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侍奉祖母的文言文阅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5

1. 李密侍奉祖母 文言文翻译

【原文】晋李密,犍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仕蜀为郎,蜀平,泰始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上疏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氏之日短也。乌鸟私情,乞愿终养。”武帝矜而许之。

【译述】西晋的李密,犍为人,父亲早死,母亲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他后来在蜀汉做郎官。蜀中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我如果没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为我的区区私情,我不敢离开祖母而远行。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我为陛下效劳的时日还很长,可是我报恩于祖母的日子却很短。因奉养老人的私情,我请求皇上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武帝同情他,并同意了他的请求。

2. 文言文:李密侍奉祖母的翻译

臣 密 言 ∶ 臣 以 险 衅 , 夙 遭 闵 凶 , 生 孩 六 月 , 慈 父 见 背, 行 年 四 岁 , 舅 夺 母 志 . 祖 母 刘 愍 臣 孤 弱 , 躬 亲 抚 养 .臣 少 多 疾 病 , 九 岁 不 行 , 零 丁 辛 苦 , 至 于 成 立 . 既 无 伯叔 , 终 鲜 兄 弟 , 门 衰 祚 薄 , 晚 有 儿 息 . 外 无 期 功 强 近 之亲 , 内 无 应 门 五 尺 之 童 , 茕 茕 孑 立 , 形 影 相 吊 . 而 刘 早婴 疾 病 , 常 在 床 蓐 , 臣 侍 汤 药 , 未 尝 废 离 . 逮 奉 圣 朝 , 沐 浴 清 化 , 前 太 守 臣 逵 察 臣 孝 廉 , 后 刺 史臣 荣 举 臣 秀 才 . 臣 以 供 养 无 主 , 辞 不 赴 命 . 明 诏 特 下 ,拜 臣 郎 中 , 寻 蒙 国 恩 , 除 臣 洗 马 . 猥 以 微 贱 , 当 侍 东 宫, 非 臣 陨 首 所 能 上 报 . 臣 具 以 表 闻 , 辞 不 就 职 . 诏 书 切峻 , 责 臣 逋 慢 , 郡 县 逼 迫 , 催 臣 上 道 , 州 司 临 门 , 急 於星 火 . 臣 欲 奉 诏 奔 驰 , 则 刘 病 日 笃 ; 苟 徇 私 情 , 则 告 诉不 许 . 臣 之 进 退 , 实 为 狼 狈 . 伏 惟 圣 朝 以 孝 治 天 下 , 凡 在 故 老 , 犹 蒙 矜 恤 , 况 臣 孤苦 , 特 为 尤 甚 . 且 臣 少 仕 伪 朝 , 历 职 郎 署 , 本 图 宦 达 , 不 矜 名 节 . 今臣 亡 国 贱 俘 , 至 微 至 陋 , 猥 蒙 拔 擢 , 宠 命 殊 私 , 岂 敢 盘桓 有 所 希 冀 ! 但 以 刘 日 薄 西 山 , 气 息 奄 奄 , 人 命 危 浅 ,朝 不 虑 夕 . 臣 无 祖 母 , 无 以 至 今 日 ; 祖 母 无 臣 , 无 以 终余 年 . 母 孙 二 人 更 相 为 命 , 是 以 私 情 区 区 不 敢 弃 远 . 臣密 今 年 四 十 有 四 , 祖 母 刘 今 年 九 十 有 六 , 是 臣 尽 节 於 陛下 之 日 长 , 而 报 养 刘 之 日 短 也 . 乌 鸟 私 情 , 愿 乞 终 养 . 臣 之 辛 苦 , 非 但 蜀 之 人 士 , 及 二 州 牧 伯 之 所 明 知 , 皇天 后 土 实 所 鉴 见 . 伏 愿 陛 下 矜 愍 愚 诚 , 听 臣 微 志 , 庶 刘侥 幸 , 保 卒 余 年 . 臣 生 当 陨 身 , 死 当 结 草 . 不 胜 犬 马 怖惧 之 情 , 谨 拜 表 以 闻 . 翻译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李密 名虔,字令伯(224—287年),犍为武阳(今彭山)人。西晋文学家。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

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

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小题1:D小题2:A小题3:C小题4:(10分)(1)臣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行1分;零丁1分;成立1分;大意2分)(2)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白”1分;“书”1分;“弗之劾”宾语前置1分;大意2分) 小题1:疾,憎恨,厌恶小题2:A“以”,介词,因为;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动词/这,此;C“而”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D于是,就/却,竟然小题3:“他想调回内地,朝廷也不加干涉,于是就去汉中做了太守,从此因失宠心怀怨恨。”错小题4:无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

他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就上奏章说:臣子李密陈言: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了不幸。

刚出 用户 2017-09-30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0";。

4. 李密侍奉祖母的原文

李密,西晋武阳人,字令伯。早孤,母再适,祖母刘氏养之.少仕蜀,蜀亡,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不受命,或疑其不欲归晋,武帝遣人再三趣之,乃上书,其文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氏之日短.其言诚而凄.帝悯之.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

(选自《晋书·孝友列传·李密》)

5. 【《李密辞官报祖母》读后感150字~200字

一腔挚孝诉衷肠 读“陈情表”有感 虽然时隔了千年之久,再读“陈情表”,李密当时那种矛盾两难的境遇却仿佛仍旧历历在目,那种毅然决然尽孝的拳拳之心依旧让人感怀不已.违背皇帝意旨,固辞而不就职在古代是逆君大罪.李密为侍祖母刘,敢冒陨首之险,上“陈情表”于晋武帝本已是凶多吉少,而“陈情表”全篇更是没有编造冠冕堂皇的理由,没有添加矫揉造作的粉饰,也没有隐瞒侍母之心.李密丝毫不怕龙颜大怒,丝毫不惧悖君之罪,把自己所想所感和盘托出.但也正是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打动了晋武帝,使他赦免了李密且加刺封赏.“陈情表”全文400余字,字字如金.无一字之多余,无一言之赘述.祖母的恩情,州司的催逼,对名节的淡薄,对皇帝的忠心,环环相扣,言之凿凿.祖母的病情始终贯穿其中,却丝毫不显拖沓. 文章第一段,李密写他自小的悲伤,无人可亲近的痛苦,而祖母则是唯一照顾他,把他抚养长大的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突显了作者的孤单无援,我们或许无法想象,当一个人连可侍养的人都没有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因此,如今,当祖母韶华不再,只能病卧床塌之时,侍奉祖母就成了他必尽的责任. 第二段写朝廷多次封官于李密,而他以祖母卧床以辞,然诏书已下,催逼不断.几欲赴命,然祖母病情加剧,是以陷入两难之境.作者表达出了自己两难的斗争,一面是尽孝道,一面是尽忠,孰舍孰留,依次摆开来好似让皇上也来做个评判. 在第三段,李密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不矜名节,至微至陋,这实是指汉朝人才济济不缺李密一人.而“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乃祖母唯一可依靠之人,“臣无祖母,亦无以至今日.”况且,“圣朝以孝治天下”,若弃祖母而去,天理难容. 最后一段中,作者表明了对皇朝的忠心,并非不想报效,而是有不得已之苦衷.且阐述了自己进退维谷的境地:祖母不得不守护,皇命不得不遵守,两难之下,两相对比,“陈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鸦尚知反哺,况乎人哉.若能侍奉祖母刘,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6. 《李密待奉祖母》译文

【原文】晋李密,犍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仕蜀为郎,蜀平,泰始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上疏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氏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乞愿终养。”武帝矜而许之。

【译述】西晋的李密,犍为人,父亲早死,母亲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恋母情深,思念成疾。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

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他后来在蜀汉做郎官。

蜀中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他上书武帝说:“我如果没有祖母,也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就不能安度晚年。

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为我的区区私情,我不敢离开祖母而远行。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我为陛下效劳的时日还很长,可是我报恩于祖母的日子却很短。

因奉养老人的私情,我请求皇上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武帝同情他,并同意了他的请求。

相似回答