越看自己越乱,为逃避一时的艰难 (其实就是思维懒惰) ,给自己制造了更多麻烦,在闭环里傻转,得不偿失。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踏实下心 (硬着头皮) 去读读马克思这本开山鼻祖之作, 一遍读不懂,就再读一遍,直到读懂读透,一旦迈过这个坎儿, 你就会弄懂资本的底层逻辑,思想再也回不到原本那个狭小的领域了,总之不要错过它,避免终身遗憾。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3月


《人生的智慧》推荐过很多遍,为什么我们还没拥有智慧?掐指一算,我猜有人因为书太经典,逆反心理作祟不想读;有人就算买回去也是简单粗暴读一读, get不到华叔哲学的真谛。


想赚钱想幸福想被人爱,人生不如意不顺遂焦虑得要死的人,都请自觉前往华叔那里 ,读他读他再读他,你的人生将从今天彻底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