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听书笔记:《故事知道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故事不是锦上添花的娱乐,它是我们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挑战性行为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偏离了常规的轨道。这背后往往有复杂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孩子的生活环境或者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亲近的看护人突然离开,孩子就会有各种反常的表现。

很多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小猫小狗这些小动物,其实就是一种隐喻。隐喻让我们在故事里创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假想一段没有发生过的情节,但这个世界、这段情节,能唤起我们“经验相似”的感受。这就是故事能成为人生演练场的根本原因。

讲故事是我们从远古时代就学会的本领。我们的原始祖先在学会使用火之后,就开始在晚餐后聚在火塘前讲故事。一开始,故事可能很简单,比如一个小孩,半夜出门,然后死掉了;另一个小孩,勇敢地战胜了野兽。这样的故事,包含了最朴素的经验总结和最简单的人生智慧,它们是人类最早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学习,我们不用亲自尝试,就可以领会暗夜的危险;我们不用亲自经历,也能体会战胜野兽的欢欣;我们不用完全靠自己摸索,就可以学会处理恐惧、焦虑的方法。这个道理,对成年人来说也一样。好的故事,会把我们带入特定的处境、特定的关系、特定的挑战之中。作为读者,我们不再是路边看热闹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其中的行动者。这样,你的人生,就拥有了一个个能够不断练级的副本,你可以随时穿梭其中,获得经验。当你回到现实,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它们一定会成为你的宝藏。

所以,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个观点:故事不是道理的容器,而是人生的演习。

今天,有太多现成的故事可以随时拿来就讲,但是,如果真的有具体问题要解决,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为孩子量身定制疗愈故事。你可能会想,我又不是作家,我写的故事,怎么会比那些获奖的童书、经典的童话更好呢?只有你最懂你的孩子,你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设计故事情节,用孩子熟悉的元素帮他进入到故事,所以作者说,如果是有具体的问题要解决,量身定制的故事是最好的。

在我们大人看来,这样的故事过于简单,过于浅显,但是,这正是孩子需要的东西。如果你真诚地针对孩子的困难,为他提出了你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把这一切用一个有趣的故事,种在孩子心里,它自然会生根发芽,成为孩子成长中强有力的护盾。家庭的智慧,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

故事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开始于你的心里,在孩子的心里茁壮成长。

半个多世纪之前,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写过一篇文章,叫《说故事的人》。他一上来就哀叹,说故事的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说故事的艺术就要终结了。今天,我们也会听到类似的抱怨,小说的作者、电影的编剧,好像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忘记了我们的这个本能。我们总是给孩子读别人的故事,我们不愿意重复同样的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其实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讲故事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创作伟大的艺术作品,或者讲出让人震撼的新观点,讲故事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我们的人生经验,打包起来,传承给我们的孩子。非洲南部的布希曼人会把故事比作风,也有些民族把故事比作水、比作锅,其实意思都差不多,那就是,故事会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我们,滋润我们的心灵,帮我们建立内心的秩序,甚至整个文明的精神秩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