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条怎么保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问题一:墨条的年代?有收藏价值吗?谢谢! 真品是民国时期的风格;真品完整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2000左右,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问题二:发墨为何也? 墨锭在砚石上研磨而产生书画用墨汁的过程被俗称为“发墨”或“下墨”。这一过程,从表面现象看是墨条被摩擦而使墨质脱离,即所谓“下墨”,同时脱落的墨质在水中溶解并随磨墨的过程而逐渐均匀,使碳分子团均质悬浮于水中,即所谓“发墨”。但本质上,这一过程是一系列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交互发生的结果,可以化为
“分解”、“溶解”、“搅拌”三个理化作用过程,而且三个作用是同时交互产生的。
分解是在墨条与砚台表面相互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墨质从固体墨块上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物理作用。主要由碳分子团和蛋白胶分子团组成的墨质在摩擦力作用下,其内部应力(键力)结构被破坏,使墨质脱离墨条。
溶解是墨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两个作用组成的,其一是碳分子团和动物胶分子团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与水分子交换能量,表面活性增强,使分子团向水中扩散,这个过程既存在于“下墨”的过程中,也存在于“发墨”的过程中,这是个物理过程;其二是一部分碳分子或胶原蛋白分子发生电离,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这是个化学过程。扩散作用和水合作用是墨质溶解的主要原理。对于碳分子而言扩散作用是墨汁质量的关键,而碳分子的水合作用是“副作用”,对墨色不利。因为若碳分子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话,它不呈黑色,而是无色的,我们看到的黑色的碳实际上是碳分子按照特定结构构成的分子团(比如钻石的元素是碳,但由于结构的原因,它不呈黑色),这种分子团结构稳定,不宜被溶解,也不宜被磨碎。对于动物胶而言,溶解的过程即有扩散也有水合,而水合作用是关键,它能够使动物蛋白的分子链(肽键)断裂,并与水分子水合,从而部分解除胶原蛋白的冻力,形成被水分子“包围”的短链胶原蛋白分子团,由于它被水分子包围而形成的亲水性,使它与水分子形成较稳定的均质结构,成为了托起碳分子团的网架。“溶解”是磨墨而产生墨汁的的主要原理,而摩擦分解仅起辅助作用,从理论上说,仅将墨块置于水中,不进行摩擦,也可以产生墨汁。墨条的质量是决定“发墨”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墨汁质量的关键因素,而非砚台。
搅拌是在磨墨过程中,通过墨条与砚台的磨擦运动,使墨质均匀地与水分子接触,使已扩散的分子团和水合的离子团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搅拌”作用,增加了分子团的动能,加速了扩散作用;增加了分子团与水离子接触的机会,有利于水合作用的发挥。
“分解”、“溶解”和“搅拌”三种物理化学作用,在磨墨的过程中是交互作用、同时发生的。
在磨墨过程中,砚台是“分解”过程的工具,也是“溶解”和“搅拌”过程的容器。砚台磨面的“沙砾体”被认为是砚台质量的关键,石质越紧密,“沙砾体”就越细,则认为砚石质量越好。“沙砾体”精细,使“分解”过程中脱离的墨质颗粒细小,从而增加了墨质与水分子接触的面积和机会,有利于“溶解”过程的进行。在墨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沙砾体”细密的砚台,下墨快,这是因为“下墨”的过程是“分解”与“溶解”作用同时进行的,越是细小的墨质越容易“溶解”。
“下墨”也好,“发墨”也好,是“溶解”过程在起主要作用,而溶解过程的关键是动物胶在水中的扩散和水合。这就涉及到蛋白质化学的理论了,主要是蛋白质的变性原理和蛋白分子衰变原理。墨条中的胶是动物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这种蛋白是由多种氨基酸在肽键作用下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三级结构,而在熬胶蒸胶的过程中,它的结构已经被有意识地、适度地破坏了,也就是已经变性为制墨所需的冻力和黏度。但它的变性是适度的,部分肽键断裂,但随着脱水过程可以复性,而形成新的结构,这种新的结构是高分子通过键的作用重新构成的,所谓制墨中的“十万杵”,就是使碳分子团事先均匀分布在这一结构之中......>>

问题三:一两墨条可以磨多少墨汁? 您好楼主!很高兴为您解答:
据说一瓶500毫升的墨汁晒干后,正好是一两30克。倒过来推,说一两30克的墨条可以研墨500毫升左右,想必没有大碍,但如果磨的墨汁浓度不同,那结果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是400毫升,也可以是600毫升。即使从浓墨汁的角度讲,也可以是300毫升,还可以是350毫升,所以,楼主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答案。

问题四:笔墨纸砚该怎么保养? 一 笔墨的使用和保养:
1.安砚:把砚台放在桌子的右上角。
2.研墨:
●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阀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
●按墨要重,磨墨要慢。
3.发笔:
●用清水浸泡笔毫,把笔的胶质泡发。
●不要浸泡太久,以免笔管裂开。
4.掭笔:在砚台边上捻转笔锋,使笔锋顺拢。
5.洗笔:
●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上的余墨洗去。
●把笔放在毛边纸上吸去水分。
●把笔吊在笔架上晾干。

问题五:墨块该如何养护才不会出现裂纹呢 保温,放在阴凉的地方。

问题六:向专业人士请教:习书法时用的墨锭用完了是怎么样的? 墨锭是将粉末用胶粘合,在模子中成型成为墨锭。越研磨越少,直至消失(如果将最后一丝薄片也用器具按着研磨)。
“十堂10”前边说的对,后边也不能说不对,要说是不得法。1、“用水直接长时间浸泡化开,当成墨汁用”,只能用来练习,否则,会比“宿墨”还“宿墨”,写出的字或画因为这种墨汁没了胶性(因为泡制过程,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能装裱,装裱就会淫,也就是“移型”,中国书画作品如果不能装裱,既不美观,也不便保存。另一种方式“打碎”,还是要浸泡,否则绝对不可用。所以这个招不高。
2、我是个老头,主要是画画。画画讲究用老墨,时间越长越好,可是老墨很贵重,所以格外珍惜老墨锭,一点也不能浪费。那剩下的铅笔头一样的墨锭根怎么办?实际上很简单,等手几乎捏不住的时候,就换新墨锭,最好是新老墨锭一样,就是都是松烟墨或者都是油烟墨、漆烟墨。你用墨汁(新墨锭新研出来的最好)将所剩“墨锭根”黏在新墨锭头上,等干透以后,就可以了,如果两接触面很平,几乎就是一体了。有点缝也不要紧,每次写完字将剩余的稠稠的剩余墨汁滴到缝中,不用着急,每次一薄层,几次,很功就填补平了。会粘的非常结实,你就还接着用吧!

问题七:墨汁与自己研墨的区别 一、研墨有必要,尤其是书写重要作品或小楷,跟墨汁差很多,老手一定同意。至於日常练习则无所谓,方便就好。
二、现成墨汁胶质重,研墨较轻,因此研墨更流畅顺手,粒子及层次更丰富。尤其是三十年以上的老墨,非常好用,一次上瘾。
三、好墨须搭配好砚及好纸才能有效发挥,这讲究起来没完没了,但为了使作品更出色,一切都值得。孙过庭书谱有云:「纸墨相发,一合也。」乃千古名训,洵不诬也。
四、研墨颇费时,然而一般专业书家使用的方法有二:
1.买台电动磨墨机,但市售品大多不合用,仍有改进空间。
2.现成墨汁调合一半份量的清水,再以墨条研开,效果不错。
五、千万别相信有些书论所提到「不择笔墨」这句话,有此能力的书家历史上可能不到十位。

问题八:请专家帮我看看这墨条是什么年代的,真或假的 15分 真品是民国时期的风格;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问题九:我有一块砚台,只要加水就可以出墨(不需要墨汁,墨条),是什么砚 您的问题,有一块砚台,只要加水就可以出墨,砚台底部加水都出墨,是“墨砚”!

问题十:墨汁可以放入砚台使用吗 墨汁倒入砚台和墨条在砚台里研磨,使用和保养方法上没什么不同,都不会对砚台造成伤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不用应把残留在砚台里的墨汁洗净。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因为残留的墨汁会对砚台造成伤害,而是残留时间越长清洗起来越麻烦,仅此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