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逆袭”神话——《乘风破浪》的另类看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最早知道韩寒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新概念作文》正在流行,每当有人说那个谁谁谁新概念作文得了一等奖保送到某某名校了,我的耳朵就会竖起来。

那个年纪,对于高考有着莫名的焦虑和憧憬,对于前途有着惘惘的惴惴不安。

我还记得自己刚进入这个全市重点高中的情景。父母带着去缴费,进了校门,穿过走廊,就看见几个人抬着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急急跑进医护室,他们都穿着足球服,被抬的那人一直在呻吟,可能是腿骨折了。似乎是一个隐喻,在提醒我,高中生涯是危险的:如果你过不了高考这个坎,你就完了。

真的,那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在新学期的第一个晚自修上,在自己的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这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所以,当我后来知道韩寒弃学的事情后,非常的惊讶,想象不出一个少年人居然还可以这么做,你的前途在哪里呢?

韩寒,是新概念推出来的,那篇《杯中窥人》被传为美谈。

我也试着去借过一本来看,里面的同龄人,他们的文字说不出的璀璨、深沉,难以企及。我对自己说,还是老老实实念书吧。是的,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青年,而这所高中是我所在区的省重点中学。离家很远。我只能寄宿,每个星期回家一次,来回都是一个小时的公交。

扯这么多,是因为,我在《乘风破浪》中看到了曾经的那个小镇。时光倒流,1998年,正好是我进入高一的那一年。我也曾呼朋引伴,混迹于台球厅,也曾遭遇小混混的敲诈、勒索。可惜没有一个背着双剑的徐正太来救援。我就是从这样的一个小镇出发,越行越远,把他乡认作故乡。

所以我敬佩韩寒。同样是一个小镇青年,怀揣梦想,从亭林镇出发一路远行,写作、赛车、拍电影,每一样都玩的那么好,而今,通过一部电影,又重返小镇。看似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背后的艰辛,你又知道多少。就像身负长剑的令狐冲,忍受世人几多冷眼诟骂,依然我行我素,一往无前。

去看看他那篇《春萍,我做到了》。

在比赛的第一年,他的赛车经常开进沟里,经常出故障,最困难的时候穷到买不起一个轮胎。他回忆道:“那是我第一次为拉力赛默默流泪。要知道如果你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一旦你做不好一件事情,人们对你的嘲笑很可能打击到你。”也就是在这篇文章中,他写到阿浪,2008年去世的拉力车王徐浪:“我从你身上学到如何开车,我赛段里的每一个动作也许都有你的影子,你让我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磨灭的,你让我学会了笑对一切,你让我懂得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甚至这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要咧开嘴,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大凡成就伟业者,都要经历一番磨难,像另一个同样姓韩的前辈一样,韩寒也曾经历他的“胯下之辱”。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以他的坚忍和拼搏之心逐梦前行,并最终成功了。如今,他用一部电影纪念他的朋友,纪念亭林镇这个给予他少年心气的生养之地。

某种程度上,徐太浪也是韩寒自己,他沿着时光的轨道穿越回1998年的亭林镇,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逆”袭。所谓逆,不仅是时光之逆,也是那个曾经被人质疑的小镇青年衣锦还乡之逆。他证明了自己,他要回去看看那个曾经的自己,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去告慰曾经不羁的梦想和努力。

从韩寒,我想到另一个逆袭的小镇青年——阿乙。手头,正好有他的《灰故事》。

《小镇:上帝不要的人》、《记忆与少年》、《乡村派出所》、《极端年月》,单看小说篇名,就能感受到那份压抑、灰暗,以及背后潜伏的那颗不安之心。这个曾经的小镇派出所民警,在作者简介中这样介绍自己:阿乙,1976年出生于江西瑞昌,警校毕业,从乡村游历到县城、省会、沿海城市、直辖市、首都,未来还想去纽约。张承志说过一句话:命有多长,路就有多长。曾经的阿乙,有过作家梦,但一开始却妥协了。警校毕业后当了一年半民警,又调到市公安局,后又调到组织部当公务员,过着闲适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副所长、所长、调研员四个人按东南西北四向端坐打牌,鏖战一夜后,所长提出换位子,重掷骰子。四人便按顺时针方向各自往下轮了一位。就是在这一刻他洞悉了自己的命运,几乎一眼看穿,他也将顺时针地依次成为他们。于是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如今的阿乙出版了诸多的小说,得到了太多的荣誉,他让我们明白:活着有梦想,你就有逆袭的一天。

我还想到一个更久远的前辈,一个更早的小镇青年——沈从文。

这个原名沈岳焕最高学历只有小学毕业的乡下人,原本是湘西地方部队中的一名司书,如果不是受着新文学的“蛊惑”,他可能就这样平庸地过完他的一生,中国文学史上也将永远缺失《边城》这样一部杰作。所幸,他的文学之心不死,仅凭一片对文学的痴心,独自前往文化的大中心——北平。去之前,他慷慨激昂地决定: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生命来处置得合理一点儿呢还是更糟糕一点儿?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地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事实上,在到达北平不久,他手上的一点钱便花光了。在孤立无援的寒冬中,忍着饥饿,瑟瑟发抖。没有办法了,他想到写信向文坛前辈郁达夫求助。于是有了那封非常有名的可谓给北漂文学青年的一封信。信中,郁达夫嬉笑讽喻,读来却是如此悲凉无奈,在他看来,沈从文本不该来,目下的社会,年轻人是很难有出路的。但无论如何,沈从文最终挺过来了,凭借他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的努力,成为现代文坛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

如果要拿沈从文的一本书类比韩寒的《乘风破浪》,我想该是《湘行散记》。

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就如同早年丧母的徐太浪,在功成名就之际返回时光深处的故里。他的气度、他观察湘西故土的眼光,都已经不一样了。湘西世界的常与变,沈从文看在眼里。正如徐正太和六一在吃火锅的天台上喊出的那一句台词“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徐太浪是不认同的,他劝着小马一定要离开。是的,乘风破浪式的离开,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更好地返回。韩寒、徐太浪、阿乙、沈从文们,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一个同样的逆袭故事。

而在此文的最后,我其实想说,《乘风破浪》这部电影中,最打动我的,不是阿浪,不是正太,也不是小马,而是六一。

一个悲剧式的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喜欢的女孩子拒绝了他,一直倾心跟随的老大嫌弃他脑子不行。为了证明自己,这个懵懂的少年,背着双剑,单枪匹马去找李荣浩讨公道。他没有想到这是他的不归路。很多人不也是这样的吗?以为自己能办到,却不免惨淡失败。比如徐正太,就像阿浪说的,他最终也只是由一个长不大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脾气暴躁的中年人。

走出电影院,有一首歌,不是电影中的任何一首插曲,在我耳边不断回旋。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如今你四海为家

曾让你心疼的姑娘

如今已悄然无踪影

……”

是的,你会唱么,这首《曾经的你》。

愿我们奋斗不息,即使死去,也并不后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