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潜意识——分区观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教材有多处介绍到精神分析理论。在《基础知识》(2011年)的116页,295-296页,432-437页。还有《三级技能》(2011)的80页,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用教材的原话来说,就是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这是否就是老师所说的,“利用移情来处理阻抗”呢?应该是的。

先来温习下分区观点。

精神分析的 分区观点 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 潜意识 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为中介。

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和欲望,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它们被挤出意识之外,被压抑到无意识中。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

意识是个体能觉察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与对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部分。

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前意识,即潜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它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是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整个心理活动,做过一个比喻,他说:“潜意识的系统可比做一个大前房,在这个前房内,各种精神兴奋都像许多个体,互相拥挤在一起,和前房相毗连的,有一较小的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但是在这两个房间之间的门口,有一个人站着,负守门之责,对于各种神经兴奋加以考察、检验。对于那些他不赞同的兴奋,就不允许他们进入接待室……但是,就是被允许入门的那些兴奋也不一定成为意识的,只是在能够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能成为意识。因此,这第二个房间可称为前意识系统。”

与此相关的 心理治疗法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