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识别的意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2
问题一:民族意识的“民族”的象征性意义 不同的族群名称(如××民族)一旦确立之后,除了反映族群之间的实质性差别外,也会具有一定的固定形象(image)和符号象征(symbol)意义。在实际过程中,群体间实质性差别的消亡很可能早于群体名称象征意义的消亡,特别是对群体的划分予以制度化之后。例如,中国户籍制度中关于“民族成分”的正式登记会有意无意地提醒人们他们具有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差别,而与民族成分相关的各种 *** 制定的优惠政策(生育,入学,就业,提干,福利等)则会在客观上强化人们(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管是受惠的还是不受惠的族群)的民族意识,并必然会引导人们把“民族”作为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手段。许多人在多年登记为汉族之后又要求改为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意识中是把少数民族成分视为具有“含金量”的。在民族意识和凝聚力增强的过程中,一些本族的古代传说(如黄帝对于汉族),历史人物(如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族),与本族群有关的山水城市(如长白山对于朝鲜族),本族独有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歌曲舞蹈等等,都可能被固定下来,不断加工或者神化,最终被人们视做本民族的象征。这些象征或者标志着本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或者标志着本民族与其他族群的区别,成为向下一代进行民族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时民族差别在许多方面完全消失了,人们甚至很难指出两个民族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但由于抽象的“民族象征”仍未消失,人们的民族意识也依然存在。在缺乏实质性差别但是存在族群特殊利益的情况下,也许“民族象征”会被人们有意地强化,作为维持本族民众的民族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关系长期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下,或者 *** 有关政策有意或无意地不断强化民族 界限和民族意识的情况下,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被人们强化,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象征来。而当民族平等真正实现,民族融合成为大趋势和部分成为现实时,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逐步淡化甚至消失。所以,一个多民族国家内,对于民族象征物强弱演变的分析,也是理解民族关系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视角。民族意识的产生,它在不同社会场景下的演变,“民族象征”在加强,保持民族意识方面的作用,都是我们应当研究的专题,在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得到各项优惠,这种政策使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在进行“民族识别”时申报了400多个族名。这种情绪是封建制度和 *** *** 长期压迫中积累下来,而在解放之后表露出来。建国50年来,如果做横向比较,中国部分民族(如与汉族差别较小,长期与汉族混居的满族等)和一些民族的部分成员(如在城市和 *** 就业,长期与汉族职工共处的人员)的民族意识在淡化,也有部分民族的民族意识有所加强.如果做纵向比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意识的发展趋势也不同,这些变化受到国内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也同样受到境外政治势力和国际外交的影响。从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不断发展,民族最终是会相互融合的。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它的各个方面(包括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方向相一致。如果出现逆反的情形,这种短期的逆反也必然有它的道理,往往是在此之前一些外力压迫积累的结果。从当前世界上的大局势来看,西欧在趋向于“合”,东欧和前苏联在趋向于“分”。西欧是所谓“民族―国家”的发源地,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在“多元”的基础上探讨实行某种形式的“一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自称是实现了民族平等,创造了和谐的“民族大家庭”的。但从近年表现出来的实际后果看,东欧和前苏联的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解决得并不好,不然......>>

问题二:论民族识别的重要性 民族识别工作的缘起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一些少数民族被迫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份。此外,由于 *** *** 把少数民族看做是“国族”的大小宗支,许多民族得不到承认。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恢复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许多民族向 *** 提出了承认自己是单一民族的要求。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民族称谓纷纷出现。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仅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少数民族代表中,就出现了60多种民族称谓。到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各地调查统计出来的少数民族成份更是多达400个。面对纷纷涌出的民族称谓,进行科学的鉴别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党和国家组织大批民族研究者和民族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待识别族体的族称、族源、分布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社会历史等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研究,并在充分尊重该族体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地甄别其民族成份和族称。
民族识别是中国 *** 为了认真落实民族平等政策所做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在国内外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施联朱就参与了当时的民族识别工作,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他对于那段历史依然记忆犹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发表了对民族识别工作重要性的看法,“如果不鉴别,不解决民族成份,不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个民族,那么对于将来人大代表的产生,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可是说归说,到底怎样做呢?由于并没有特别的理论与实际经验可借鉴,施联朱说,“就是用斯大林关于民族的4个特征来套。”而施联朱对于自己当时的评价就是年轻,胆子特别大,并没有意识到可能产生的后果。
施联朱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攻读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兼任助教,开始从事民族研究工作。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他调入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成为新中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最高学府的最早教师之一。他曾先后参加政务院调查组,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调查“土默特旗县并存”的问题;参加由北大、清华、燕京3所大学师生组成的调查组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调查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历史与现状;两次参加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过海南岛、粤北、内蒙古、东北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慰问,并对蒙古、达斡尔、朝鲜、赫哲、锡伯、黎、苗、瑶等民族进行调查。这些经历也为他日后参加民族识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民族识别调查组
1953年,中央民委向浙江、福建派出了第一个民族识别调查组――畲民识别调查组,组长就由施联朱担任,另两位同志分别是黄淑娉、陈凤贤。调查组到达上海后,当时的华东军事行政委员会和福建、浙江省委统战部等领导非常支持,又调派了雷关贤、雷恒春两位畲族干部担任调查组的翻译和向导。他们深入到浙江景宁、福建罗源、上杭及彰平的畲族村寨,每处都住了20 多天。当时畲族地区的交通十分不便,在从浙江云和县去景宁畲乡的路上,要翻山越岭,过河涉水,整天穿行于遮天蔽日的深山老林中。施联朱下颚的一个伤疤,就是在前往畲乡景宁的路上不慎落水,划破了面部,为他的第一次畲乡之行留下一个难忘的“标志”与“纪念”。
畲民自称“山哈”,意为“山里人”或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闽东、浙南的畲民都说自己是从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迁来而逐渐定居下来的族体,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当地 *** 视他们为外地迁来的陌生人,畲民自称为“小姓人”,称 *** 为“大姓人”,畲汉之间的民族界限一清二楚。此外,畲民在服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个要素在畲民识别中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畲......>>

问题三:正确认识民族概念的意义?? 5分 中国民族分布图
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问题四: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依据有哪些? 民族识别的实践标准有以下几点: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民族意愿,历史依据,就近认同四个主要方面。

可以看看少数民族高等院校预科教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上面很明确

问题五:民族的含义? 含义:每个少数民族自己的含义 得一个个的去了解了・
由来:
旧中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谁也说不清楚。第一次人口普查,民族名称多达400多个,仅云南一省就有260多个。
今天,中国有56个民族,世人皆知。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中国的56个民族,是由解放初的400多个民族名称,经过长期、大量的科学调查和甄别而最终认定下来的。那么,民族识别的缘由是什么?其过程又如何?这是各国学者和广大读者所瞩目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特此专访了我国着名民族学家、曾经专门从事过民族识别调查工作的施联朱教授。
据施联朱教授介绍,早在1950年――1952年,中央先後派出西南、西北、中南、东北和内蒙古等民族访问团,分赴各民族地区进行慰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时,那时就已初步涉及到民族识别问题,因为一些长期深受民族压迫、不被承认或被迫隐瞒自己民族成份的少数民族,在这时纷纷要求承认他们的民族成份。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多个,仅云南一省就260多个。要落实党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诸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落实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帮助发展民族经济、开办民族学校、发展民族文化等,就需要把民族识别作为首要解决的民族工作任务之一尽快提上了议程。对于厂些众多的待识别族体,首先要弄清哪些是汉族的一部分,哪些是少数民族;对于少数民族,还要进一步弄清他们是单一的民族,还是某一民族的一部分。
自50年代初开始,党和国家组织大批民族研究者和民族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待识别族体的族称、族源、分布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社会历史等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研究,并在充分尊重该族体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地甄别其民族成份和族称。大体上,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经过了四个阶段。
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族称要由各民族人民自己确定,这是他们的权利。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1954年,是民族识别的发端阶段。1953年中央民委派出畲民识别调查小组,分赴浙江、福建等省调查研究畲民族别问题,认定畲民既不是汉族,也不是“瑶族的一支”,而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同年,在中央民委领导下,由中央民族学院派出了达斡尔族别调查组,分赴黑龙江、内蒙古达斡尔地区进行民族识别调查研究,确认达斡尔人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而非蒙古族。在新疆的民族识别工作中,对新中国建立前强加于俄罗斯人带有侮蔑性的称呼“归化族”,正名为俄罗斯族;把 *** 统治新疆时期认定的、从南疆迁至伊犁的“塔兰其”族,定名为 *** 尔族;1954年把“索伦族”改为达斡尔族。
在这一阶段,经过识别和归并,从400多个民族名称中,初步确认了38个少数民族的族称。其中除已公认的蒙古、回、藏、 *** 尔、苗、瑶、彝、朝鲜、满等民族外,新确认的族称有∶壮、布依、侗、白、哈萨克、哈尼、傣、黎、 僳、佤、高山、东乡、纳西、拉祜、水、景颇、柯尔克孜、土、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鄂温克、保安、羌、撒拉、俄罗斯、锡伯、裕固、鄂伦春等。
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64年,是民族识别的 *** 阶段。
1954年,中央民委派出云南民族识别调查小组。在云南260多个民族名称中,只有少数属于识别其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问题,而大量的则是属于民族支系的归并,确定其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其他民族的一部分的问题。其中工作量较大的是对彝族和壮族支系的归并。1954年在云南操彝语、并拥有各......>>

问题六:如何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及其意义 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