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时的一副绝妙对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胜利。消息传来,万众欢腾。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庆祝热潮。

在当时的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包括文人墨客撰写诗文表达喜悦之情。

当时报纸上刊出了一条征联:“南京重庆成都”,征求下联。

应征稿件很多,但最后大家公推“中国捷克日本”为最佳应征联。

于是一副对联就产生了。

上联:中国捷克日本

下联:南京重庆成都

横批:抗战胜利

这副对联,令人叫绝。不但字面对仗工整,内容也十分丰富,表述分外精炼,上下联逻辑关系密切,满满的都是我们汉语的魅力。

此联绝妙处在于,上联三个国家名,下联三个城市名,而这些名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了抗战胜利的史实和庆祝胜利的喜悦心情。

理解这副对联的内容时,首先要把它摆放在抗战和抗战胜利的大背景中,其次,要会应用相关的修辞手法来分析它。比如,上联中的“捷克”,原本是个双音节名词,指一个国家。可是在对联中,却用拆分的方法将其拆分为古汉语的两个单音节词“捷”和“克”。捷,胜利的意思;克,打败的意思,比如成语的“克敌制胜”。

于是,原本是国名的“捷克”就可以解读为“胜利打败”。上联“中国捷克日本”,的三个国名名词的组合,就成为“中国胜利打败日本”这一完整意思的表达。这是对中国坚持抗战,日本最终投降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炼概括。

下联当中的“重庆”“成都”,同样分别拆分为单音节词。结合对联所要表达的含义,其意思分别理解为“重”,重新;“庆”,庆祝;“成”,成为;“都”,首都。于是下联就是“南京重新庆祝成为首都”的意思。

为什么是南京呢?因为当时民国的首都就在南京。面对日冦的大举进攻,为坚持抗战,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国国民政府发布迁都文告,宣布将首都迁到重庆,文告中说:

“自卢沟桥事变发生以来,平津沦陷,战事蔓延,国民政府鉴于暴日无止境之侵略,爰决定抗战自卫。……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

这样重庆成为陪都,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抗战胜利,小日本投降,国都光复,政府即将迁回,所以“南京重庆成都”。

这副对联以三个城市名对三个国名,对仗工稳。又以拆分、双关等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抗战胜利这一历史事实,真可称得上是一副绝妙好联。

关于这副对联的作者,一直未见明确记载。不过近年来有个小插曲。

《重庆晨报》2015年7月12日有篇人物专访,该文主人公,原重钢工会文体部老部长、书法家许宏祓先生明确说“这副对联是他父亲写的”,“他亲眼见到他父亲在书房中写下这个对联”。

文中还说:

1946年,许宏祓随父亲迁家上海。“有一天,他兴冲冲回家,抱着一叠印刷品,有点像传单,是他写的旧体诗词,双面都有,是竖排的,好像是分送给朋友的。右边写着诗页的题目,署有他的名字,我看到里面有一句:‘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当时我13岁,只晓得是几个地名,不晓得是啥子意思。”

1960年,重钢职工许宏祓探亲回上海,又看到小时候看到过的那页诗歌“传单”。

以上摘录《重庆晨报》关于对联作者的相关内容。

但是,如果仅凭以上文字,就确定作者,似乎还欠缺点说服力。不过,这副对联以其艺术性一直流传至今,不管作者到底是谁,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副对联的欣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