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准确定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2-13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中华不同民族进行沟通交流的共同通用语言。
第3个回答  2006-02-13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23-08-30
普通话的准确定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通用的标准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规范。它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普通话在中国大陆各地都可以沟通交流,无论是官方场合还是民间交流都广泛应用。
普通话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古代,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方言习惯和语音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并结合了其他方言特点,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规范化语言。
普通话的准确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基于现代汉语标准音韵体系而构建的,拼音和声调都有明确规定;第二,它具有统一的汉字书写系统,采用简化字作为标准;第三,它倡导语音纯正、发音准确,注重舌尖上的标准;第四,它要求表达规范、文明得体,注重说话礼貌。
普通话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交流和理解。无论是政府工作、教育教学还是商务活动,普通话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方便了各地人民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普通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话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普通话的准确定义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变迁,普通话也在不断演进。新词汇的出现、外来语的引入以及年轻人的口语习惯都对普通话产生了影响。因此,普通话的准确定义需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语言,在促进全国范围内交流、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语言纽带,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演变,普通话的准确定义将继续适应时代需求,并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