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怕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01

说起遗嘱,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将死之人才会去做的事情,很难和年轻人联系到一起,是一件忌讳的事情。

因为遗嘱代表了死亡,人们是害怕谈论死亡的,特别是这一代年轻人。

但奇怪的是,根据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而立之年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开始立遗嘱。

最近,中华遗嘱库上海服务中心接待了一位30岁的未婚女子,该女子要求订立遗嘱,如果自己和母亲同时离开,遗产捐献给慈善基金;或者她先于母亲离开的话,遗产优先继承给母亲。对她来说,把财产捐掉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我看到这条新闻之后立马发给女性朋友们,没想到我们这次出奇的想法一致:简直就是人间清醒,立完遗嘱就可以好好活、放心活了!

02

其实我之前也有过立遗嘱的想法,虽然没有可分配财产,但在不幸启动遗嘱之前我有大把的时间去挣钱,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众家人反对,说什么那是要死的人才干的事情,是有钱人才干的事情,我立遗嘱是咒自己还是咒他们。这个想法也就不了了之啦。

不过前两天我突然决定要在今年生日那天给自己写一封遗书,然后发表出来作为存证,以免万一哪天出了意外来不及立遗嘱,那这封遗书就会成为我的遗嘱,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请大家期待关注下32天之后《写在xx岁的一封遗书》)

关于年轻人遗嘱,我翻阅了资料,据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底,共有503位80后和553个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甚至有00后也开始立遗嘱。

看到这个数据,不知你是何感受,我是被震撼到了,这届年轻人是有多怕死,都早早的立起了遗嘱。

难道我们真的怕死吗?

作为这届年轻人,我的回答是:是的!

不仅是年轻人,有些人恐怕在出生的那一刻就会被死神光顾;甚至是古人,都在苦苦追寻着“长生”之术,可见死亡对于人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既然人生逃不过一个“死”字,为何相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年轻人为什么会更怕死呢?

还记得那句扎心的广告语吗: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这句话戳中了多少年轻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试问一下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吃一顿早饭,又有多长时间没有去体检观察下自己的健康了。

我们每天按部就班上班处理着各种繁琐的事情,只有到了晚上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舍不得这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于是乎,拼命的刷着手机追着剧,一刻也不想耽误,当有了疲乏之意,手机已经显示凌晨两三点了。

又或者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和经济条件,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工作,加班改方案,加班聊客户,加班喝酒应酬。

这些状态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不运动,导致很多慢性病开始年轻化,认知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越累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中招。

03

在中国,约有80%的白领处在过度疲劳状态,每年有近54.4万人猝死,平均每天1500人,并且在一项青年猝死的研究中心发现,大多数猝死者平时都“身体健康”,仅有极少数人患有基础疾病。

以前,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健康,和死亡相距甚远。可是近些年来,特别是经历了3年的疫情,年轻人立遗嘱对于家庭来说,并不是件坏事,这恰恰说明了年轻人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是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