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温铁军新书《去依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3


深度解读温铁军新著《去依附》:揭示经济历史与现实的智慧


向温铁军教授及团队致敬,让我们通过他的新书《去依附》一窥历史与现代经济的深度剖析。这本著作犹如一面镜子,真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领域的较量,其中蕴含的见解引人深思。


货币的智慧与挑战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既是经济的血液,也是复杂体系中的关键。正如水在人体中的流动维持生命,货币流动驱动商品交换。然而,过度的货币化并非总是好事,正如民国时期在战后重伤后继续放任货币流动,最终导致经济失血。建国初期,通过锚定货币于米棉等关键商品,限制流通,待经济恢复后再放开,是人民币政策的明智之举,成效显著。


工业化:规模与生态的平衡


工业化的核心在于建立大规模市场和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昂成本与可能的低收益,使得私人资本对此犹豫不决。引进成套技术虽然代价不小,却能快速构建生态,但这也与建国后多次经济危机密切相关。工业社会的强大背后,是大规模市场支撑的不可或缺,它推动了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转和工业化进程。


政府与经济的共生


政府的运作离不开经济基础,古代大禹治水的例子揭示了这一点。民国时期,由于经济虚弱,政府的无力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束缚,导致了一系列失败。发展中国家如无稳固的经济支撑,政府的根基也将摇摇欲坠。


市场经济的虚实与通胀抑制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益驱动,管仲的禁末产思想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虚实之分。物价稳定源于充足的物资供应和市场竞争,抑制通胀的关键在于保证市场供给和打破垄断。温教授强调,避免经济泡沫,需要市场机制的健全和资源的有效分配。


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温铁军教授的理论体系虽然非系统,但他的观察和见解如同法拉第的实验发现,实用且富有贡献。与国内那些哗众取宠、危害国家利益的学者相比,他的研究更显真实和有价值。


中国工业化历程的艰辛与选择


从传统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型,中国经历了高风险的挑战。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技术,我们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与印度的路径不同,这是一条自主选择的道路。工业化的分工协作模式并非民族特性,而是市场和竞争的产物,脱离这个背景可能导致经济的畸形和对外资本的过度依赖。


内卷化的挑战与突破


内卷化是西方概念,而中国在工业时代通过经济增长,成功摆脱了这一困境。《去依附》展示了中国在没有殖民和犯罪的前提下,如何壮大经济蛋糕,展现了一个国家从内卷化到工业化的壮丽转型。


通过《去依附》,我们不仅领略了历史的智慧,也看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辛与成就,这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和思考的经济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